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發展

章忠民

2018年06月25日16:29    來源:行政管理改革

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基點,縱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來龍去脈,我們清楚地看到其深厚的內在邏輯、歷史必然與現實呼喚,既勾勒出中華民族救亡求索與科學社會主義道路指引的歷史際會,又折射出中華民族富強征程與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接力前行,同時還盡顯中華民族復興新時代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互生共融。

一、中華民族救亡求索與科學社會主義道路指引的歷史際會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中華文明不僅偉岸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同時也為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曾幾何時,中華文明歷史發展的車輪緩慢下來、停滯下來,閉關鎖國、夜郎自大的氣息彌漫在九州大地。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日本軍國主義侵華,南京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西方列強用侵略的鐵蹄打開了中國國門,使得中國一步步淪為它們的半殖民地,中華文明從世界文明的高峰跌至谷底,中華民族面臨著亡國滅種的威脅,到了最危急的時候。但是,從遭受列強侵略的第一天起,中華優秀兒女便奮起反抗、發憤圖強,不同社會集團和政治派別相繼嘗試了種種救亡圖存的做法,於是便有了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等一系列救國方案及其活動,但均告失敗。直至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終於推翻了數千年的封建專制統治,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仍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中華民族的危亡態勢。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經過新文化運動洗禮的“五四”一代中華兒女當中,一些先進分子率先覺悟,接過了這個偉大的思想武器。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在上海興業路76號的石庫門樓房中,在嘉興南湖的游船上,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中華民族終於迎來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從此,中國人民救亡圖存的運動找到了明確的方向,那就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走社會主義的道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這個開天辟地的時間點,就是中國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起點。

是中華民族的救亡圖存尋找到科學社會主義,還是科學社會主義在東方尋找到其歷史民族,其實辯証地來看,這是互相的尋找,是互為因果。一方面,中華民族爭取民族解放、國家獨立、人民自由的強烈願望,驅使她迫切尋找一種偉大的思想、偉大的道路作為導引。於是,通過十月革命,我們找到了自己的偉大導師——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找到了自己的道路——科學社會主義。的確,這期間充滿了太多的偶然性,我們可以假設如果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沒有在中國掀起巨大反響,如果陳獨秀李大釗等先驅沒有對馬克思主義熱忱學習宣傳,如果青年毛澤東沒有恰好讀到《共產黨宣言》文本而服膺馬克思主義,甚至於我們還可以假設如果沒有共產國際代表馬林憑借豐富斗爭經驗而果斷提議黨的一大轉移至嘉興南湖紅船上等等,那麼,也許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和發展,直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這整個歷史進程就要曲折漫長得多。但是另一方面,盡管上述偶然因素影響著國人對道路的尋找,我們終究可以明確地說,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通過《共產黨宣言》,通過十月革命,已經向人類撒播下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種子,這個種子在古老的東方國度裡找到了契合的土壤,這個真理在中華的志士仁人中找到了現實的主體,由此,科學理論的力量就必然化作中國偉大的革命實踐。所以,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辟,其中有著科學社會主義自身發展的內在理路,也是中華民族苦苦探尋救亡圖存偉大斗爭的內在需要,歷史發展的規律性將二者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這是我們解碼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偉大勝利,解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蓬勃發展的邏輯,解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所在。

二、中華民族富強征程與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接力前行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闡明科學社會主義是指引人類實現自我解放的普遍真理,但是到了中國這個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形態,如何把普遍真理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就成了擺在中國共產黨人面前的巨大挑戰,由此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程,探尋與發展科學社會主義的中國版本。

第一,要把科學社會主義關於革命的性質、任務的基本界定本土化、民族化,從理論上解決一個東方國家如何奪取政權的難題。要破除思想固著和理論教條,從實際出發科學對待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經典理論,充分了解把握中國的發展階段、階級格局、時政態勢等情況,找出革命的現實力量,即由無產階級(經過共產黨)領導農民和其他革命階級,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第二,要解決在中國進行革命的具體路徑與方法,把科學理論化作黨的正確的政策和策略,化作具體鮮活的實踐,實現大眾化、現實化。尤其是將工人運動、城市工作和農村土地革命相結合,革命的重點是要深入反動統治比較薄弱的農村,發動農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進行紅色割據,走農村包圍城市的正確道路。第三,要協調好中國革命與世界革命、中國共產黨與共產國際及蘇聯“老大哥”的關系,這裡面有一個非常艱巨的組織任務,就是如何既服從共產國際的統一指揮和領導,又能夠針對中國現實、殘酷、復雜的革命斗爭的實際情況,發揮中國共產黨的主體作用,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具體制定出適合我們中國特殊的文化傳統、特殊的歷史發展、中華民族特殊的結構這“三特”的中國道路。

