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新時代治國理政的科學思維方法

劉明芝

2018年06月26日08:17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新時代治國理政的科學思維方法

思維方法是指人們為了實現特定的思維目的所憑借的途徑、手段或辦法,是思維過程中所運用的工具和手段。科學的思維方式或思維方法有助於人們真實客觀地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在指導實踐的過程中會取得事半功倍的預期效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蘊含著豐富的思維方法,深入學習研究這些思維方法,可以幫助廣大黨員干部用馬克思主義科學思維方法思考問題、指導實踐,對於深入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1.與底線思維相聯系的“問題意識”緊扣中國國情,堅持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唯物論

世界統一於物質,一切要從實際出發,是唯物主義觀察與分析問題的出發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代中國最大的客觀實際,就是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我們認識當下、規劃未來、制定政策、推進事業的客觀基點,不能脫離這個基點。他還指出,任何超越現實、超越階段而急於求成的傾向都要努力避免,任何落后於實際、無視深刻變化著的客觀事實而因循守舊、固步自封的觀念和做法都要堅決糾正。

習近平總書記從唯物主義的世界觀與方法論立場出發,遵循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立足“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注重調查研究,堅持問題導向。黨的十八大以來所提出的一系列引領社會新發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說明,無論是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保障“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順利實現,還是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應經濟新常態、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等,都“是從我國發展現實需要中得出來的,從人民群眾的熱切期待中得出來的,也是為推動解決我們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

強烈的問題意識、鮮明的實踐導向,表明習近平總書記始終不忘馬克思主義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理論品格,思維方式緊貼中國大地的客觀實際,根系黨情、國情、世情、民情,對中國的國情有著透徹的把握,特別是對馬克思主義唯物論思想有著透徹的理解和運用,注重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思維方法解決問題,從而使中國深化改革的步伐蹄疾步穩,碩果累累。底線思維要求有危機意識,凡事要從壞處准備,積極應對,爭取最好結果。習近平總書記把脈中國實際,從中國現實問題出發解決中國問題,把唯物論、底線思維、問題意識有機統一起來。

2.與戰略思維相統一的“四個自信”提振了中華民族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與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指出,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道路自信是對方向和命運的自信。社會主義是中國人民的歷史選擇。堅持道路自信就是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必由之路的信念。

理論自信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性、正確性的自信,是發自內心地堅定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正確性、真理性的信念,並認可、認同與踐行這一理論。

制度自信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制度優勢自信。歷史與實踐証明,在中國別無其他制度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最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最能保証各項事業順利進行的制度體系。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隻有堅定制度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才能繼續發展和完善,才能沿著正確的軌道前進。

文化自信就是要增強黨和人民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歷史自豪感,不斷進行文化傳承,認同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制度的選擇提供內在動力與智力支持,振奮與激發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精神與勇氣。

“四個自信”極具戰略眼光。通過“四個自信”,講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為世界提供中國方案,向世界昭示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機活力及魅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長期實踐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完全有信心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四個自信”蘊含的獨特思維方法與視角,堅定了中國人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增強了中華民族的民族自豪感。

3.與辯証思維相一致的“統籌兼顧”與“突出重點”的思維方法,把馬克思主義辯証法的運用與發展推向深入

回答時代課題、為大眾謀利益是馬克思主義的價值追求,也是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所在。但是,馬克思主義在運用、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時代主題與實際情況會有很大的差異。當今國際形勢的復雜多變,經濟全球化快速發展,綜合國力競爭的日趨激烈,使中國改革開放遇到的困難與面臨的問題前所未有。中國要想在激烈的國際競爭與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中佔有一席之地,實現新的更大發展,就必須進行宏觀上的思考,堅持科學的思維方式。

對此,習近平總書記不斷強調要“積極面對和化解前進中遇到的矛盾”“既要注重總體謀劃,又要注重牽住‘牛鼻子’”“既要講兩點論,又要講重點論”,要“不斷增強辯証思維能力”。他還指出,在中國當領導人,必須在把情況搞清楚的基礎上,統籌兼顧、綜合平衡,突出重點、帶動全局,有的時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時候又要以小帶大、小中見大,形象地說,就是要十個指頭彈鋼琴。

