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到:

讓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胡軍

2018年04月12日14:2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隻會越開越大!”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的演講,打響了中國改革開放再出發“發令槍”,向世界展現了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堅定決心和信心,為新時代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指明了方向,給亞洲和世界發展方向的時代之問以有力回答。

應該說,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我國改革開放40年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蓬勃發展,創造社會財富的活力競相迸發,經濟實力、綜合國力、人民生活水平上了大台階。如今的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世界主要國家中名列前茅,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地位,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百分之三十,成為引領世界發展的“火車頭”。正是這場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改革開放,使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潮流,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迎來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實踐証明,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隻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這是歷史得出的結論。

進入新時代,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成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在助力世界經濟發展中發揮了“強引擎”和“穩定器”的作用。為進一步推動發展,深化與世界互動,給世界帶來新的機遇,中國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得到世界普遍認同和廣泛支持。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自提出以來“朋友圈”越來越大,表明中國不是關起門來自己發展,而是讓世界其他國家搭上中國發展的“快車”和“便車”。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的變革,提出了互信、包容、合作、共贏的中國主張,貢獻了全方位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改革開放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

當今世界,由於經濟全球化與信息化深入發展,世界變得越來越“小”,不僅是一個“地球村”,也是一種“命運共同體”。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擁有全部的資源、生產全部的產品,也不可能獨善其身、單打獨斗,和平、發展、合作、開放、變革、創新是世界的潮流,那些逆全球化、單邊主義、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終將淘汰。正是基於把握歷史規律、認清世界大勢,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宣布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四項重大舉措,並表示這些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會盡快落地,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這不僅造福於13億中國人民,也惠及世界各國人民未來的發展,必將進一步促進國際貿易投資的自由化、便利化,推動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

改革未有窮期,開放永無止境。習近平主席這次“博鰲演講”,向世界宣示中國將實施更加積極主動、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拓展新的開放領域和空間,體現了堅定維護國際經濟秩序、引領經濟全球化、有力抵制貿易保護主義、著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責任和擔當,不僅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創造必要條件,而且為共創和平、安寧、繁榮、開放、美麗的亞洲和世界注入強大動力。

(責編:任一林、謝磊)
相關專題
· 網評精粹
· 干越白丁文集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