1949年之后,由於當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圍堵封鎖,以及后來中蘇論戰直至中蘇友好關系的破裂,加之中國自身基礎條件限制和主觀認識的不足,使得中國在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后所進行的社會主義建設進程十分艱辛。一方面,我們完成了社會主義工業體系的基本布局和建設,形成了一支具有初步工業化素質能力的勞動者大軍,然而另一方面,在改善和提高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方面面臨著重大的挑戰和難題。“文革”結束后,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果斷將我們黨的工作重心從以階級斗爭為綱,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樣一種偉大的轉折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指引中國人民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我們成功地進行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直至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成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不斷深入,意味著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的改革開放新的實踐相結合,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成功,它改寫了科學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彰顯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它體現出,社會主義除了首先作為摧枯拉朽的巨大革命力量,除了對舊的、腐朽的社會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等的破壞性,社會主義更意味著通過提高生產力、完善生產關系,然后建立配置資源有效的體制機制,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從而,社會主義可以釋放出比資本主義制度更加強大的一種生產力和生產力水平,在創造文化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方面真正超越資本主義。

三、歷史整體性視野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脈動

黨的十九大最大的成果,就是提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整體透視,新思想的提出既是對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積極理論回應,也是對新時代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態勢、人民群眾對於美好生活的訴求、中國所具有的新的歷史和時代定位的精准把握。新思想的提出,更是為完成中國共產黨人在新時代新的歷史使命、新的偉大征程,提供了堅強有力的行動指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憑空產生的,其內在的邏輯線索,就是追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在完成了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的基礎上,實現中華民族的強起來﹔其世界歷史尺度上的邏輯進程,就是邁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新步伐,就是要在《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年以來、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100年以來、中國共產黨成立96年以來的基礎上,拉開了新的偉大斗爭的序幕。因此,我們必須從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原則來透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邏輯架構與步伐:就是要在歷史整體性視野當中,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傳承脈動﹔就是要在空間整體性視野當中,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空間交互聯動﹔就是要在理論整體性視野當中,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有機活力﹔就是要在實踐整體性視野當中,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矛盾張力。

第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邏輯最強勁的歷史脈動,就是中華民族救亡圖存、奮發圖強的心跡。上下五千年中華文明的輝煌燦爛及其對人類歷史發展的偉大貢獻,構成了中華民族偉大的歷史記憶與自信、自強的普遍精神,它一次又一次地支撐著我們的中華民族走過艱難險阻,戰勝內外敵人,這種偉大的歷史記憶與普遍精神是中華民族永葆強勁歷史脈動的重要歷史動因。近代以來,西方列強的侵略使得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苦難深淵,由此形成了中華民族最為痛苦的歷史記憶,卻也由此愈加淬煉出中華民族百折不撓、寧死不屈的偉大抗爭精神,“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斗爭失敗再斗爭再失敗直至勝利”,中華民族開啟了一個多世紀救亡圖存探尋真理的漫漫心路歷程與反抗侵略浴血奮戰的曲折實踐歷程。中國人民尋找到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真理並使其中國化,最終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正是有著這樣的一個偉大的歷史前提,並在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之時形成了現實性的歷史原點。這個原點上的正確選擇,是與中國民族自身的生死存亡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由此所生發出的歷史脈動是那麼的鏗鏘有力,是那麼的感人肺腑,是那麼的真真切切,自鴉片戰爭以來飽受苦難的中國人民終於踏上了一條偉大、光榮、正確的道路,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隻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富裕中國,隻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強大中國,中華民族的復興事業沿著這條道路不斷趨於實現。第二,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經歷了三個30年,不同的歷史時期演繹出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改革開放三大歷史脈動,最終匯聚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勁的時代旋律。革命戰爭年代,中國共產黨人開創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飛躍,產生了毛澤東思想,著手解決“挨打”問題,完成了“建國論”,最終建立了新中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屹立在了世界的東方。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人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二次飛躍,產生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一脈相承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著手解決“挨餓”問題,完成了“富國論”,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提高了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而今天,以習近平總書記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立足於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新發展,要在徹底解決“挨打”、“挨餓”問題的基礎上,全力以赴去解決“挨罵”的問題,要譜寫中國社會主義壯麗發展的新篇章,開啟了“強國論”。第三,新思想奏響了新時代偉大歷史脈動的高歌,它既是偉大的中華文明幾千年文明發展的歷史回響,又是鴉片戰爭以來的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抗爭的精神綿延,更是中華民族邁向民富國強復興局面的前進號角。這一偉大的歷史脈動,既有中華民族歷經燦爛輝煌、衰落危機又重新振奮的歷史記憶、普遍精神,又由此上升為一種鮮活的思想活力,落實到我們偉大的民族銘記過去、奮戰當下的實踐步伐,同時還是我們展望前途、開拓進取的未來起點。

