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學者專欄

向著太陽走去 陳裡的越域人生

王爽

2018年03月21日15:1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標題:向著太陽走去 陳裡的越域人生

  本刊記者 王爽

  他敢於迎接時代的變革,敢於放開自我去嘗試更多新的角色和機遇,這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精神。在微博剛剛興起的年代,他敢於實名認証,並成為最早“微博問政”的官員之一。他體恤百姓憂樂,救助弱勢群體,誠懇與網民對話,在官與民中真正架起相互溝通和理解的橋梁。他也成為領導干部中,第一個粉絲逾千萬的“微博大V”。

  《中華英才》半月刊刊登版式

  人物介紹

  陳裡:1958年生,河南鎮平人,管理學博士,碩士生導師,三農、社會學學者,微博大V,新媒體專家。歷任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辦公室副主任、黨組秘書、宣教處處長、高級法官,陝西省公安廳紀委書記、督察長、副廳長,中國法學會理事,陝西省法學會副會長,中央政法委政法綜治信息中心主任。現任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政法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

  在我所採訪的官員中,陳裡是獨特的,這種感受無關地位高低,卻是一種經歷,一種及由骨子裡的悲憫之心而衍生出的勇氣、良知和行動。可以說,在10余個小時的對話裡,他帶給我的感動,遠遠超出了我的預期。

  第一次見面,陳裡推給我一大摞書,高到足可以遮擋住我的視線,書都是他寫的,最多的主題是關於“三農”問題和社會管理創新。雖然,他是“三農”問題研究專家,也是管理學博士,但業余時間,做如此多的思考與總結,卻也是情懷使然。他送了我一本《城市致命危險中的生存法則》,讓我意外的是,竟是他編的,“很好奇吧,這本書無學術價值,也無經濟利益,只是覺得,這些‘生活小事’,卻也是百姓生命中‘天大的事’。”

  看得出,他對普通民眾有著天然的悲憫之情。40歲之前,陳裡基本不笑,他說,生活太苦了,沒有資格笑,但情懷也並非都源於他所經歷過的苦難人生,在經年的生活中,年輕時的所思所想,也漸漸沉澱為感同身受的理解。在陝西公安廳當了7年副廳長,他的上訪接待率與解決率高達100%,錦旗挂滿了辦公室,他說,“群眾在哪,我們的工作就要在哪”。所以,常聽老百姓評價陳裡,“是一個知道人間冷暖的官員”。

  在互聯網上,陳裡是絕對的“微博大V”,2700多萬的粉絲量,暗示著他在互聯網某種程度的“呼風喚雨”。四川一位農婦,丈夫高位截癱十余年,帶著兩個孩子艱難度日,常年靠賣蘆柑為生。因山大溝深,信息不暢,大量蘆柑滯銷,無奈在互聯網發出求救。陳裡了解情況后,在自己微博做了轉發,最后,蘆柑一度供不應求﹔新浪微博公益粉絲節,原計劃征集100份禮品送給弱勢群體的陳裡,一天時間便收到網友5000余份愛心禮品……這都是小事,但卻是看得見的影響力。

  陳裡喜歡互聯網開放的空間下,那些自由的表達,也正因如此,他總會不由自主地被卷入輿論的漩渦,而這一切,都源於他的“愛管閑事”。創立“待用公益”、自費邀請農民工吃飯,助力華山萬人滯留事件的及時解決,解救輕生母子……哪一個都非其職責所轄,但哪一個又都事關生存與生命,他坦言,“總是無法讓自己置身事外。”

  “矛盾永遠存在,所以,沒有什麼終極目的,有的,只是進步。”他覺得顧准的這句話,很有道理。

  身處發展與矛盾並存的年代,他不甘於隻做一個保守的管理者,他敢於迎接時代的變革,敢於放開自我去嘗試更多新的角色和機遇,這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精神。在微博剛剛興起的年代,他敢於實名認証,並成為最早“微博問政”的官員之一,也是領導干部中,第一個粉絲逾千萬的大V。

