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讓精神原點在時代坐標中閃耀

中央黨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2018年07月05日08:13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讓精神原點在時代坐標中閃耀

一棵參天大樹究竟能長什麼樣子,在最初那粒種子的基因裡面就已經確定下來了。中國共產黨的政黨標識是什麼,在建黨之初就已經確立,這就是“紅船精神”。“紅船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原點,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由此展開而發揚光大。作為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是發揚光大“紅船精神”的典范,化精神品格為理論品格,精神的光輝與理論的魅力交相輝映,讓精神原點在時代坐標中閃耀。

1.為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中國的原創性貢獻

回答“時代之問”,實現理論體系的重大創新。進入新世紀以來,在時代步伐越來越強勁、越來越迅捷的脈動中,中國社會也站在了新的歷史方位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跟上時代前進步伐,就不能身體已進入21世紀,而腦袋還停留在過去。這番話本來是講國際關系的,但用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上同樣一語中的。新時代、新實踐當然要造就馬克思主義新形態。

立足於對21世紀時代特征的深刻洞察和當代中國發展方位的科學判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全新的視野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基本問題以及與之相聯系的什麼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如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應該有什麼樣的擔當,中國的國家治理應該走什麼樣的路,中國與世界應該是什麼樣的關系等等時代提出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形成了系統完備、邏輯嚴密、內在統一的科學體系。

這一偉大思想提出了“八個明確”,明確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戰略布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証等一系列重大問題﹔這一偉大思想又提出了“十四個堅持”的基本方略,與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共同構成了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保障、路線保障與戰略保障。這一偉大思想,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認識論和方法論相統一、戰略和戰術相一致,以巨大的理論勇氣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發展作出了原創性貢獻,充分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和中國共產黨人的巨大理論創造力。

回答“歷史之問”,賡續馬克思主義的中華文化之根。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功秘籍。在這裡,“中國具體實際”既包括歷史實際、時代實際、實踐的實際,也包括歷史文化的實際。在一定意義上,歷史文化實際決定了思想理論體系的風格與氣派。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實際緊密結合,與決勝全面小康社會、實現全面現代化、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際緊密結合的同時,更加自覺、堅定地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讓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這一歷史新飛躍有了更加堅實的文化基礎與文明支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這一最新成果更具中國風格。

從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這一具有濃郁中國文化色彩的闡述作為歷史使命與戰略願景,到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再到“我國今天的國家治理體系,是在我國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長期發展、漸進改進、內生性演化的結果”,以及“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包括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論構想與價值願景推進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方案,等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經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已經內化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四梁八柱”中,並煥發出持久的精神魅力與文化光輝。

回答“實踐之問”,提出新的理念、主張、方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可大可小,揭示一條規律是創新,提出一種學說是創新,闡明一個道理是創新,創造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也是創新。立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基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出了一系列體現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理念、主張、方案。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發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實施總體國家安全觀等,都是具有原創性、時代性的概念和理論。在此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還做出一系列針對性指向性明確、澄清社會模糊認識、彰顯“四個自信”的具體論斷,更是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理論家的巨大理論創新勇氣回應了中國社會的實踐之問。

2.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

自我加壓,提出新時代奮斗目標。在黨的十九大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這一奮斗目標大大提高了中國社會走向現代化的標准。當年“三步走”戰略目標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是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現在“兩步走”的實現時間沒有變,現代化目標的標准卻在提高。首先是把實現基本現代化作為第一步走的目標提前到了2035年,到2050年的第二步走的目標則提升為“全面現代化”,從“現代化國家”提升為“現代化強國”,而且全面現代化的內容也更加全面,在“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之后又加上了“美麗”這一要求。這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新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勇於擔當、自我加壓、不斷奮斗的崇高實踐品格。

知行合一,豐富新時代奮斗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多次闡述新時代奮斗精神的豐富內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隻有奮斗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奮斗是艱辛的,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沒有艱辛就不是真正的奮斗,我們要勇於在艱苦奮斗中淨化靈魂、磨礪意志、堅定信念。奮斗是長期的,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偉大事業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幾十代人持續奮斗。奮斗是曲折的,“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要奮斗就會有犧牲,我們要始終發揚大無畏精神和無私奉獻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引用了馬克思的話:“歷史承認那些為共同目標勞動因而自己變得高尚的人是偉大人物﹔經驗贊美那些為大多數人帶來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時光跨越了近200年,但共產黨人的心是相通的。