在治國理政中,習近平總書記牢牢地把握“統籌兼顧”與“突出重點”的辯証思維方式,不斷強化“四個全面”不是單打一,而是一個有機統一體,要統籌兼顧、綜合平衡,突出重點、帶動全局的觀點。習近平總書記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先手”落子在精准扶貧上,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放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把全面從嚴治黨緊緊擰住“關鍵少數”,這些建立在貼近實際基礎上的統籌全面及把握重點的思維方式與做法,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善於運用馬克思主義辯証思維解決實際問題,使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現實中變得有用而管用,在現實中煥發了生機。

4.與創新思維為一體的“盯責任主體,抓‘關鍵少數’”等系統完整的改革方法論,繼承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聯系發展觀

在面對全面深化改革過程中遇到的險灘,習近平總書記善於創新與思考,反復強調“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加強各項改革關聯性、系統性、可行性研究”“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改革能突破過去認為不可能突破的關口,能解決多年來想解決但一直沒有很好解決的問題,堅持正確的方法論是關鍵的一環。

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科學思維方法新就新在能創新性地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從抓“關鍵少數”到強化督查、試點探路、改革協同,一系列鮮活的重要論述勾勒出一套系統而完整的改革方法論。包括:盯責任主體,抓“關鍵少數”﹔強化督查問責,提高解決問題實效﹔大膽實踐,抓好各項改革試點﹔加強改革協同,發揮整體效應,等等。其中以“盯責任主體,抓‘關鍵少數’”的思想最為突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是抓改革的關鍵,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來抓,不僅親自抓、帶頭干,還要勇於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做到重要改革親自部署、重大方案親自把關、關鍵環節親自協調、落實情況親自督察,扑下身子,狠抓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統整體的改革方法,有力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証明了馬克思主義哲學聯系發展的思維方式在中國大地的強大生命力。

5.與唯物史觀密切聯系的“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繼承發展了歷史唯物主義的群眾觀

唯物史觀認為,生產力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人民群眾是生產力中的主導因素,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對創造歷史起決定作用。

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以人民為中心”執政思維。他強調,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學習和掌握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緊緊依靠人民推進改革。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要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推進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唯有如此改革才能大有作為。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群眾思想主要表現為:人民至上﹔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和歷史首創精神﹔主張拜人民為師、向人民學習﹔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全面從嚴治黨、密切黨群關系等。

6.與歷史思維緊密聯系的總結歷史經驗、分析歷史規律做法,展示了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的生機與活力使中國道路越走越寬

注重總結歷史經驗、研究歷史規律,注重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從歷史中汲取營養中指導現實開辟未來,貫穿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始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了解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的來龍去脈,汲取我們黨和國家的歷史經驗,正確了解黨和國家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這對正確認識黨情、國情十分必要,對開創未來也十分必要。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歷史雖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但人可以從歷史中總結規律、認識規律,利用規律為人類造福,學習歷史就是了解和掌握其中包含的歷史規律,以史為鑒、知古鑒今。我們黨和國家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豐富經驗,對於我們在把握歷史的必然規律中肩負起實現中國夢的時代使命,對於研究深化改革中遇到的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和指導價值。同時,歷史、現實、未來之間相互承接著、延續著、發展著,描繪出人類社會發展的美麗畫卷。

習近平總書記不僅倡導向歷史學習,還強調歷史、現實、未來的有機統一。“歷史、現實、未來是相通的。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未來的歷史。”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的關系上,他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証統一,是根植於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堅定“四個自信”,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重溫黨史國史得出的必然結論。黨的十九大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對我國發展歷史方位的新定位,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的活力,續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篇章。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哲理韻味濃厚,語言朴實、貼切入耳,富有中國特色,創造性地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開創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使中國社會發生了歷史性變革。應當說,當今中國國泰民安,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日益凸顯在世界舞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旗幟高高飄揚。

(作者:劉明芝,系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責編:任一林、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