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會科學院互聯網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王瀅波
2018年08月16日10:02
2017年12月3日至5日在浙江烏鎮召開的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習近平主席在賀信中提出 “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將進入快車道。中國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推動世界各國共同搭乘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發展的快車。”。
2017年12月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進行的第二次集體學習中,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指出,“我們要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繼續做好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這篇大文章,推動制造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要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系統推進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管理體系建設,發揮數據的基礎資源作用和創新引擎作用,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數字經濟。”
數字經濟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也成為中國“智造”出海的新名片。
一、 全球經濟正在加速向數字經濟遷移
迄今,人類共經歷了三次重要的產業革命。第一次是“蒸汽機”革命,也稱為“機械化”革命,始於1760年代,一直持續到1840年代。瓦特發明的蒸汽機使得長距離航行和機器化大規模生產成為可能,從而開啟了大航海和工業貿易時代,發展了世界貿易,細化了世界基於稟賦的分工,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豐富了商品和服務種類。第二次工業革命為“電氣化”革命,始於1870年代,其標志是電力和內燃機的出現,石油開始成為主要能源,重工業飛速發展,社會分工進一步細化,商務和服務更加豐富。第三次工業革命就是所謂的信息化革命,始於1940年代,其基本標志是1946年2月4日世界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誕生,自此信息開始以二進制的形式表示和處理,這一過程被稱為數字化。自此,人類社會掀開了新的一頁,數字經濟自此蓬勃發展。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產業革命之前,農業佔據絕對的主導地位,農業就業人口佔總人口的60%以上,農業總產值佔GDP的比例也高達80%以上。著名經濟學家威廉配第就曾說過“土地是財富之母”。兩次產業革命帶來了工業以及相關服務業的興盛,農業被迅速邊緣化。雖然整體農業的產出仍在上升,但其在GDP中的佔比不斷下降,從鼎盛時期的80%下降到目前的不足10%,就業人口更是下降到不足5%。在這一過程中,農業城市不斷衰落,港口和資源型城市強勢崛起,目前我們看到的全球中心城市都是這一時期的產物,諸如紐約、倫敦、東京、上海等城市都擁有得天獨厚的貿易條件,是大工業時代全球貿易的產物,並依托於貿易和物流誕生出現代服務業,成為全球城市的焦點。
數字經濟時代,傳統產業的佔比會不斷下降,數字經濟的佔比會持續上升。根據中國最新的研究數據,2016年美國數字經濟規模11萬億美元,佔GDP的59.2%,而中國的數字經濟規模達到22.4萬億元人民幣(當年價,折合約3.8萬億美元),增速高達16.6%,佔GDP的比重達到30.1%。目前我國數字經濟規模位居世界第二,超過日本(約2.3萬億美元)、英國(約1.43萬億美元),和美國11萬億美元的規模仍有差距,佔GDP比重也低於美國、英國和日本。但增速位居世界第一。
就企業而言全球前15大互聯網公司的市值,20年平均增長了180倍有余。
當前全球前13大企業中已經有七家純數字經濟企業,前五大企業則是清一色的數字經濟企業,而且數字經濟企業的增速要遠遠高於傳統企業。阿裡、騰訊、facebook年均收入增幅高達60%,而傳統企業很少能夠實現兩位數的增長,這也是為什麼阿裡和騰訊能在短短的六個月時間內,從第12和13名攀升到第6名和第8名的原因。
