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從未消失過的記憶與溫暖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家庭、家教和家風的論述

張俊國

2018年08月29日07:51    來源:學習時報

核心閱讀

習近平總書記對家庭、家教和家風建設有許多論述,如“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婦女在“樹立良好家風方面”具有“獨特作用”,領導干部的家風“是領導干部作風的重要表現”等。學習這些論述,對於科學把握和有力推進黨關於黨風政風民風根本性好轉的戰略部署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中,關於怎樣看待家庭、家教和家風及其相互關系的問題,習近平有著專門的論述。認真閱讀並品味這些論述,不僅深感習近平的遠見卓識和真知灼見,而且也深感習近平反復強調全黨和全社會都要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風建設問題的深刻含義和良苦用心。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中國人一向重視“家庭”在個人成長過程中的作用,所以,素有“天下之本在家”之說。習近平作為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人,在他的治國理政思想與實踐之中對家庭的重要作用予以了高度的關注。他指出:“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無論經濟社會如何發展,對一個社會來說,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會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就中國人的傳統生活習慣而言,絕大多數的中國人都還是“生活在家庭之中”。可以說,“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這裡,家庭既是一個人人生起點的地方,也是一個人“夢想啟航的地方”。有鑒於此,習近平特別強調“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問題。隻有每一個家庭都既承擔起“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邁好人生的第一個台階”的重擔,又承載起幫助孩子“在為家庭謀幸福、為他人送溫暖、為社會作貢獻的過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風尚”的重任,這樣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才能夠在“自覺承擔家庭責任、樹立良好家風”以及為社會作出有益貢獻等方面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品德基礎和人格基礎。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一個家庭能否做到源遠流長、薪火相傳,其關鍵性的因素就是這個家庭裡面的家風相傳問題。在家風的傳承問題上,家訓、家規和家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家教的作用更不可替代。這正如習近平所指出的那樣,“孩子們從牙牙學語起就開始接受家教,有什麼樣的家教,就有什麼樣的人”。因此,家長應該擔負起教育后代的責任。家長特別是父母對子女的影響很大,往往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畫荻教子講的就是這樣的故事。他還以個人為例來說明家教對於自己成長的影響。在他看來,在一個家庭或者家族裡面,隻要家庭成員或者家族成員能夠長期按照家訓、家規、家教發語行事,那麼,久而久之,這個家庭或者家族就會形成一種獨具特色的“家風”。這樣的家風既“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它用之於家庭,不僅使其家庭成員的身心健康得以順利地成長,而且也使家庭之中的孩子在長大之后能夠順利地“成為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盡管中國人民的物質生活有了極大程度的改善,但家風建設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忽視,甚至出現了一種斷層的現象。這種家風斷層現象的嚴重后果就是:對於一些手握公權之人來說,他們缺失了“勤政為民”的情操與旨趣﹔對於普普通通的民眾來說,他們缺失了“為人處世”的基本規則與操守。對此,習近平明確指出,“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們身體的住處,更是人們心靈的歸宿”,以此喚起人們對於家風的記憶與溫暖。因為,古今中外的歷史都証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即“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正所謂‘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在習近平看來,當今社會之所以會出現令人匪夷所思的種種怪象,就是由於這些年家風缺失的緣故。因為無論對於公職人員還是普通公民來說,任何一個人的“蛻化變質往往就是從生活作風不檢點、生活情趣不健康開始的,往往都是從吃喝玩樂這些看似小事的地方起步的”。如果一個人在“生活作風上不檢點、不正派,在道德情操上打開了缺口,出現了滑坡”,那就很難“對社會風氣起到正面引導和促進作用”。

婦女在“樹立良好家風方面”具有“獨特作用”。婦女作為人類社會之中的一個重要群體,其在社會和家庭之中的地位與作用古今中外都有不少精辟的論述。在中國古代的傳統家庭之中,雖然大部分婦女都不識字,經濟上也不獨立,但卻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正因為如此,古人一直有“閨闈乃聖賢所出之地,母教為天下太平之源”與“妻賢夫禍少,妻貪夫招罪”等之說。德國教育家福祿培爾也說過:“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是操在掌權者手中,不如說是掌握在母親手中。”蘇聯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婭斷言:“如果你在家教育兒子,就是在教育公民了,如果你在家培養女兒,那就是在培養整個民族。”由此可見,一個民族的興衰,一個社會的和諧,婦女在其中能夠起著多麼大的作用。習近平對婦女的作用重視有加。他指出,從人類社會發展的宏觀層面來看,“婦女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重要力量。沒有婦女,就沒有人類,就沒有社會”﹔從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中觀層面來看,黨和國家“更需要我國廣大婦女貢獻智慧和力量”﹔從家庭建設的微觀層面來看,由於“婦女特有的身心特點、生育和哺乳功能,決定了婦女在增進家庭和睦、科學養育后代、促進社會和諧”以及在“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風方面”能夠發揮出其他社會群體所無法比擬的“獨特作用”。所以,他特別希望“廣大婦女要自覺肩負起尊老愛幼、教育子女的責任,在家庭美德建設中發揮作用,幫助孩子形成美好心靈,促使他們健康成長,長大后成為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人”。他更希望“廣大婦女要發揚中華民族吃苦耐勞、自強不息的優良傳統,追求積極向上、文明高尚的生活,促進形成良好社會風尚”。因為廣大婦女能否這樣做以及這樣做的程度如何,不僅僅“關系到家庭和睦,關系到社會和諧”,更“關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長”。

領導干部的家風“是領導干部作風的重要表現”。中國人自古以來都十分看重當政者的做人與做官之道,即“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為政於天下”。“在古人看來,任何設計嚴密的政治體系,最終均需落實到具體個人。所以,對為政者而言,個人修養水平至關重要,可以說是安邦治國的基礎所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對領導干部的作風問題十分重視。他指出:“從近年來查處的腐敗案件看,家風敗壞往往是領導干部走向嚴重違紀違法的重要原因。”對此,他要求領導干部一定要帶頭抓好家風。因為“領導干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干部作風的重要表現。各級黨委(黨組)要重視領導干部家風建設,把它作為加強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定期檢查有關情況”。在這裡,領導干部個人的作用十分重要。隻有領導干部本人能夠“做到廉以修身、廉以持家,培育良好家風”,他才能擁有“教育督促親屬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走正道”的資格、能力與水平。與此同時,領導干部隻有“做家風建設的表率,把修身、齊家落到實處”,並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遵紀守法、艱苦朴素、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才能“為全社會作表率”。領導干部隻有發揮道德模范作用,把家風建設作為自身作風建設的重要內容,“弘揚真善美、抑制假惡丑”,在“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氛圍”之中發揮出自己應有的作用,他才能在“為政清廉才能取信於民,秉公用權才能贏得人心”的征程之中走得愈來愈遠。

今天,學習習近平這些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風問題的論述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這就是唯有“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家風好,子女教育得好”,整個社會風氣才有好的基礎﹔也唯有每一個家庭的家風好,千千萬萬個家庭才能“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責編:常雪梅、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