  “我只是微博上一隻打鳴的公雞,沒有其他特點,就是很勤奮。”說得輕鬆,做得不易。繁忙的工作后,他依然能夠堅持每天利用業余時間,在網上筆耕不輟,誠懇地與網民對話。他的微博大多關注基層民生,體貼百姓憂樂,正能量十足。所以,能夠獲得體制內外的廣泛認可。

  陳裡的微博連續6年獲得人民網統計的“年度十大微博人物”,並在新浪“十大公職人員微博”中排名第一。各大主流媒體從不同角度解讀陳裡,求是雜志社內參還曾以《“陳裡現象”為啥這麼熱》為題進行分析。在調任北京工作后,他更加關注網絡輿情工作,經常受邀到全國各地講授“新形勢下如何做好網絡輿情的引導和處置。”同時,作為北京大學、中國社科院和中國政法大學的兼職教授,他也將自己的思考和經驗,全部傾囊傳遞給年輕學者。

  接受採訪時,陳裡即將退休,他說,“這不過是身體退出自己的工作崗位,但價值並沒有退出這個社會。”他為自己制定了很多退休后的規劃,幾乎都與公益相關。

  越是了解陳裡,越常常模糊於他的身份,就像崔永元評價的陳裡,有時像慈善志願者,有時像街道居委會主任,有時像輔佐將帥的軍師……這種“幻覺”會讓人覺得他是一個“另類”,但很多人又相信“眼下是另類,以后是常類”,這大抵也是網民對官員的某種期待。畢竟,總要有人,用自己的先知先覺,去引導精神的方向。

  2016年,陳裡與吳敬璉、屠呦呦等一同入選《時代微影:中國角色》油畫作品集,無疑,在油畫家看來,角色陳裡,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價值。

  此時的窗外,夜燈如蛇,蜿蜒向前,晚風在都市的高空中飄搖而過,留下身后喧囂紅火的塵世,在這個慣常以金錢來衡量存在的商業時代,還有像陳裡這樣以身相許的理想主義者,是那麼的難能可貴。曾看到,他手機頁面的簽名寫著:向著太陽走去。

  突然想起一個細節,採訪結束,陳裡把我送上出租車,車走了很遠,他才離開,那份禮貌的目送,是素養,也是謙卑,讓人記憶深刻。其實,人生不就是在這樣的迎來送往中,走近,又走遠麼,而每一段際遇,就如同一段展開的人生畫卷,其苦難、喜樂交疊混然,最終成為生命的記憶。

  文字有一個極大的好處,它是水平和無限的,它永遠不會到達某個地方,但有時候,會經過我們的心靈!記錄一個時代的陳裡,當是我們的責任!

  陳裡的大民生

  永不缺失的民生情懷

  “讓中國農民更有尊嚴的生活”

  “老百姓需要我們的時候,能找到我們,老百姓有困難的時候,希望我們能和他們在一起”

  一位農民,向五保戶借了5元錢,錢還沒還,五保戶就去世了,農民將5元錢全部買了冥幣,一張張燒盡在五保戶的墳前,這位農民就是陳裡的父親。幾十年后,陳裡帶著兒子去吃烤串,算錯賬,少付了5元錢,第二天去還錢,攤主卻回老家割麥子了,爺倆數次前往,直到麥收后攤主出現,還了錢。

  故事不復雜,卻打動了我,這不僅是關於仁義和信用的故事,更是一個中國家庭,對於美德、信仰的傳承。

  採訪完陳裡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在想一個問題,一個前半生掙扎在苦難中,后半生成就在輝煌裡的人,是如何能夠在時光的流轉中,不失本色,且始終心懷感恩和悲憫情懷的,在這兩則故事裡,我似乎找到了答案,那是血脈中流淌的一種素養,是本性中的一種精神,無關貧富,抹不掉,也忘不了。

  2012年5月27號,陳裡在西安鼓樓廣場的“同盛祥”,請農民工及家屬吃飯

  陳裡出生在秦嶺南麓伏牛山區的一個小山村,在他的記憶裡,家鄉是一個“地無三分平、路無一裡直”的貧瘠地方。80年代通路、90年代通電,祖祖輩輩少有上學的孩子,對他而言,那種貧窮不僅是物質上的貧困,更是精神上的貧瘠。