數字經濟正在席卷全球,全球經濟向數字經濟遷移已經勢在必然。
二、 數字經濟已經進入了中美爭霸的時代
在數字經濟的競爭中,中美幾乎並駕齊驅,美國略領先半個身位,主要是在底層技術方面佔據優勢,而中國在消費互聯網領域方面已經對美國完成了超越,而且差距有越拉越大的趨勢。以移動互聯網為例,互聯網女皇發布的《2017年的互聯網趨勢報告》顯示,從2012年到2016年,中國移動支付市場規模爆發式增長,每年都保持了同比100%以上的增長。艾瑞咨詢發布的數據也顯示,與美國市場比,中國移動支付規模是美國的50倍左右,超市、餐館、商場及線下交易正全面被移動支付佔領,普及率和滲透率遠遠超出美國等任何一個國家,並形成了成熟的移動支付消費習慣。
美國雖然在全球數字經濟中獨佔鰲頭,但面臨著來自中國的嚴峻挑戰。隨著中國的崛起,兩者之間的差異在不斷縮小,電子商務、電子服務和金融科技三項中國都已經領先,而且差距有越拉越大之勢。電子商務2017年中國的市場規模約為4700.55億美元,而美國為3536.85億美元,中國比美國高出33%﹔電子服務領域中國為437.75億美元,美國為322.18億美元,中國比美國高出36%﹔金融科技領域,中國市場2017年的交易額為10864.93億美元,美國為10255.19億美元,中國高出美國約6%。
更為重要的是,中國數字經濟的增速更快。以電子商務為例,美國未來5年將保持8.2%的復合年均增速,而中國電子商務預計未來五年的年度復合增長率為15.6%,到2021年達到8395.4億美元的規模,屆時其規模將是美國的一倍有余。中國的其他市場也在高速發展,中國電子服務市場預期未來五年的年度復合增長率為18.4%﹔2017年中國電子旅行市場的收入為938.85億美元,預計未來五年的復合增長率為16.2%﹔2017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的收入為20.71億美元,預期未來五年的復合增長率為59.6%。2017年的家庭滲透率為1.2%,預期到2021年增長到12.6%。中國金融科技市場的交易金額預期未來5年(2017-2021)的年度復合增長率為27.4%,到2021年達到28611.26億美元。2017年數字支付佔比最高,總交易金額達到7861.19億美元﹔2017年,中國電子健康市場的收入達到14.95億美元,預期未來五年的年度復合增長率為15.9%。糖尿病為最大的細分市場,去年的市場規模為8700萬美元﹔中國2017年車聯網市場的收入為30.39億美元,預期未來五年的復合增長率為53.6%,到2021年達到169.25億美元的規模。2007年車聯網的滲透率為3.5%,預計到2021年增長到16.6%。目前最大的細分市場為“互聯硬件”市場,2017年的市場規模為28.52億美元。
中國正在新經濟領域奮起直追,例如,人工智能領域,百度的自動駕駛技術已經處於全球領先地位﹔在語音識別領域,科大訊飛佔據了中文語音識別市場的70%市場份額,而且屢次斬獲國際大獎﹔在圖像識別和視頻監控領域,海康威視已經成為全球領導者,市值達到了3000億元人民幣。中國已經成為美國在數字經濟領域最大的對手。
中美兩強與其他國家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數字鴻溝日趨明顯,市場加速集中,全球前十大互聯網企業由中美獨霸,其中美國六家,中國四家,而且規模越來越大,市值越來越高。阿裡巴巴隻用了不到6個月的時間市值就從2000多億美元增長到3840億美元,今年以來的漲幅高達86.87%,騰訊今年的漲幅也超過了50%。美國的互聯網企業市值也在飛速增長。首字母簡稱FAAMG的五大科技股——Facebook、亞馬遜、蘋果、微軟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今年以來,合計增加市值6000億美元,相當於中國香港和南非的GDP之和。作為成分股,FAAMG在標普500的比重隻有13%,卻貢獻了今年以來標普500 40%的漲幅。相對而言,其他國家的數字經濟表現略顯黯淡,與中美之間的差異越拉越大。
三、 一帶一路已經成為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焦點
2016年,一帶一路國家七項核心基礎設施領域(公用事業、交通、電信、社會、建設、能源和環境)的項目與交易約4940億美元,其中,中國佔總量的三分之一。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大陸企業海外並購交易數量為142宗,交易金額為212億美元,交易數量同比下滑39%,交易金額同比下降77%,但與此同時,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的43個國家新增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合計29.5億美元,佔同期對外投資總額的14.4%,較去年同期上升5.4個百分點(普華永道),一帶一路倡議已經成為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關注焦點。
