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以馬克思主義時代觀分析“新時代”的階段性特征

王向明 王孟秋

2018年05月15日10:12    來源:前線網--《前線》雜志

原標題:以馬克思主義時代觀分析“新時代”的階段性特征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這是一個全新的重大歷史判斷,對於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同時,黨的十九大也明確指出,我國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並沒有變。這就提出了一個必須廓清的重要理論命題:在基本國情並未改變的前提下應該如何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個新時代到底“新”在哪裡?

馬克思主義時代觀的科學內涵

如何審時度勢、正確地認識和分析時代問題,是馬克思主義研究的重要任務。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們為后人正確認識時代問題提供了一整套基於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方法,提出要從分析時代性質、時代特征、時代主題、時代任務等多方面來界定不同時代的劃分。特別是列寧提出的關於“大時代”與“小時代”的辨析方法,為我們更加清晰地分析時代問題進一步指明了研究方向。

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指出:“大體說來,亞細亞的、古希臘羅馬的、封建的和現代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可以看做是經濟的社會形態演進的幾個時代。”這是馬克思充分運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辯証關系原理來認識人類社會發展問題作出的時代劃分,由此構成了馬克思主義時代觀的主體內容。這種劃分方法主要是基於社會形態的變遷,而社會形態的演變又是一個比較漫長的歷史過程。馬克思從大的社會形態上闡述其對時代的理解,顯然,這裡的時代必然屬於“大時代”的范疇。

列寧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時代觀。進入20世紀以后,世界出現了資本主義社會與社會主義社會兩大社會形態“並立”的現象。同時還出現了自由資本主義階段向帝國主義階段轉變﹔社會主義革命階段向社會主義建設階段轉變等階段性的變化。面對復雜的歷史現象,列寧在探討時代問題時一方面繼承了馬克思運用社會形態劃分“大時代”的分析方法,另一方面則創新性地提出了“大時代”與“小時代”相結合的分析方法。列寧在《打著別人的旗幟》一文中,對於如何界定不同時代的轉變,首先運用了唯物史觀的“大時代”分析方法。列寧指出:“隻有首先分析從一個時代轉變到另一個時代的客觀條件,才能理解我們面前發生的各種重大歷史事件。這裡談的是大的歷史時代。”列寧認為,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由資本主義社會變化為社會主義社會,就是因為時代的客觀條件發生了根本變化,也就是“大的歷史時代”的變遷。但是,對於已經進入社會主義這一“大的歷史時代”中的具體國家在具體的發展階段的具體情況,列寧又強調:“隻有了解了某一時代的基本特征,才能在這一基礎上去考慮這個國家或那個國家的更具體的特點。”這裡的“某一時代”實際上就是相對於“大時代”的“小時代”,就是要具體地分析社會主義發展中具體的階段性特征,並進行正確的理論概括。十月革命后,蘇維埃俄國從實施“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到“新經濟政策”的轉變,都是在俄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大時代后,對俄國社會所處歷史方位的正確判斷,才使得布爾什維克黨能夠制定各階段正確的策略,指導革命和建設取得巨大成就。

要正確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科學命題,首先就要理解“大時代”和“小時代”的辯証關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特別是1956年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完成,標志著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時代。這是從根本的社會形態上來劃分的,屬於“大時代”的歷史范疇。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又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過程,其間又必然因為生產力發展水平等社會因素的變化而經過幾個不同的發展階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階段之一,因而是相對於社會主義社會這個“大時代”的一個“小時代”。這是第一層的大小時代的對應關系。

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過程中,必然會由於社會的發展變化而出現具體的階段性發展。這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又成為了一個“大時代”。這一過程又經歷了具有鮮明特征的不同發展階段,譬如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前的近30年,是毛澤東同志領導中國人民“站起來”的階段﹔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黨的十八大召開前的30多年,則是中國人民實現“富起來”的歷史階段。這些都屬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大時代中的“小時代”。這是第二層的大小時代的對應關系。

正是從“大時代”與“小時代”的辯証關系入手,我們才能深刻領會黨的十九大一方面宣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同時又強調,新時代並“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這就邏輯地說明了作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大時代”雖然沒有改變,但作為具體的歷史的“小時代”已經進入了“強起來”的新階段,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按照黨的十九大對“新時代”的闡述,我國將於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2050年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與鄧小平同志當年設想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從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到全面實現現代化至少100年的時間基本吻合。這表明,我們今天的“強起來”的新時代是經歷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歷史階段的下一個“小時代”,也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大時代”裡的最后一個“小時代”。

正確把握“新時代”的階段性特征

以馬克思主義時代觀分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命題,就必須進一步了解“新時代”的階段性特征,即“新時代”“新”在何處?

第一,“新時代”新在迎來了發展的嶄新歷史起點。歷史發展的每一個新階段都是由前一個或前幾個發展階段積累的結果為新的出發點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30年,毛澤東同志帶領全黨全國人民進行了大規模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建立了比較齊全的現代化工業體系,發展了“兩彈一星”等尖端科學技術,實現了中華民族在精神上、政治上、經濟上等方方面面“站起來”的奮斗目標。其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深化對內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使我國經濟社會以及人民群眾生活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歷史性地實現了中華民族“富起來”的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勵精圖治,“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目前,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已經達到80萬億元,對世界經濟貢獻率超過30%,總體上實現了小康,中華民族將實現在“富起來”基礎上的“強起來”,迎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這是一個全新的歷史起點,它具有起點高、基礎牢、站位穩等以前各階段所不具備的新特征,開啟了一個新的偉大時代。

第二,“新時代”新在明確了發展的全新奮斗目標。“新時代”奮斗目標新在制定了分兩步走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戰略步驟。這一新步驟可以簡言之為“提前了、升級了”。所謂“提前了”,就是把原來規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提前到了2035年。所謂“升級了”,就是在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實現現代化。這體現在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對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文字表述上,將原來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修訂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將“美麗”首次納入黨的奮斗目標,表明“新時代”不僅要有更高的經濟發展水平,更要注重高質量、高效益的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第三,“新時代”新在中國已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近代以來的世界現代化道路不外乎有兩條,一條是以獨立自主、和平發展、互利共贏為特征的現代化道路﹔一條是以干涉別國內政、損人利己為特征的現代化道路。而中國正是前者的主要創立者和代表者。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強起來”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越來越彰顯出其優越性。中國始終堅持從實際國情出發、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走出了一條具有自己特點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有足夠的自信向世界宣示:中國的發展之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的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問題研究”(項目批准號:11JJD710009)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王向明,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王孟秋,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前線》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