  兄弟姐妹7個,陳裡排行老大,隨著父母的先后離世,沉重的家庭壓力,讓他過早地體會到了生活的艱難。長期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他比任何人都深知農民的不易,“時常的淒惶和絕望,我都深深品嘗過”,所以即使在當了公安廳長后,他的內心深處,也依舊為農民飽有著大片溫情。

  “我就是從農民家庭走出來的,上了學,進了城,當了領導,但我的褲管依然沾著泥巴味”,這是陳裡在很多場合常講的一句話,他覺得,他與農民始終是一體的。

  不向命運屈服

  1971年,干了27年臨時稅務官的父親,由於所謂的家庭歷史原因,被清退回農村。此時的陳裡,正在讀初中。

  “我記得,父親穿著母親的棉襖,帶著一大卷上訪卷紙,一路要飯,一路寫大字報,一直從鄉上寫到省城,才最終得以平反。”父親的命運,讓陳裡對讀書改變命運的渴望,愈加強烈。

  “你可能都不會相信,我們深處閉塞的大山中,班裡竟有全國每個省的一份報紙,我覺得班主任老師特別了不起,他只是一個中專生,但卻為我們打開了心靈的窗戶。”良好的學習氛圍,讓陳裡如魚得水,並開始逐漸顯露才華。班級的板報,他來操刀,還利用業余時間,創作完成了人生第一部小說《宋老七》。當別人還不太會唱歌的時候,他已經向縣文化館投稿自己作詞作曲的音樂作品。

  才華並沒有為他鋪就光明之路,初中畢業后,因家庭成分問題及由的政治迫害,陳裡被剝奪了上高中的權利。為能繼續讀書,他被迫選擇了養蠶的職業高中。可世事難料,一年后,職業高中被取消,他再次失學。一般人處於如此境地,多會選擇老老實實在家務農,可陳裡不甘心。看著他對讀書的強烈渴望,父親四處求人,最后翻山越嶺,在40裡外的他鄉,找到了可以插班就讀的高中。

  為吃一口飽飯,他都要受盡委屈,在常年的飢寒碌碌中,他完成高中學業。此時,展翅高飛的夢想,的確只是一個夢想,但他依然能夠成為希望。

  “鈴聲一響,你們就交卷,隻有這個孩子,什麼時候寫完,什麼時候交!”監考老師手指的這個孩子,正是陳裡。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在似乎看得見的未來,河南省鎮平縣二龍公社的108位考生正在准備迎接希望的曙光。

  “考場很大,我報考的是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很多同學交了白卷。”40年前的場景,陳裡歷歷在目,“在中斷十幾年的高考后,老師巴不得所有的孩子都考上,突然看到一個能用五線譜做題,且從頭寫到尾的孩子,她大概也是很珍惜吧。”陳裡平靜的講述中,依稀帶著某種感動,他說,一直希望能夠找到這個老師,當面和她說聲“謝謝”。

  就像世界上的很多戲劇,你看懂了開頭,卻往往猜不中結尾。

  通過了上海音樂學院的文化課考試,陳裡開始准備去襄樊參加面試。借了20元錢,連火車都沒見過的他,第一次坐上了火車。因為不知火車中途會一站站的停車,遂在火車第一次停站時,就錯下了車。“客運列車一天隻有一趟,車走了,天還沒亮,我就站在那,一直哭到中午。”一位老大爺看陳裡可憐,幫他攔了一輛拉煤的火車,帶他到了襄樊。

  沖進考場時,已是下午4點,復試全部結束,“那種絕望,無法言表。我把帶去的創作作品,全部給了一個我看著順眼的孩子,然后轉身而去。走出數百米后,我不甘心,二次返回教室,卻發現隻有他,靜靜地站在那,看著我的作品默默流淚。他說‘替我惋惜’。他家是右派,和我有過一樣的人生坎坷。”那份偶遇的惺惺相惜,成了那個年代彌足珍貴的一份溫暖。