“一帶一路”戰略不僅包括基礎設施的合作,也包括科技和文化的合作,這就為那些具有全球化視野的中國數字經濟企業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另一方面,隨著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一日千裡,具備全球化視野和過硬實力的中國數字經濟企業也迸發出“揚帆出海”的強烈意願。
從能力看,國內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完善的基礎設施,鍛造了一批具有強大競爭力的數字經濟企業,其運營和創新能力已經超越了簡單的模仿階段。中國的數字經濟正在從追趕者變身為超越者,涌現出了很多本土創新,包括超級程序微信、以微信和支付寶為代表的移動支付、無樁共享單車、美圖秀秀,這使得中國企業有能力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從意願看,由於國內的互聯網用戶已經接近飽和,市場挖掘較為充分,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對外擴張也成為中國數字經濟企業的必然選擇。由於歐美市場較為成熟,向不發達國家滲透就成為這些數字經濟企業出海的必然選擇。在這種背景下,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中國數字經濟企業攜本土創新優勢,在全球范圍內共建共享數字經濟紅利指明了方向,成為其全球化布局的一個重要起點,同時地緣和文化接近性也使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成為中國數字經濟企業的向往之地。
同時也應該看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擁有大量未獲得充分利用和優化配置的要素稟賦,也迫切需要數字經濟紅利來提高整體的資源配置效率,通過大規模的投資增加就業,提高民眾的生活水平,促進國家的經濟發展。
四、 數字經濟企業成為最響亮的“中國智造”名片
阿裡巴巴、華為、美圖等就是其中頗具代表性的企業。
以阿裡巴巴為例,一帶一路國家已經成為其戰略發展重點。馬雲在G20大會上提出eWTP(世界電子貿易平台) 倡議,計劃在一帶一路國家建立若干數字自由貿易區,打造全球化的數字絲綢之路。為實現這一目標,阿裡進行了大手筆的布局,從電子商務、支付手段和物流等多方入手,致力於將中國國內成熟的電商環境移植到一帶一路國家中。
2014年阿裡巴巴以2.49億美元投資新加坡郵政。菜鳥物流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逐步搭建物流基礎設施,布局了17個海外倉。2016年,阿裡以10億美元收購東南亞最大電商Lazada,創下阿裡巴巴海外投資的單筆記錄,11月又與泰國最大財團旗下的正大集團合作,投資其旗下的Ascend Money,以推進支付寶在泰國的普及。2017年阿裡巴巴則與馬來西亞合作在吉隆坡建立國際物流基礎設施e-Hub,雙方將聯手在馬來西亞打造中國以外的第一個eWTP“試驗區”,該試驗區將成為物流、支付、通關、數據一體化的數字中樞,為該國發展數字經濟提供基礎設施。2016年螞蟻金服對印度版支付寶Paytm進行了投資,使得該公司在短短1年內發展成為全球第四大電子錢包,用戶規模超過2.15億。
目前阿裡巴巴的速賣通全球海外買家數量已經超過1億,覆蓋“一帶一路”沿線全部國家, 其用戶佔比超過45%。出口方面,俄羅斯、烏克蘭、以色列、白俄羅斯、波蘭是購買力排名前五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口方面,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以色列、捷克是中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排名前5位的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阿裡巴巴集團CEO辦公室總監宋君濤表示,阿裡巴巴將沿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建立若干個數字自由貿易區,打造全球化的“數字絲綢之路”。預計到2025年,阿裡巴巴集團將服務全球20億在線消費者。網上絲綢之路將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先導。跨境電商合作可以更好地實現“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暢通,更好地惠及當地民眾。阿裡巴巴經濟體正在積極推進商業領域的實踐--eRoad、eHub建設。
