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棋 張彥惠
2018年07月06日08:23 來源:學習時報
核心閱讀
文化認同是文化自信的根基和源泉。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青少年也面臨著從思想到行為上的新的洗禮,他們的文化認同呈現出開放與挑戰並存、多元文化追求與制度文化向往同在的特點,在此背景下他們對於文化認同的方式、特點、途徑等都逐漸發生著變化。如何准確把握培育青少年文化認同的重大意義和所面臨的挑戰,進而探索文化認同教育的應對策略,成為新時代必須正視和面對的問題。
青少年文化認同的核心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而后者具有深刻的文化屬性,它植根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且文化的功能和屬性對國家建設、社會發展和青少年成長都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培育青少年文化認同有助於維護國家意識形態的安全、有助於為國家建設輸送合格人才、有助於促進青少年實現自我價值。
青少年文化認同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青少年思想文化上的獨立性和差異性愈加明顯,單憑加強文化灌輸的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甚至難於幫助青少年實現對傳統文化的認同。這其中有青少年越來越關注網絡文化和外來文化發展的原因,同時也有青少年對中華傳統文化認同的方式發生著微妙變化的因素,這給青少年的文化認同帶來不小的挑戰。一是全球化背景下青少年對傳統文化認同呈弱化趨勢。在全球化時代成長的青少年,隨著中西文化碰撞加劇,一方面對傳統文化的認識上的匱乏,缺少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而對中國的傳統文化興趣不濃﹔另一方面在西方消費文化的影響下,部分青少年追求一些感性、時髦的文化物品等,尊崇甚至迷戀西方文化。二是多元化的校園文化環境制約青少年對主流文化的認同。隨著新興大眾文化興起並在校園的傳播流行,一些不良思想潮流直接影響著新時代青少年的思想,削弱著青少年對主流文化的認同。三是功利主義盛行導致一些青少年理想信仰不夠堅定。時空流轉到今天,面對西方消費文化和功利主義的傳播,一些青少年原有的政治信仰受到沖擊,甚至產生了信仰危機。
不斷加強青少年文化認同教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這就要求我們在新時代應充分把握當前文化認同教育的規律和特點,立足中國傳統文化,凸顯時代特征,注重對青少年的內在引導,完善文化認同的機制建設,增強青少年文化認同的內在動力,從而幫助青少年實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認同。
立足傳統文化,凸顯時代特征,不斷提高文化產品供應品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於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這就要求我們一方面要更加深入地挖掘和凝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和內涵,總結民族發展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的特點,堅持古為今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確保給青少年提供最高品質的文化產品﹔另一方面民族文化認同是連續性的、發展式的,它要有效處理好守成與開新的關系,而不能變為一種停滯的保守。所以,培育青少年文化認同應當體現時代氣息,如果不能與時俱進,傳統文化發展就成了一件“古董”,隻能用來把玩。因此,抓好青少年文化認同教育須放眼未來,注重青少年素質培養,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民族傳統文化精神相結合,通過二者的互動整合切實讓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青少年一言一行的“指南針”。
注重內在引導增強文化認同的內在動力。當代青少年一邊繼承了中華文化的良好“基因”,一邊又生於多元文化碰撞的時代。因此,在他們價值觀形成和穩定的關鍵時期做好合理的文化取向引導,便成為引導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的重中之重,直接關系到其健康成長。所以,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一是要有效提高青少年對文化客體的辨識能力,幫助其把握文化認知、發展和認同的規律,不斷提升文化品位﹔同時,也要幫助青少年客觀、理性地對待各種文化,引導其在理解、尊重多元文化的同時,能夠在文化全球化與文化霸權、文化侵略中作出正確區分。二是要積極創新文化認同教育模式以面對多元文化背景下層出不窮的文化思潮與輿論熱點,使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認知不僅僅停留在符號層面,而是幫助其能夠更深入地認識到蘊含在傳統文化裡的審美情趣與價值觀念。因此可以結合我國國情,有目的、有系統地增設諸如優秀傳統文化、民俗文化和當代文化等課程,培育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更深層次的認知。三是要鼓勵青少年培養閱讀習慣,且應廣泛涉獵,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了解世界,使之成為認識和提升自我的教育載體,既讓其有比較的眼光來進行反思,又能夠為其結合實踐提供知識技術的支撐,進而尋找精神依托,增強自身文化認同的內在動力。
完善認同長效機制讓青少年文化認同教育行之有效。埃通加·曼格爾在研究非洲文化改革時提出“文化是制度之母”,而從馬克思主義制度哲學角度來講,特定的制度對人類的思想文化和行為也有著極大的影響。好的制度能夠讓人們思想積極向上,而壞的制度卻可能使思想積極的人逐漸淪落成為思想落后之人。因此,做好我國青少年文化認同教育工作應當不斷完善我國各項制度。第一,頂層設計層面要切實加強社會主義各項制度的建設和優化,使社會主義制度體現出中華傳統文化特色,進一步彰顯社會主義制度和中華文化的優越性,從而促使青少年切實感受到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公民的自豪,並樹立起堅定的文化自信。第二,各級黨政機關要持續加強自身文化建設。一直以來,中國共產黨的整體作風都是積極和朴素的,但是也出現了一些腐敗墮落分子,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貪贓枉法,嚴重破壞黨和政府的形象,這勢必引起青少年產生反感和厭惡,進而影響到對黨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整體評價。因此,各級部門要在自身的文化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方面常抓不懈,切實為青少年文化認同教育創造良好的政治環境。第三,推進法治建設,優化各類教育環境。教育環境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接觸最為直接、關鍵的環境,特定的教育環境對青少年文化認同教育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必須採取有效的手段尤其是法律手段不斷規范和淨化教育環境,讓每一個教育環境確實成為青少年文化認同教育的完美“孵化器”。
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要進一步提升文化產品的供給能力,進一步提升青少年文化認同意識,要把握新時代背景下文化認同的特征和規律,科學權衡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辯証地看待中國文化與西方及其他國家、地區文化,正確地分析文化的民族性與文化全球化發展趨勢,不斷提升我國青少年的文化歸屬感,逐步實現青少年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認同與自信。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