四、空間整體性視野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聯動

從馬克思主義整體性原則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又要由淺入深、由表及裡地層層遞進,設定好其空間坐標。第一,就是要梳理好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的執政黨,如何設定一國范圍內治國理政的空間坐標。中國共產黨要統攬全局、協調各方,領導整個國家團結一致奔向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領導整個社會協調有序奔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領導全體人民全面發展奔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因而,需要有機地鏈接好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國家、社會與個人之間的有機統一關系,各司其職,充分發揮出空間坐標的定向、定位、協調功能。第二,從更大的空間視域來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空間坐標,就是要有效地協調好中國與世界的地域空間關系。解決國內問題,需要有世界眼光,解決國際問題,也需要立足於我們的國情,我們要下好國內國際的“一盤棋”。在當今信息化時代,世界已經儼然成為一個地球村,用這種眼光把握中國與世界的地域空間,我們就必須要注重中國與世界雙向的聯動反應、輻射效應。我們既要看到世界經濟、政治、文化、軍事、外交等形勢的變化給國內所造成的種種影響,更要看到我們國內五位一體治國理政的實踐和做法對我們外交格局、友鄰關系的影響。當今中國的一舉一動,都給世界各國帶來聯動輻射,架構好中國與世界整體,與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的互惠、共贏、共榮的互動關系,以獲取中華民族發展的有利國際空間。第三,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空間坐標來看,要使中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就要跳出中國僅僅作為直接當事方的狹隘事務范圍,中國參與、協調、處理全球范圍內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各種關系,尤其是利益關系。我們要牢記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始終與發展中國家站在一邊,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及外交等方面力所能及的幫助和支持,為我們扎實有效地推進一帶一路的建設打下扎實有效的基礎,同時還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既要迅速發展社會經濟,又要保持自身國家獨立的路徑借鑒。並且,同樣重要的是,我國繼2010年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實體之后,隨著近年來綜合國力進一步提升,我們作為新興經濟體和最為強勁的發展中國家,我們需要處理好與發達國家之間的相互關系,特別是要處理好與發達國家的利益博弈關系。在當今國際舞台中,我們要站穩我們的腳跟,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強國,更應注重文化軟實力的建設,話語權威的打造,並積極地參與國際經濟、貿易、金融、文化乃至於軍事外交等規則的制定與維護,發出中國聲音,展現中國力量。我們在扎實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的偉大過程中,應當積極、系統、全面地探索,以中國方案、中國經驗、中國力量、中國智慧,幫助全球治理擺脫現有的“三失”困境:失序、失靈、失效,積極引領全球化發展的正確方向,有效抵制消解各種各樣的“逆全球化”思潮和舉動,與世界熱愛和平的國家和人民重新構建全球治理的新體系、新秩序,為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我們新的應有貢獻,讓古老的中華文明煥發新的青春活力。由此成為助推全球經濟復蘇與發展的最大貢獻者、全球治理新秩序新格局的建構者和引領新型全球化正確發展方向的領導者。第四,世界歷史的車輪邁入21世紀以來,國際的局勢風雲變幻,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格局又發生了新的變化。由於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兩大陣營的對峙態勢不復存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落入低谷。然而,隨著21世紀以來資本主義社會危機新的積累和爆發,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勁有力的發展與之形成鮮明反差,世界人民愈來愈重新燃起了對社會主義美好社會的希望和信心。如果說積弱積貧的中國為了救亡圖存尋找到馬列主義,發現了“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這一偉大的真理,那麼今天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所面臨的局勢同樣有一條偉大的真理,它正在昭示著人們隻有扎實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才能救社會主義”,即引領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為人類對於更為美好的社會制度的追求提供中國方案。