  37年后的一天,新浪微博開設了“說說高考那些事”話題,陳裡把這段往事發在了微博上,熱心的網友居然在湖北找到了這個男孩,並提供了手機號碼。陳裡和他通話后,知道了這個男孩當年考上了農機校,后來當了地區的政法委副書記,這也讓網友們很感慨,37年前兩個懷揣音樂夢的男孩,在37年后還能奮戰在一個系統,可謂殊途同歸。網友還打趣陳裡,“中國少了一個音樂家,卻多了一個愛民的廳長。”所以,他們強烈要求,兩位一起帶著網友,相聚在37年前復試的考場,並回首改革開放37年的民生國情。講到這,陳裡很感慨命運的多變,也感恩時代的給予和國家的培養。

  當年的陳裡是真愛音樂。為學音樂,他借書抄寫的譜子,幾個大箱子都裝不下。當民辦教師,一個月隻有4.5元的工資,他借錢花58元買了一把小提琴,“山裡人都沒見過這個東西,每天下午我就在河邊拉琴,鄉裡開會沒有國歌,就讓我到喇叭前拉一曲。”至今提及,陳裡的口氣中,依然流露著小小的得意。

  高中畢業后,由於家庭原因,他不能上學、不能入團、不能被招工,還被送進愚公隊,和三個地主兒子一起搶收、搶種、修路、修水庫。每天中午別人休息,他卻跑到2公裡外的山洞裡唱歌,“那是一種心靈的釋放”。他說自己就像長在狼牙山的一顆種子,鳥沒吃,卻壓了一塊巨石,所以要很堅韌,很頑強。在農村,邊勞動邊學音樂,被家人視為不務正業。但音樂,其實早已成為他苦難生活的光亮。

  從小對音樂無師自通,14歲那一年,聶耳成了他的偶像,他期待有一天也能譜出驚世曲目,而如今……走出教室的陳裡,看著丹江的粼粼波光,突然淚流滿面。那一刻,他似乎已經預知,自己的音樂夢想將就此被埋葬。

  彼時,改革開放的春風在中國大地吹開,但春天的故事,卻沒有讓這個無限進取的青年走上光明之路,接踵而來的5年,陳裡在不斷的高考中,嘗試命運的轉機,卻屢戰屢敗,“有一年我高考,英語考了南陽地區第二名,原本可以破格錄取,但莫名其妙的是,歷史試卷遺失,考分最終為零。”后來,他被一個師范專科學校錄取。陳裡輕輕搖了搖頭,空氣凝滯了片刻,那也是他對那個時代表達的一種無奈。

  罪是他受的,但他卻不曾抱怨,更沒有自暴自棄,他豪情萬丈地說,“唯一能與蒼穹比闊的,就是精神”,他牢記著馬克思的箴言,“自暴自棄,是一條永遠腐蝕和啃噬著心靈的毒蛇,它吸走心靈的新鮮血液,並在其中注入厭世和絕望的毒汁。”所以,他在一次次的絕望中自覺地重燃著生命之火。

  改革開放之初,新疆急需人才,隨后的陳裡,帶著一箱子書和滿腔的熱情奔赴邊疆支教。苦難可以觸及人性的深度,但沒有一個人的人生是刻意追求苦難的,或許,比之更重要的,是面對苦難的態度。在新疆教課,宿舍四人一個房間,晚上不能開燈讀書,大冬天,陳裡在零下20度的雪地中,借著雪的光亮學習英語,“上有月亮下有雪,渾身穿上所有家當,還要不停運動,太冷了。但我讀的是專科,要考研究生,外語幾乎零起點,我隻能這樣學。”

  正是胸中不滅的斗志,最終讓他如願以償,1987年,陳裡考取西北大學中文系研究生,他的命運也在這一次的轉機中開始重生……

  當我試圖給這部分寫下結尾時,詩人食指的《熱愛生命》突然浮現腦中,那文字裡飽含的勇氣和堅韌,一如陳裡無畏的人生:

  “我流浪兒般地赤著雙腳走來,深感途程上頑石棱角的堅硬,再加上那一簌簌攔路的荊棘,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但我有著向命運挑戰的個性,雖是屢經挫敗,我決不輕從。我能頑強地活著,活到現在,就在於:相信未來,熱愛生命。”

