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緊扣高質量發展要求 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

羅 文

2018年04月16日09:48    來源:《求是》

原標題:緊扣高質量發展要求 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

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鮮明特征。高質量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以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為原則的發展。先進制造業是制造業中創新最活躍、成果最豐富的領域,也是價值鏈上高利潤、高附加值的領域。在制造強國建設進程中,必須緊扣高質量發展要求,將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作為戰略性任務來推進,努力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

一、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先進制造業既包括新技術催生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也包括利用先進適用技術、工藝、流程、材料、管理等改造提升后的傳統產業。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是實現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抓手,是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重要途徑,也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支撐。中國制造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關鍵是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

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是實現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抓手。先進制造業具有技術先進、知識密集、附加值大、成長性好、帶動性強等特征。有研究表明,美國先進制造業領域年人均產出是非先進制造業領域的2倍,每個先進制造業崗位可帶動供應鏈上3.5個工作崗位。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進入新常態,支撐制造業快速增長的成本優勢日益弱化,能源資源和環境約束不斷趨緊,傳統粗放型發展模式難以為繼,經濟發展必須更多依靠技術進步和勞動者素質提高,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提高先進產能比例,能夠推進制造業向價值鏈中高端躍升,促進發展模式向綠色集約方向轉型,實現發展方式的根本性轉變。

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是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重要途徑。我國制造業領域的結構性矛盾主要表現在低端供給過剩和高端供給不足。在一些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的同時,大量關鍵裝備、核心技術、高端產品還不能滿足需求。供給結構還不適應需求的新變化,產業整體處於價值鏈中低端。比如,近年來我國消費者到海外購買電飯煲等產品,這些產品國內完全能夠生產而且產量還很大。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關鍵是我們的產品在質量與品牌上與國外高端產品仍有較大差距。先進制造業不僅體現為產品技術上的先進,也體現為先進的生產模式和管理方式。發展先進制造業,能夠強化創新的引領作用,優化要素配置,提升質量品牌附加值,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家強,經濟體系必須強。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歷史經驗表明,大國經濟必須依靠實體經濟,而實體經濟的核心是制造業。制造業從低端逐步向中高端升級邁進,是支撐大國經濟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根本力量。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能夠促進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更好順應現代化發展潮流和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為實現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生活、參與國際競爭和保障國防安全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二、准確把握我國先進制造業發展的新形勢

當前,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我國先進制造業發展環境更趨復雜,需要科學分析和准確把握新的形勢。

我國先進制造業發展取得積極進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制造業穩步提升,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特別是制造強國戰略實施以來,在全社會重視制造業、關心制造業的氛圍下,先進制造業發展取得積極進展。創新成果不斷涌現,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大型飛機、新材料、移動通信等領域取得一批標志性成果,制造業創新已從跟跑為主,進入跟跑在加快、並跑在增多、領跑在涌現的新階段。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力度不斷加大,產品技術、工藝裝備、能效環保水平全面提高﹔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的“三品”戰略深入實施,質量品牌效益明顯改善。制造業生產模式深刻變革,智能制造深入推進,各行業服務型制造快速發展。智能手機、無人機、移動支付等基於現代信息技術的新業態新模式快速成長,涌現出一批有活力、有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2017年,我國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4%,快於規模以上工業6.8個百分點﹔電子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速分別達13.8%和10.7%,合計拉動整個工業增長3.2個百分點。

我國先進制造業發展面臨難得歷史機遇。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正在帶動群體性技術突破,新的商業組織形態和商業模式層出不窮。特別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柔性制造、網絡制造、智能制造日益成為全球制造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以智能制造為例,據初步統計,我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智能化改造前后對比,生產效率平均提升30%以上,運營成本平均降低20%左右。我國是制造業大國,也是互聯網大國,擁有完備的產業體系、堅實的制造基礎和吸收新技術的巨大國內市場,在新興科技和產業領域已取得一定突破,具有抓住這次科技和產業革命機遇的有利條件。面對歷史機遇,必須順勢而為、前瞻部署,加強戰略謀劃和統籌協調,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制造業深度融合,促進先進制造業快速健康發展。