因此,“擼起袖子加油干”是奮斗,“干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是奮斗,“確保黨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還是奮斗。我們要堅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始終為人民不懈奮斗、同人民一起奮斗,切實把奮斗精神貫徹到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全過程,形成競相奮斗、團結奮斗的生動局面。這是新時代奮斗精神的實踐指向。

一以貫之,永葆新時代奮斗精神。中國社會用數十年走過西方社會數百年的歷程,社會革命改天換地,發展奇跡一枝獨秀,治理績效風景獨好,已經越來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但“鬆口氣”“歇歇腳”不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思維,不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品格,不是中國共產黨人應有的精神狀態。不論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還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都是任重道遠,需要十幾代人、幾十代人乃至更長時間奮斗的偉大事業,更不用說實現共產主義這一人類社會前所未有、更為壯麗的事業了。建設新世界、譜寫新篇章,唯有不斷添磚加瓦,堅毅前行,永遠奮斗。

從哲學的高度看,中國共產黨人已經把奮斗本身作為了自己的目的。為什麼中國共產黨人能一張藍圖繪到底,能一代接著一代做,能做到習近平總書記所講的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要一以貫之,增強憂患意識、防范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就是因為中國共產黨人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意識與境界,把自己融入歷史長河中間,融入事業進程之中,始終做歷史的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

3.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以人民為中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人民是歷史進步的真正動力,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利益是我們黨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中南海要始終直通人民群眾,我們要始終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腦中。中國共產黨是這樣認識的,也是這樣實踐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將其凝練為“以人民為中心”,並以此統領治國理政各個方面。

以人民為中心,就是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從改善人民生活、增進人民福祉切入,讓人民群眾“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不僅要增加人民群眾的絕對獲得感,還要增加人民群眾的相對獲得感﹔不僅要有物質層面的獲得感,還要有精神層面的獲得感。

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人民”有兩個關鍵內涵,一個是“最大多數”,不能隻為少數人服務﹔一個是“每一個”,不能隻見森林不見樹木。正是基於這樣的立場與價值,習近平總書記把全面消除貧困作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前置性要求﹔把“共享發展”作為新發展理念最重要的內容,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力爭讓共同富裕這一本質要求更加充分地體現在現實生活中。

為人民謀幸福。讓中國人民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是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堅定信念與鄭重承諾。人民群眾什麼方面感覺不幸福、不快樂、不滿意,我們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不斷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讓人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我們要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要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我們要通過滿足人民群眾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更高要求,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為人民謀幸福還要敢於向一切制約、影響、阻礙人民幸福的現象作斗爭。全面從嚴治黨、反腐敗是實現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哪怕再難也要義無反顧。習近平總書記對此旗幟鮮明:“不是沒有掂量過。但我們認准了黨的宗旨使命,認准了人民的期待。”

把一切獻給人民。現在有些領導干部對做人民的公仆很不理解,總是強調自己的工作多麼專業,多麼有含金量,言外之意怎麼也應該與老百姓是平等的,群眾能做的事為什麼黨員干部不能做。此言大謬。當年毛澤東同志在七大上講:“群眾是從實踐中來選擇他們的領導工具、他們的領導者。被選的人,如果自以為了不得,不是自覺地作工具,而以為‘我是何等人物’!那就錯了。我們黨要使人民勝利,就要當工具,自覺地當工具。”

習近平總書記對這一點講得更為透徹。2014年5月8日,他在同中央辦公廳各單位班子成員和干部職工代表座談時指出,沒有理想和信仰,不可能為黨、為國家、為人民作出犧牲,共產黨員應該為理想而奮不顧身去拼搏、去奮斗、去犧牲。同樣,奉獻有小奉獻,也有大奉獻。現在,有些人覺得自己當公務員收入不高,約束又多,同在企業工作或下海經商相比犧牲了很多,認為這就是奉獻了。客觀地說,這也是奉獻,但這種奉獻只是站在個人角度來認識的。我們共產黨人講奉獻,就要有一顆為黨為人民矢志奮斗的心,有了這顆心,就會“痛並快樂著”,再怎麼艱苦也是美的、再怎麼付出也是甜的,就不會患得患失。這才是符合黨和人民要求的大奉獻。真正的共產黨人就要像習近平總書記那樣,以身許黨許國,以身報黨報國,夙夜為公,以大奉獻成就大事業,用大奉獻為人民謀大幸福。

(作者:中央黨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執筆:辛鳴)

(責編:任一林、黃瑾)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