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讓音樂走進大學生的日常生活

——對音樂素質教學中引入思政教育的認識

蔣鳳梅

2018年07月03日13:46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近期,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由“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轉化蔚然成風,在通識課程和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從不同角度與視野挖掘其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是真正落實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教學要求。筆者作為音樂藝術教育工作者,對音樂素質教育教學過程中如何引入“課程思政”,讓音樂課與思想政治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談幾點認識。

之一:音樂中蘊含著民族的文化密碼,在音樂素質教學中不斷地解開這文化密碼,就是讓大學生接受文化洗禮,不斷培養愛國情懷,加深思政課程中愛國主義理念教育。

我們在《時代強音——國歌》這一專題教學中設計四個教學環節:播放不同國家國歌奏唱的視頻﹔回顧我國近代歷史上國歌的演繹進程﹔分析我國現行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產生的特定歷史背景﹔從音樂專業的角度怎麼來理解與唱好國歌。

國歌是國家尊嚴的標志,反映出民族的心聲和意志。課堂中學生感受來自不同國家的國歌,這些歌曲有著不同的音樂風格,折射出不同國家走過的特定道路。回顧我國國歌產生的歷史進程,大家非常真切地感覺到國歌一路走來,實際上就是一部國家和民族從弱小走向強大的發展史。確定《義勇軍進行曲》作為我們的國歌,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產生的歷史背景以及它的曲式風格,它是中華民族在特定的歷史時刻不願做亡國奴的“怒吼”。從調式調性來看,《義勇軍進行曲》選用的是G大調,表示著激奮、動感和奔放﹔拍號是四二拍,典型的進行曲風格,強弱拍子力度對比鮮明,使人精神振奮﹔旋律音程中四度跳進是寬音程的運用,國歌以短長歌的四度上行呼喚式進入,“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一句道出了億萬人民同仇敵愾的心聲,庄嚴地推出了歌曲的主題,具有鮮明的戰斗性。節奏上,前奏中激越的號角聲和曲調中富有戰斗性特征的連續附點和三連音節奏型顯示了中華民族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后半拍的起唱和前半拍的休止均有強烈的吸氣感,營造出群情激奮的氣氛,整首歌曲的節奏基本遵循漢語言的節奏,與G大調的中國民族五聲調式的有機結合,使得民族風格穩定、曲調明朗、具有陽剛之氣且易於傳唱。因此,在演唱時,既要求大家把握好歌曲庄嚴的進行曲風格,每個樂句的起止都要充分,又要把歌曲的“戰斗性”與內心的情感有機地結合起來,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聲音越響越強越好”。同學們既了解國歌的樂理知識,又知曉其產生的歷史背景和承載的文化意蘊,當他們再次面對自己熟悉的國歌時,不僅可以感受民族時代的脈搏,更會激發內心的愛國情愫。

之二:音樂中蘊含著對理想追求的始終如一,在音樂素質教學中,不斷地去品味國內外音樂大師的成長故事和代表作的魅力,就是讓大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有信念有追求,進而自覺奉行和堅守,在新時代的偉大實踐中養成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行。

應該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門藝術能夠像音樂這樣,無須任何語言,可以直達人們的內心深處,其鮮活的現場感與強烈的震撼力是普通說教所無法比擬的。譬如,在肖邦作品賞析的課堂中,主講老師先邀請鋼琴家現場演奏肖邦的鋼琴曲,大家聆聽肖邦創作的不同題材的音樂作品。其中,前奏曲的熱情堂皇、夜曲的細膩情感、瑪祖卡的趣味性、練習曲的凜冽悲壯、敘事曲的色彩鮮明、情感深厚,波蘭舞曲的剛毅庄嚴、波瀾壯闊,都讓人感受到浪漫主義“鋼琴詩人”肖邦內心情感中的熱烈與憂郁。主講老師引導大家學習肖邦的生平,詮釋出肖邦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在面臨困境時堅忍不拔的人物形象。肖邦年少時離開祖國波蘭,在波蘭被入侵后,因為不願當亡國奴,后半生再也沒能踏上故土,直至39歲客死他鄉。“生於華沙,靈魂屬於波蘭,才華屬於世界”,肖邦所承載的意義早已超越音樂的范疇,成為波蘭的象征和國家的名片。音樂大師的作品和人生都讓在場的大學生們感動不已。 2015年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寄語青年:“廣大青年要培養奮斗精神,做到理想堅定,信念執著,不怕困難,勇於開拓,頑強拼搏,永不氣餒。”通過對肖邦作品的賞析,大學生感受的不僅是音樂的魅力而同時收獲理想信念的教育和高尚人格的影響。

