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美好生活之維

李文閣

2018年08月10日08:16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美好生活之維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那麼,什麼是美好生活?這是一個實踐問題,因為它涉及我們工作的重點和方向﹔同時也是一個重大理論問題,是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思考的重大問題,因為它牽連到對生活的一些根本性問題的思考。哲學社會科學要關注現實問題、回歸生活世界,就不能忽視對“什麼樣的生活值得過”或者“人應該怎樣生活”問題的思考。而對美好生活的考察,則是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從我國改革發展的實踐中挖掘新材料、發現新問題的一個重要切入點。筆者認為,從生活哲學的視域看,美好生活至少應具有全面性、超越性、人民性、社會性等基本特性。

美好生活具有全面性

馬克思主義的最高追求就是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這當然也是美好生活的極致狀態。人的全面性要靠生活的全面性實現,也體現為生活的全面性。化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進言之,美好生活應當是全面、協調的生活。生活全面性的實現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我國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廣泛和全面,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比如,在很多情況下,人民群眾對公平的訴求甚至比爭取物質利益的願望還要強烈和執著。這就要求我們在經濟不斷發展的基礎上,協調推進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全面性需求。

在生活的全面性中,有一個問題特別重要,那就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關系問題。這是個老問題,古希臘哲學就是圍繞這個問題展開的。哲學家們給出的答案是人應該過一種精神生活、哲學生活。但是,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所以亞裡士多德說,過哲學生活的人應該是中產階級,這就又把物質生活偷運進來了,這可以稱為“亞裡士多德難題”或“亞裡士多德困境”。總的來看,古代哲學家的眼睛是向上的,他們抬頭仰望星空,以至於看不到腳下的路。與之相反,近代以來,人的精神卻顯得貧乏,拜金主義、物質主義、個人主義、消費主義流行。正如黑格爾所說,“人的目光過於執著於世俗事物了”。今天,一些中國人也在一定程度上面臨與西方人同樣的問題。人被物役,心靈被佔有的欲望所佔據。所以,作為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最首要的問題就是在現代社會條件下,思考如何使人們在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之間保持合理的張力,從而使我們的生活不僅滿足吃喝住穿行等物質方面需求,而且能夠滿足文化、美、道德、民主、自由等精神方面需求,使人成為全面的人。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物質財富要極大豐富,精神財富也要極大豐富。我們要繼續鍥而不舍、一以貫之抓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全國各族人民不斷前進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証、強大的精神力量、豐潤的道德滋養。

美好生活具有超越性

對動物而言,隻有一個實然世界﹔而人卻因為有了意識和語言,由實然世界突入可能性之域。所以,人是一種超越性的存在物,是一種有理想、有信仰的存在物。理想和信仰不僅是人生存的可能性空間,而且是人的精神家園,其解決的是人的心靈安放問題。我們努力實現的美好生活,應該是一種有理想的生活,有方向、有動力、有激情的生活,積極的、樂觀的、主動的生活,有“在家”的感覺、心靈寧靜的生活。

面對一個變幻莫測的世界,人總是試圖追求確定性,試圖找到某種可以把握的東西。當古代哲學家在生滅變化的世界之外設定一個永恆的、不變不動的本質世界時,他們是在追求確定性﹔當近代哲學家把世界簡化為幾個力學規則時,他們也是在追求確定性。一部哲學史就是不斷改變阿基米德點的歷史,這一歷史在黑格爾以絕對理念為原點的演化體系中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整個世界都從這個阿基米德點演化而來。對確定性的追求反映了人性中的一種普遍要求,一種笛卡爾式的焦慮,一種對混沌、不確定性的恐懼,因為人們擔心,“如果我們不能站在絕對基礎之上,那麼唯一的可能就是抽象的、無休無止的懷疑”。但是,近代以來,西方伴隨著上帝死去、理想王國破滅,人愈來愈感性化、平面化。美國學者丹尼爾·貝爾曾說:“現代主義的真正問題是信仰問題。用不時興的語言來說,它就是一種精神危機,因為新生的穩定意識本身充滿了空幻,而舊的信念又不復存在了。如此局勢將我們帶回到虛無。由於既無過去又無未來,我們正面臨著一片空白。”

當前,有一些人把“跟著感覺走”奉為時尚,唯美的東西、崇高的東西、神聖的東西、理想的東西弱化了,這導致人們找不到方向,看不到希望。所以,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他強調,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現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就是要使理想信念在中國大地上進一步樹立起來,構筑中國人的精神家園,這是實現美好生活的重要一維。

美好生活具有人民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馬克思主義博大精深,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為人類求解放。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具有跨越國度、跨越時代的影響力,就是因為它植根人民,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的人間正道。人民立場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立場,是馬克思主義區別於其他主義的顯著標志。人民立場也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這是我們黨的初心,也是我們黨的歷史使命。因此,我們所追求、要實現的美好生活不是個別人的生活,不是少數人的生活,而是全體中國人民的美好生活。

人民性要求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准﹔要求我們堅持共享發展理念,堅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漸進共享,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使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這是實現美好生活的應有之義。

美好生活具有社會性

對馬克思主義者來說,自由不是個人的私事,單個人無法達到自由,自由是一種社會狀態。馬克思恩格斯明確指出,隻有在共同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隻有在共同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所以,無產階級要獲得自由就必須消滅私有制,進行整體的社會改造,建立“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的聯合體。同理,美好生活盡管要落實為個人的一種生活狀態,但它不是單個人的狀態,而是一種社會狀態,是全體人民的美好生活,這不是單個人就可以實現的,必須依靠群體的力量,通過整體的社會進步才能實現。在這裡,每個人的美好生活都是其他人的美好生活的條件。這就要求我們處理好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人是社會存在物,離開社會就無法生存,所以首先要維護社會的存在和發展。因此,必須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人們特別是廣大青年超越“小我”、走向“大我”,把個人理想融入社會理想之中,勇敢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努力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自己的夢想。如此,我們才真正有幸福感、滿足感,我們的生活才真正是美好生活。就像馬克思在高中畢業作文中所說,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作出的犧牲﹔那時我們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

(作者:李文閣,系求是雜志社文化編輯部主任)

(責編:任一林、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