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深入理解習近平外交思想的五個維度

欒建章

2018年08月15日09:20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深入理解習近平外交思想的五個維度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深刻把握新時代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在對外工作上進行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中央外事工作會議最重要的成果,就是確立了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導地位。習近平外交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思想在外交領域的重大理論成果,是新時代我國對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學習和貫徹好習近平外交思想是外交外事戰線最主要的政治任務,必須牢牢把握理解習近平外交思想的幾個維度,自覺以習近平外交思想武裝頭腦、推進工作,切實做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1.繼承與創新

習近平外交思想不是憑空產生的。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面對國際形勢風雲變幻,我國對外工作攻堅克難、砥礪前行、波瀾壯闊,開創性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經歷了許多風險考驗,打贏了不少大仗硬仗,辦成了不少大事難事,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習近平外交思想就是在系統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對外工作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的,這其中既有對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關於對外工作思想精髓的繼承,更有結合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實踐的理論創新。就繼承性而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外交致力於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從來沒改變過﹔改革開放以來,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一直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就創新性而言,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正確義利觀、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真實親誠”的對非政策理念以及新發展觀、新安全觀、新合作觀、新文明觀、新全球治理觀,等等,既是對中國傳統外交思想的超越,也是對傳統國際關系理論的超越,既蘊含著中國智慧,也針對人類問題提供了中國方案,把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推進到新高度、新境界。

2.中國與世界

習近平外交思想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深刻地回答了新時代的中國要與世界建立什麼樣的關系以及如何構建這種關系的重大問題。自人類歷史成為世界歷史以來,如何處理與外部世界關系的命題就擺在每個民族國家面前。近代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外交也是圍繞這一問題展開的。

進入新時代,隨著中國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中國與世界的關系發生前所未有的歷史性變化,國際關系中的中國因素空前增加,中國在國際上扮演什麼角色、發揮什麼作用、履行什麼作用備受國際社會關注。習近平外交思想就是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其理論創新也主要集中在這些問題上,從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到堅持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為宗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倡導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到打造全球伙伴關系,從堅持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到堅持以公平正義為理念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從服務民族復興到促進人類進步,從向世界承諾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到呼吁其他國家也走和平發展道路,等等,這一系列思想都是著眼於把中國發展與世界的共同發展結合起來,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與人類社會的長遠利益統一起來,把實現中國夢與實現世界夢聯系起來,努力在中國與世界的良性互動中實現自身發展,推動形成一種新型的中國與世界關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用鮮活生動的語言表達出中國同世界各國同舟共濟、攜手並進、共創人類美好未來的真誠意願,深刻體現了習近平外交思想融通中外、兼濟天下的世界情懷。

3.時代特征與中國特色

要構建良性互動的新型中國與世界關系,必須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也必須從中國實際出發,把時代特征和中國特色有機結合起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就國際形勢和時代特征作出重要判斷,強調指出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秩序變革加速推進,各國相互聯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國際力量對比更趨平衡,和平發展大勢不可逆轉。同時,世界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突出,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貧富分化日益嚴重,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恐怖主義、網絡安全、重大傳染性疾病、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持續蔓延,人類面臨許多共同挑戰。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作出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轉型過渡期的重大判斷,進一步深化了對和平與發展這一時代主題的認識。與此同時,習近平外交思想的中國特色也更加突出,如堅持以維護黨中央權威為統領加強黨對對外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使命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把對外工作與民族復興更加緊密地聯系起來﹔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根本增強戰略自信,使對外工作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在對外工作中注意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和價值理念,既將其融入中國倡議、中國方案中,又堅持以對外工作優良傳統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為方向塑造中國外交獨特風范﹔堅持發展中國家的基本定位,強調廣大發展中國家是我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天然同盟軍,要堅持正確義利觀,做好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的大文章,推動形成攜手共進、共同發展新局面等。總之,習近平外交思想既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又具有濃厚的民族性,實現了兩者的完美結合,展現出深刻的時代洞察力和強勁的歷史穿透力。習近平外交思想的生機和活力及真理價值即在於此。

4.世界觀與方法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把握國際形勢要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大局觀、角色觀。所謂正確歷史觀,就是不僅要看現在國際形勢什麼樣,而且要端起歷史望遠鏡回顧過去、總結歷史規律,展望未來、把握歷史前進大勢。所謂正確大局觀,就是不僅要看到現象和細節怎麼樣,而且要把握本質和全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避免在林林總總、紛紜多變的國際亂象中迷失方向、舍本逐末。所謂正確角色觀,就是不僅要冷靜分析各種國際現象,而且要把自己擺進去,在我國同世界的關系中看問題,弄清楚在世界格局演變中我國的地位和作用,科學制定我國對外方針政策。這清晰地表明,習近平外交思想之所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關鍵在於它既提供了一種世界觀也提供了一種方法論。它運用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不僅聚焦當前,也回顧過去,更展望未來,深刻分析和洞察人類社會發展軌跡背后的大邏輯、大動力和大趨勢﹔它堅持馬克思主義實踐本體論,將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視為一種具有高度主體性和能動性的創造活動,超越西方國際關系中的大國興衰循環論和大國對抗宿命論,強調在中國與世界的互聯互通與良性互動中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它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証法,從國際政治格局、世界經濟發展、全球安全局勢和人類文明交流碰撞等角度切入,深入分析世界轉型過渡期國際形勢的演變規律,准確把握歷史交匯期我國外部環境的基本特征,強調既整體布局又突出重點,既多點開花又精准發力,發揮綜合積極效應,從而更好地統籌謀劃和推進對外工作。馬克思指出:“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隻有把習近平外交思想提高到哲學思維的角度來認識和把握,才能發揮這一思想的指導作用,不斷開創對外工作新局面,也才能完成好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的神聖使命。

5.黨的領導與立體外交

“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同樣,做好新時代的對外工作,關鍵也在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外交是國家意志的集中體現,必須堅持外交大權在黨中央。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取得歷史性成就,推動中國與世界關系發生歷史性變革,根本原因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有力的領導。面對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越是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目標,越是國際形勢中不穩定不確定不安定的一面突出,就越需要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越需要堅持外交大權在黨中央,越需要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令行禁止、步調統一。與此同時,也要深刻認識到,隨著國際關系行為主體的日益多元化,特別是隨著我國全方位外交的不斷開展,更加需要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發揮各方面的能動性,使對外工作成為一個系統工程,政黨、政府、人大、政協、軍隊、地方、民間在其中要強化統籌協調,各有側重、相互配合,形成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對外工作大協同局面,確保黨中央對外方針政策和戰略部署落到實處,並不斷推進對外工作體制機制改革,不斷加強對外工作隊伍建設。這是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時代華章的根本政治保証。

(作者:欒建章,系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研究室主任)

(責編:任一林、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