引領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是我們在扎實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同時,應具有國際的擔當,勇敢地推進國際主義的擔當。如果說十月革命以后蘇聯面臨著一個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的實踐的重大抉擇,並通過列寧、斯大林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人的偉大創舉,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初步地解決了這個難題(盡管留下了不少遺憾和缺陷,但是它為中國共產黨提供了可供參考、借鑒的寶貴經驗),那麼,當今的中國同樣也亟待思考,我們在扎實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進程中,如何回應那些想要選擇走社會主義道路、想要學習中國發展道路的人們?我們需要提供思想理論的幫助和實踐的支持,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從低谷中走出來並逐步地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為21世紀科學社會主義的蓬勃發展,提供我們應有的幫助並做出應有貢獻。

五、實踐整體性視野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張力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一種鮮活實踐,還具有實踐的整體性,就是要完整系統地把握我黨從成立之初就一以貫之地在共產主義最高綱領之下,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奮斗的革命實踐的邏輯步伐,在此基礎上深化認識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理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實踐指向。發掘提煉這種實踐整體性,需要處理好以下幾組對立統一關系。

第一,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就必須要通過偉大斗爭,必須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的事業為基礎,以中國共產黨從嚴治黨偉大工程為保証,因此,要協調好“四個偉大”之間的整體關系,找出這種整體性的內在貫穿線索。對此,習近平同志指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成果,也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繼續”,他用偉大的“社會革命”這個主題關鍵詞作為了整體性的統攝范疇。第二,在偉大的社會革命當中,首先進行的當然是批判、否定、破壞性的工作,但我們就要協調好批判與積極建構之間的關系。在今天,我們仍然要保有批判的武器,批判歪曲詆毀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各種錯誤思潮,並且要保有武器的批判,批判腐敗黑惡勢力、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和暴力恐怖勢力等的內部威脅,批判國際上侵犯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顛覆破壞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種種圖謀和行動。但與此同時,我們進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要以實干苦干為要,要在“四個全面”實踐當中做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頂層設計和制度體系建構,扎緊制度的籠子,有效抵御風險。第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是發展實踐事業本身的內在動力。從馬克思主義整體性原則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繼承並在更高層次上確証了、包含了歷史上的既有實踐成果,也就是說,辯証地揚棄了它們。同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真理性最終將會在兩個百年目標實現,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中得以充分體現。所以我們要在“四個偉大”的實踐新步伐中,要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國防和軍隊、“一國兩制”和祖國統一、外交、黨建等各個方面的實踐推進中,不斷確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身,把它推向前進,走向更新時代的更豐富形態。

六、理論整體性視野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活力

從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原則來透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邏輯架構與步伐,解碼新時代,最終要求我們將歷史整體性、空間整體性、實踐整體性統攝於理論整體性之中,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真諦。

第一,通過加強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形態研究,構建呈現出習近平新思想完整的思想理論體系,揭示出理論內涵並構建完整的邏輯架構,以完成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發展任務,以完成中國共產黨誕生以來所形成的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全部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總結任務,由此完成國際共產主義運動170年以來一脈相承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體系的提升任務。緊緊把握理論整體性,才能辯証地、歷史地、現實地看待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一個整體,梳理其內在的有機整體組成部分,把生發的具體的歷史發展與現實作用聯系起來加以考察,也就是對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全部精神和整個思想體系,對於它的每一個部分、每一個原理,我們都要歷史地、普遍聯系地加以考察,考察它產生的歷史背景、思想傳承、實踐指向。第二,提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整體性,就要系統地總結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問題意識和主題線索:鄧小平提出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我們要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問題﹔江澤民沿著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思路,並由其提出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胡錦濤根據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了新形勢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習近平總結近四十年的改革開放歷程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實踐,明確地提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按照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辯証法原理來說,改革開放以來這種問題的世代流變,就蘊含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深層邏輯,需要我們提煉總結。第三,我們要系統完整地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還應當從社會主義500年歷史發展的全貌來看待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深刻領會它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把馬克思主義本土化、民族化、大眾化、時代化,它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又一次飛躍,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制度、文化的最新發展,並由此組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整體。