借助於電子商務帶來的龐大用戶和相關數據,阿裡還在積極通過阿裡雲布局數據業務。阿裡雲在香港、新加坡、中東、歐洲等地建設數據中心,在全球設立14個地域節點,自主研發的大規模計算操作系統飛天也一同出海,將遍布全球百萬級服務器連成一台超級計算機,以在線公共服務的方式為社會提供計算能力。另外,阿裡旗下的UC瀏覽器在全球擁有6億“季活”用戶,在印度、印尼市場佔有率第一。2017年4月20日,阿裡雲副總裁喻思成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阿裡雲在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區域為核心的海外市場獲得高速增長,過去一年業務規模增速超過400%,同時帶動超過十萬家中國企業規模化出海,未來三年內生態規模有望達到上萬億人民幣。
阿裡雲為中國企業出海,參與國際競爭提供了重要的基礎設施服務。目前,已有超過100家中國SaaS軟件企業跟隨阿裡雲的全球基礎設施布局走向全球,軟實力輸出和硬件出海成為新常態。這些軟件企業可以利用阿裡雲的數據中心布局,大幅節省成本和時間,沒有駐外機構也能快速開展海外業務。駐雲、網久、music.ly、大疆創新、每日瑜伽、大拿等中國數字經濟科技企業都受益於此。借助雲計算技術,中國軟件業出口總值獲得了高速增長。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軟件業實現出口519億美元,同比增長5.8%,增速比2015年提高4.1個百分點。
阿裡只是中國企業深度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數字經濟建設的一個縮影。華為、中興、烽火、小米和美圖等一大批企業都已經紛至沓來。
中國通信設備產業作為“走出去”戰略的先行者,在全球五大電信系統設備廠商中已佔據兩席,華為的銷售收入已經超過愛立信躍居第一。目前華為海外收入佔比已超過70%,中興海外收入佔比達到50%,烽火也有10%的收入來自海外,中國電信系統設備廠商的全球競爭力,為落實一帶一路戰略規劃中的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重要的基礎。同時,一帶一路也為這些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重大的機遇。
以華為為例,目前華為正在協助保加利亞政府普及寬帶,提供3G和4G手機上網設備,安裝測速攝像頭,建設智能交通系統和平安城市,為這個東歐國家700萬人口的生活提供更便捷的通信服務。“六七年前,保加利亞沒人知道華為,如今它已經家喻戶曉,不僅因為華為手機流行,更因為華為帶來的網絡設備和技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華為保加利亞公司高級客戶經理奧雷裡奧•加裡奇亞說。這種事情正在很多一帶一路國家上演,不斷地改善著中國的形象,促進中國產業的發展。中國企業正在身體力行地幫助促進當地產業的發展和升級,“中國智造”的名片也叫得越來越響亮。
智能終端也是“中國智造”的一個主要優勢領域。雖然蘋果和三星依然領跑全球市場,但市場份額加起來隻有1/3。2016年中國企業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中的出貨量佔比已經超過50%,全球前十大手機企業中,中國品牌已佔據七席。去年四季度,印度手機市場前五名,除第一名三星外,其余四家均是中國公司。不僅僅是印度,中國周邊的印尼、俄羅斯、越南等國家,中國品牌都在快速拓展和推進。
伴隨著智能終端的普及,手機應用也成為中國互聯網企業嶄露頭角的新領域。以美圖秀秀為例,海外市場已成為美圖用戶新增的最大來源,有27%的日均新增用戶來自國外,這一數據在2015年為22%,已經成為中國國際化最高的互聯網公司之一。美圖專門為印度用戶打造的自拍應用“美顏相機”在Google Play India 2016年度最流行APP領域佔據榜首。如今印度已成為美圖在海外的最大市場。同時,美圖在美國、俄羅斯、歐盟的擴張也在進行之中, 2017年初美圖秀秀因為手繪自拍在海外火爆,登上了俄羅斯等8個國家和地區App Store免費應用總榜榜首,躋身全球21個國家和地區App Store免費應用總榜前十,川普、希拉裡等名人的美化版頭像刷爆Twitter和海外媒體。在拿下東南亞、印度等市場之后,美圖的野心是全球,俄羅斯、歐盟等市場會是它的下一步海外市場重心。
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出海實踐,把最新的技術創新和模式應用帶到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當地政府企業和民眾形成了良好互動,為沿線國家發展數字經濟,改善經濟增長模式作出了貢獻,這也是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的最好實踐。
(來源:《網信軍民融合》2018年6月刊)
相關專題 |
· 《網信軍民融合》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