培育和發展先進制造業任重道遠。應當看到,與建設制造強國的要求相比,與發達國家的發展水平相比,我國培育和發展先進制造業的任務相當艱巨。一方面,制造業創新體系不健全,工業基礎還有大量短板,企業普遍存在研發投入低、創新能力不強的問題﹔產品檔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企業全球化經營能力不足﹔先進制造業發展環境亟待優化,企業綜合成本負擔較重,高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短缺﹔資金“脫實向虛”的傾向比較突出。另一方面,先進制造業領域的國際競爭更趨激烈。國際金融危機后,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紛紛實施“再工業化”戰略,持續加力推動本國制造業發展。無論是美國突出創新優勢的“先進制造”,德國突出智能制造的“工業4.0”,還是英國強調“制造業+服務業”的“高價值制造”,以及日本以大數據為主的“下一代制造”,著力點雖不盡相同,但核心都是通過發展先進制造業,搶佔產業發展制高點。國外跨國公司也在積極利用全球化的生產網絡和組織模式,以核心技術和專業服務牢牢掌控價值鏈高端環節,我國先進制造業發展面臨被“低端鎖定”的風險。

三、凝神聚力加快推進先進制造業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振興制造業特別是先進制造業,短期看是實現經濟良性循環的關鍵,長期看是國家經濟命脈。要將發展先進制造業作為長期堅持的戰略任務,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實施“中國制造2025”為抓手,強化創新驅動、改革推動、融合帶動,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快實現我國制造業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跨越。

抓住一個關鍵。創新是先進制造業的主引擎,也是實現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要以先進技術的產業化應用為導向,推動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政策鏈相互支撐,形成高效立體的制造業創新體系。當前,要突出抓好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面向行業關鍵共性技術,解決行業反映突出的專用設備、材料、工藝等共性問題,跨越科技成果工程化、產業化的“死亡之谷”。按照聚焦戰略性、引領性、基礎性的要求,加強對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領域總體布局,明確共性技術研發定位,抓好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機制建設,提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輻射帶動能力,強化基於自我造血循環發展的商業模式創新,形成細分領域明確、區域競爭合作、上下銜接發展的建設格局。

落實兩條思路。推進先進制造業發展,要堅持做強增量和調優存量並舉。一方面,做大做強新興產業。突出抓好大飛機、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集成電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車、5G等重點領域創新突破。加強規劃和政策引導,對新技術新業態採取鼓勵創新、包容審慎的監管模式。在夯實基礎、掌握核心技術上下功夫,推動重大技術突破和關聯技術升級,打造一批新興產業集群和龍頭企業。另一方面,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沒有落后的產業,隻有落后的技術。要充分運用好、發揮好傳統產業的比較優勢,引導企業積極開發新產品,不斷提高產品性能,持續改進生產工藝,實現優質制造,更好地適應和引領消費需求。以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為重心,支持企業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大力發展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雲制造,促進形成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型供給能力。

推動三大變革。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是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的根本要求。以質量變革為核心,著力優化產業供給結構。著力提升要素投入質量,全面提升產品供給質量,穩步提高產業發展質量,促進我國制造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引導先進制造業重大生產力布局,高質量建設“中國制造2025”國家級示范區,加快建設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以效率變革為目標,著力轉變產業發展方式。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培育發展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服務型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加快土地、資金、能源等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強化數據、信息、知識等新要素支撐,降低實體經濟運營成本。以動力變革為重點,著力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建立健全國家制造業創新體系,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部署資金鏈,促進科技創新成果真正落實到產業發展上。

強化四個保障。強化市場保障,實施負面清單制度,建立透明公正的市場准入制度,完善行業標准體系,推動壟斷行業有序開放,促進市場主體平等競爭、優勝劣汰。強化資金保障,創新投融資機制,更好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杠杆作用,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拓寬先進制造業融資渠道,形成促進先進制造業發展的合力。強化人才保障,健全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加強技術技能人才和企業家隊伍建設,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和先進制造卓越工程師培訓計劃,吸引海內外制造業人才特別是領軍人才投身先進制造業發展。強化服務保障,深化“放管服”改革,鞏固和擴大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成果,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大力促進產業政策與財政、貨幣、區域等政策的協調配合,切實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作者: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

(責編:任一林、謝磊)
相關專題
· 重要評論
· 《求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