從馬克思主義整體性原則看,黨的十九大的勝利召開迎來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間與空間有機結合、理論與實踐統一發展的美好新時代,新思想在這種結合和統一當中展現出生命活力,必將引領中華民族解決新矛盾而完成新使命、新征程,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等總體創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通首尾的一根紅線,就是共產黨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幾近百年奮斗,終於找到了一條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偉大革命、建設、改革實踐相結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它符合社會歷史發展規律、中國文化歷史條件和當代中國各族人民要求。深入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時間整體性、空間整體性、理論整體性和實踐整體性,既是我們深刻領會貫徹黨的十九大所提出來的黨的思想政策方針路線與政策的有效路徑與方法,也是我們不斷推進和發展完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原則與重要視角。

七、中華民族復興的新時代共融互生人類命運共同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煉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找到了中華民族凝心聚力的最大公約數,鼓舞起了13億中華兒女發憤圖強的志氣和開拓進取的勇氣,並由此帶動著中國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外交等各方面事業。特別是圍繞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時代命題,從理論和實踐兩個維度進行了全面而又深入的探索與創新,取得了新的舉世矚目的成就,使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進了新時代,也使得科學社會主義走向新一個更高的階段。

第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善於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引領全黨全國人民,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圍繞中國的治國理政,圍繞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以目標為導向,以問題意識為抓手,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並由此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在這個科學理論體系當中,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總目標,科學界定“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任務,推進“四個全面”偉大戰略布局,堅持“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貫徹五大發展理念。從黨的十八大到黨的十九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社會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獲得了全體共產黨員和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同和支持。中國在對外交往方面,例如進行大國外交、處理鄰國關系、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解決國際爭端等方面,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運用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確立起中國負責任的大國、強國的外交形象。第二,在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的重大問題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堅持、堅信與發展、創新相互結合在一起,不走老路、邪路而要走正路,堅持走社會主義的康庄正道,同時又能與時俱進,然后不斷地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實踐,有效地推進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新發展、新成果、新境界,最終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並以“五個是”、“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基本方略”有機地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如果說毛澤東思想以“建國論”解決了挨打問題,鄧小平理論以“富國論”解決了挨餓問題,那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以“強國論”解決了挨罵問題,它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最新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最新發展,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行動指南,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在當今理論與實踐當中最鮮活的體現。也可以說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行動指南,是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發展新階段的相互結合的產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大的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第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理念,並賦予這一偉大理念實現的載體、平台和路徑。其一,十月革命以后,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都面臨所謂“一國建成”與“世界革命”之間的矛盾張力。蘇聯在一國建設成就的基礎上極大推動和鼓舞了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然而也留下了大國沙文主義、霸權主義的敗筆與困境。而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枝獨秀,我們同樣也面臨著“韜光養晦”與“有所作為”的張力,我們甚至還要處理好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相互關系,尤其是在當今世界已經形成一個“地球村”的情況下,如何探索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新出路?習近平同志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面對著這種挑戰和難題做出的有針對性的回答。其二,在搞好自身社會主義的實踐和理論建設之后,要向全世界有力地展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要有力地回應來自資本主義的攻擊,就必須要提出自己的完整、系統、有說服力的理論,並加以具體的實踐。所以,“人類命運共同體”也由此應運而生,隨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提出以及初步實施,包括與之相匹配的“一帶一路”等倡議和實踐的有效推進,愈來愈使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道路、制度、文化全面地展現在世界面前,為世界各國尤其是第三世界國家,既要迅速發展又能夠堅持獨立自主進行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新的選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既展示出漢語版的科學社會主義無窮的理論和實踐魅力,又給世界人民對更為美好的社會制度的追求提供了中國方案。其三,中華文明曾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今天我們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勝利,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基礎之上,會一如既往地為世界各國的發展,為人類文明的健康、可持續的發展發揮引領作用。中國的發展,為世界各國的發展提供了“搭便車”“搭快車”的良好機遇,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也同時成為各國蓬勃發展、共同進步的世界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也因而就會成為21世紀科學社會主義蓬勃發展的象征與引領。

(責編:孫爽、謝磊)
相關專題
· 《行政管理改革》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