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樹群
2018年05月21日10:22 來源:陝西日報
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並指出:“對待科學的理論必須有科學的態度。”馬克思主義指引中國成功走上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康庄大道。中國共產黨人作為馬克思主義的忠誠信奉者、堅定實踐者,正在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而執著努力。
我們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用鮮活豐富的當代中國實踐來推動馬克思主義發展,用寬廣視野吸收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堅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斷超越自己,在開放中博採眾長、不斷完善自己,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開辟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境界。
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新時代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
馬克思有一句名言:“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隻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他創建了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為人類指明了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飛躍的途徑,為人民指明了實現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我們對待科學的理論,必須有科學的態度。恩格斯說:“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同時,科學社會主義也絕不是一成不變的教條。
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是教條,而是行動指南,必須隨著實踐的變化而發展。一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就是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們的后繼者們不斷根據時代、實踐、認識發展而發展的歷史,是不斷吸收人類歷史上一切優秀思想文化成果豐富自己的歷史。因此,馬克思主義能夠不斷探索時代發展提出的新課題、回應人類社會面臨的新挑戰。
中國共產黨誕生后,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改革開放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在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新時代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全方位、開創性歷史成就,發生深層次、根本性歷史變革,中華民族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隻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隻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社會主義並沒有定於一尊、一成不變的套路,隻有把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同本國具體實際、歷史文化傳統、時代要求緊密結合起來,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才能把藍圖變為美好現實。
學精悟透用好馬克思主義這個看家本領
1938年,毛澤東同志指出:“如果我們黨有一百個至二百個系統地而不是零碎地、實際地而不是空洞地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同志,就會大大地提高我們黨的戰斗力量。”回顧黨的奮斗歷程可以發現,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歷經艱難困苦而不斷發展壯大,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黨始終重視思想建黨、理論強黨。
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博大精深、常學常新。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領導13億多人的社會主義大國,我們黨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要在全黨營造善於學習、勇於實踐的濃厚氛圍,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推動建設學習大國。我們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把馬克思主義這個看家本領學精悟透用好,全面增強執政本領。
當前,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治國理政考驗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我們要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就必須不斷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運用科學理論指導我們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決重大問題的能力,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來思考把握未來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不斷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和共產主義理想。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提出要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堅守人民立場、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人民民主、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人與自然關系、世界歷史、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等多個方面的思想。要堅持和運用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關於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等原理,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群眾觀、階級觀、發展觀、矛盾觀,真正把馬克思主義這個看家本領學精悟透用好。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仍然要學習馬克思,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不斷從中汲取科學智慧和理論力量。要更加自覺、更加刻苦地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學習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帶著問題學、聯系實際學,更好地把科學思想理論轉化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物質力量﹔把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當作一種生活習慣、當作一種精神追求,用經典涵養正氣、淬煉思想、升華境界、指導實踐。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理論自覺和文化自信是民族進步的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指出,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理論自覺、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進步的力量﹔價值先進、思想解放,是一個社會活力的來源。
其一,要把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統一起來。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全黨要更加自覺地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堅持實干興邦,始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復興,也同樣一刻不能沒有理論思維。馬克思主義始終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是我們認識世界、把握規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奠定了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的理論基礎。我們要深刻認識實現共產主義是由一個一個階段性目標逐步達成的歷史過程,把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統一起來、同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統一起來,堅守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
其二,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講話和文章科學回答了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治黨治國、內政外交上的深刻思考。這些講話和文章中,精妙的典故信手拈來,廣博的引用貫通古今。從這些用典中,既可以追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源頭活水,又能在古為今用的創造性轉化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馬克思認為,在不同的經濟和社會環境中,人們生產不同的思想和文化,思想文化建設雖然決定於經濟基礎,但又對經濟基礎發生反作用。先進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眾掌握,就會轉化為強大的物質力量﹔反之,落后的、錯誤的觀念如果不破除,就會成為社會發展進步的桎梏。我們要立足中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提高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平、文明素養,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作者為陝西師范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相關專題 |
· 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