之三:音樂中蘊含著合作、協調與和諧,在音樂素質教學中,不斷地讓大學生去體驗與領會一個音樂團隊中團結協作的精神與力量之所在,就是讓他們在生活中培養對他人負責對團隊負責的意識,塑造與團隊和他人溝通合作的習慣,從而升華對集體主義精神的認同。

當代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總體而言,缺乏群體意識與合作精神,而合唱藝術追求的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和諧,所以在音樂素質教學過程中,把組織合唱團隊、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作為重要的內容。首先,團隊成員之間應該互相幫助、互相體諒。一支好的合唱團隊,並非每個隊員都有一副好嗓子,而是依靠整體的力量去達到最好的效果,讓學生學會傾聽別人的聲音,使自己的聲音與別人的聲部相互融合。有些學生在初學時往往因怕別人干擾自己,致使自己無法唱准自己的聲部,因而常常大聲喊唱,力圖用自己的聲音蓋住別的聲部,導致整個合唱團的聲音聽起來刺耳,聲部不協調,像吵架一樣,這是合唱中所不允許的,合唱形成動聽的樂章正是各種聲音在磨合中達成的。其次,團隊成員之間必須善於與他人合作,在長期合作的基礎上才能達到心靈與感覺的默契。這樣一個彼此交融配合的過程,大學生們在合唱過程之中體會到什麼是擔當與責任。團隊之中不可能每個人都成為獨唱演員,但他們每個人作為一分子代表團隊參與音樂活動是不可或缺的。

現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任何人都不能離開社會群體獨立“打天下”,長期的合唱音樂熏陶,不僅僅是音樂素質的磨合,同時也是團隊精神和集體主義培養的過程。合唱藝術本身也由追求聲音的和諧,深化到追求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和諧最后達成整個社會的和諧。

之四:音樂中蘊含著尊重、秩序和禮儀,在音樂素質教學中不斷地讓大學生去遵循這些規則和要求,就是讓他們在生活中遵規守矩、崇尚儀式感,在潤物細無聲中完成全程育人的目標。

音樂素質教育中要強化儀式感、敬畏感的教育。目前,無論音樂會在豪華劇院裡還是在學校的音樂廳, 音樂會禮儀的有失規范比比皆是。有人將這種現象和隨意闖紅燈、公共場合喧嘩、隨手扔垃圾,嘲諷為當下中國缺失的“現代文明”。

這種說法雖夸大其詞,但到音樂廳欣賞音樂會,不單純是一種娛樂活動,也是陶冶性情和培養社會禮儀的實踐,所以在音樂素質教育中,我們堅持把音樂會禮儀譬如規范著裝、預先熟悉曲目、准時入場、安靜傾聽不得制造噪音、不使用閃光燈拍照、按照音樂節點鼓掌、安靜有序地退場等從習慣養成上去正確引導和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大家把尊重演出、遵守規矩、崇尚禮儀變成常態,摒棄那些不文明、不可取的行為習慣。

近期,一些年輕人在成都地鐵站逃票事件受到不少網民譴責,逃票現象的出現亦是規則意識缺失的一種表現。當代青年人思想開放、崇尚自由,但自由不是法外之地,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因此加強青年人的規則意識教育,是“課程思政”的應有之義。

在音樂素質課程教學過程中,通過以上教學探索,不斷地挖掘思政教育的資源,讓“課程思政”中思政教育的目標落在實處。

(作者單位:溫州城市大學)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年第7期)

(責編:任一林、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