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今天我們為什麼要重讀《論持久戰》

任超 張振明

2018年07月13日08:06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今天我們為什麼要重讀《論持久戰》

在《論持久戰》發表80周年之際,人民出版社在組織出版《重讀〈實踐論〉〈矛盾論〉》基礎上,接續組織編寫了《重讀〈論持久戰〉》一書,即將出版。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深深感到,重溫這篇經典文獻,領會其所彰顯的戰略思維、主體思維和奮斗精神等思想內蘊,對於我們更深入地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更強烈的理論自覺和實踐自信推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具有深刻啟示意義。

戰略思維:保持戰略定力久久為功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戰略思維作為一種高瞻遠矚、統攬全局、把握事物發展總體趨勢與方向的思維方法,體現的是看問題的高度和深度,是對國家和民族未來走向的戰略思考。1936年12月,毛澤東同志在陝北紅軍大學所作的《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講演中就深刻指出:“我們的戰略是‘以一當十’,我們的戰術是‘以十當一’,這是我們制勝敵人的根本法則之一。”在《論持久戰》中,毛澤東同志又從戰略與戰術相結合的高度,科學分析了抗戰規律,系統闡述了中國抗戰理論。文章指出抗戰要經歷敵我力量對比變化的三個階段,因而必然是長期和艱苦的,需要有足夠的耐心。這種耐心,是一種戰略定力,是對於抗戰未來走向的一種高度自覺與自信。壯烈的抗戰史,也以事實雄辯証明了持久抗戰戰略的正確與偉大。

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從勝利走向勝利,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戰略思維的勝利。抗戰時期的持久戰是戰略,革命早期的農村包圍城市也是戰略,新時期的改革開放也是戰略。正是因為戰略思維上的正確,我們黨才在一個又一個歷史關節點上取得了輝煌成績。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挑戰、新問題層出不窮。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此有清醒的戰略判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必須認識到,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在變與不變之間清晰地把握方向,清醒地認識國情,更深刻地理解中國的現代化事業是一個接續奮斗的進程、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是一場持久戰,這些都至關重要。保持戰略耐心,持久作戰,久久為功,是我們從《論持久戰》中必須汲取和牢記的重要戰略經驗。我們既要從大局著眼,力戒一蹴而就的速勝心理,也要從大勢著眼,堅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的主張,增強必勝的信心與斗志。

“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擘畫了民族復興的藍圖,培養戰略耐心、涵養戰略定力、鍛造戰略意志是我們不失時機地推進改革、促進發展的必備素質。在《論持久戰》指引下,解放區軍民主要通過游擊戰和運動戰來壯大自己、削弱敵人,以足夠的耐心支撐持久抗戰﹔今天,面對變革和挑戰,我們仍然需要培育和保持戰略定力,發揮能動性,突出創造性,在堅守初心中化劣勢為優勢,變被動為主動,爭取勝利的到來。

主體思維:堅守人民立場聚合力量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以人民為主體,信仰人民、依靠人民、動員人民,是中國共產黨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在歷次斗爭中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論持久戰》批評片面依靠政府和軍隊的抗戰路線,提出了“兵民是勝利之本”的決勝方針,提倡大力依靠民眾的全民抗戰路線,吹響了開啟人民戰爭的嘹亮號角,將當時人們對戰爭的認識提升到一個全新境界。中國抗戰,是一場家國之戰,也是一場民心之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力量在戰爭中成為民族的中流砥柱。

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更需要堅持人民主體思維:人民是改革的主體,要踏石留印、抓鐵有痕地推動改革,必須激發人民參與改革的熱情,鼓勵群眾的首創精神,釋放創業創新的活力﹔人民是發展的主體,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准脫貧和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是新時代的“人民戰爭”,都需要在充分動員人民參與的基礎上,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人民還是信仰的主體,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和文化自信,歸根結底需要人民的真誠信奉、真心維護和真正實踐。信仰人民和人民的信仰是相互聯系的。隻有真正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才能贏得人民的擁護和信仰。持久抗戰實現了黨的主張與人民信仰的統一,從而凝聚起克敵制勝的強大力量。今日我們所從事的民族復興之戰,任務更艱巨,使命更光榮,更需要黨和人民在信仰上的高度一致。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人民是天,人民是地,對人民的信仰,是我們頂天立地干事創業、始終不渝奮斗前進的不竭動力源泉。信仰人民、依靠人民、動員人民,才能聚合起支撐民族復興的磅礡偉力。

奮斗精神:堅定決勝信念勇於斗爭

從南湖紅船到敵后戰場,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始終是共產黨人永葆初心的強大動力。《論持久戰》通篇洋溢著奮斗精神、斗爭精神,在對戰爭目的、戰略原則和戰術方法的系統分析中描繪出勝利前景,提出要丟掉幻想,堅持抗戰,把抗戰放在主要依靠自身力量的基礎之上,在持久抗戰中升華斗爭精神、提煉斗爭技巧、堅定決勝信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到新時代,我們面臨的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從國內發展看,中國改革進入攻堅階段,遇到的矛盾錯綜復雜,這些問題和矛盾躲不開、繞不過、拖不起,沒有壯士斷腕的勇氣和刮骨療毒的決心,沒有啃硬骨頭的思想准備和打攻堅戰的戰斗意志,很難正視並妥善處理尖銳矛盾和敏感問題。從國際局勢看,世界面臨百年不遇之變局,國際格局重塑、國際秩序重組,“灰犀牛”仍在、“黑天鵝”頻發,不確定性因素空前增多,來自全球、區域和國家的挑戰不斷,這增加了我們主動維護和延續戰略機遇期的難度。作為有使命、有抱負、有擔當的負責任大國,中國在歷史的關鍵時期,不能隻做“潛水者”“沉默者”和“旁觀者”,而要長於謀劃、善於發聲、勇於斗爭、敢於亮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勝利不會自動走向我們,我們必須經過斗爭贏得勝利。今天的偉大斗爭雖然在時代背景、斗爭內容和斗爭策略上與以往不同,但在斗爭精神、斗爭准備和戰斗意志上是一以貫之的。這斗爭,大到國際舞台上的大國博弈,小到技術領域的創新積累,上到突破藩籬的頂層設計,下到打碎桎梏的群眾實踐﹔對於新時代的中國人而言,偉大斗爭永遠在路上。

歷史長河恆在,精神之樹常青。如何應對新時代許多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仍然需要我們思考和實踐,需要我們從《論持久戰》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保持戰略定力,堅守人民立場,發揚斗爭精神,依然是我們的精神血脈所系。

(作者任超系人民出版社常務副社長,張振明系人民出版社政治編輯一部主任)

(責編:任一林、謝磊)
相關專題
· 重要評論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