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軍
2018年05月02日16:2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為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由中宣部理論局、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聯合制作5集通俗理論對話節目《馬克思是對的》,近期在中央電視台播出以來,在社會引發強烈反響,獲得各方好評。這場別開生面的大眾理論“公開課”,全景式展現出馬克思的人生歷程,完成了一次當代青年“對話馬克思”的致敬之旅,讓人們用一種全新的方式重溫馬克思的光輝足跡、感受偉人的人格魅力、感知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
應該說,如何讓理論教育既有“深度”更有“溫度”,是加強馬克思主義學習要解決好的重要課題。不可否認,一些部門在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時,往往採取傳統照本宣科“滿堂灌”的模式,顯得枯燥單調“冷冰冰”。在一些人看來,馬克思經典名著成了艱澀難懂的“大部頭”。尤其是一些青年學生,對接受馬克思主義教育吸引力不強,導致一些年輕人對馬克思了解不多,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存在一知半解、模糊認識。如何適應時代的要求,讓馬克思主義教育更有“溫度”、更加持續“熱”起來,對改進理論教育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正因如此,這次《馬克思是對的》節目,通過《你好,馬克思》《洞悉世界的眼睛》《不朽的〈資本論〉》《解放全人類的胸懷》《千年思想家》5集專題的介紹,組織專家學者、青年教師、在校學生等老中青三代參與,圍繞 “馬克思為什麼是對的”“馬克思主義在當代有怎樣的重大價值”等理論問題開展精彩問答。整個節目浸潤著理想情懷,洋溢出青春氣息,從人們最熟悉的社會現象、最困惑的理論問題出發,找准理論教育與廣大群眾的結合點,用生動的形式、新鮮的視角、誠懇的態度、理性的分析,積極回應當下人們所關切的馬克思主義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通過採取喜聞樂見的形式,既有故事講述、又有經典朗誦,既有教授分析、還有互動問答,使深奧的理論變得通俗易懂、引人深思,讓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在群眾中入腦入心。
可見,加強理論教育不能滿足於從理論到理論,而要注重從實際出發,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時代要求,結合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結合廣大群眾的思想實際,把理論教育融入到新時代改革發展的偉大實踐中,讓廣大群眾感受到偉人的親近、感受到經典的親切。《馬克思是對的》堅持從當前群眾最關注的問題出發,貼近時代、貼近實踐、貼近基層,既從整體上全面把握,又抓住重點問題進行集中教育闡釋,使理論教育正面回應社會生活中的熱點、關切改革發展中的難點、關注人們所思所想的焦點,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核心要義來教育群眾、凝聚群眾、引領群眾,從而達到深化認識、形成共識的目的。實踐証明,隻有把理論教育之樹植根於廣大群眾的土壤中,對接群眾的需求來豐富理論教育的內容、充實理論的觀點,才能使理論教育更加富有成效。
馬克思有一句名言:“理論一經掌握群眾,就會變成物質力量”。《馬克思是對的》創新了理論教育的傳播方式,為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提供了新平台,讓人們對馬克思主義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不僅知道“是什麼”,還理解“為什麼”﹔不僅了解“怎麼看”,更懂得“怎麼干”,從而更加堅定馬克思主義立場,切實增強“四個自信”。尤其是通過歷史與現實的對話、理論與實踐的融合,讓人們更加自覺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使理論教育轉化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磅礡力量。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