  投身“三農”研究的公安廳長

  對“三農”問題,陳裡早有深入思考。1990年,碩士畢業后的陳裡,被分配至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工作,這讓他接觸到了很多形形色色的案件,其中尤以農民犯罪案,最讓他關注。

  “2000年以后,陝西的農民犯罪一直在80%多的高位徘徊,成為全部刑事犯罪中最大的群體,這將直接影響農村的和諧穩定。”陳裡看到了基層農民生活的艱辛,“一個孝子到城裡做小生意,因三輪車多次被城管收繳,而與城管發生爭執,在撕扯過程中,意外刺傷城管,並導致死亡﹔兩個曾以撿破爛為業的農民,為了弄點錢吃飯,把一個撿破爛的人給殺了……”這些極端案例,讓陳裡開始聚焦“農民犯罪”,並下決心挖出其中的“病灶”。他調查發現,農民犯罪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還是經濟壓力,“隻有通過政策和制度才能調整。”這也是陳裡最終選擇農業與農村社會專業的根本原因。

  2012年5月的一個晚上,陳裡在微博上發出邀約:想請幾名農民工兄弟吃飯,“這是我研究‘三農’工作搞的系列訪談的一部分。”

  據參加飯局的建筑工人王林安回憶,“陳廳長通知我一起吃飯,感覺像中了彩票……本來應該早一點過去的……那麼大個官,還等我們等了那麼久。”當他走進房間,陳裡主動迎上來跟他握手,“我的衣服一抖就是灰,手也臟得很,我都不好意思握了。”飯桌上,他向陳裡訴說著這些年的不容易。陳裡給王林安倒上自帶的老榆林酒,倆人干了一杯,他還不斷地給王林安夾菜。這頓飯是王林安進城10年吃得最好的一餐,陳裡也是他迄今見過的最大的官。

  原本就不是為了炒作,陳裡請大家不要發微博,就當是朋友聚餐。但農民工覺得是新鮮事,很興奮,還是發到了網上。參加飯局的有水電工、搬運工、擺地攤的……懸殊的地位,讓這頓原本普通的飯局,迅速在網絡掀起軒然大波,有些網民覺得“這個飯局有些作秀”。

  “大家隻關注廳長的身份,卻忽略我教授、博士的身份。其實,大概老百姓會想我不務正業,干嘛跑出來和農民工坐到一起,又不是民政部門的。”說完陳裡自己笑了。其實,那段時間,他被輿論弄的不得安寧,甚至一度關閉了微博,他自問“難道廳長就不能請農民工吃個飯、聊個天了嗎?”他坦言,那段心路歷程,是對心裡承受力的一次極大歷練。后來他宴請的農民工遇到孩子上學等麻煩,打電話把陳裡當作唯一救命稻草,他也是盡力幫著排憂解難的。

  雖然,距離那頓飯的時間已過去5年多了,但一些細節所表現的情懷和作風,至今依然值得思考和比照。

  比如,陳裡提前花800多元購置了一批書,給每個人送了幾本,包括路遙的《人生》、天生沒有四肢的澳大利亞人力克·胡哲的《人生不設限》、加藤嘉一的《致迷惑中的年輕人》等,還給3個一線農民工每人送上一件土家布襯衣,還為農民工的孩子准備了玩具和文具。一位農民工建議吃西安地道的羊肉泡饃,陳裡採納了,訂了鐘鼓樓廣場的老字號“同盛祥”。陳裡主動做到下座,將上座留給農民工,他說,這裡沒有廳長,隻有從大山裡走出來的研究農村問題的陳裡,誰再喊廳長罰誰喝酒。聊天內容都是農民工講自己的故事,也有和陳裡爭論農村土地流轉問題的﹔臨別時,陳裡硬要給大家報銷路費,但沒有人要,因為大家清楚,陳裡是自掏腰包請他們吃飯的……

  俯下身子,和農民工平起平坐,是一個官員發自內心對百姓的體恤和溫情。陳裡嘗過人生能想象的所有的苦,他深知無力的感覺,他也感恩這個時代的賜予。所以,他在回報,希望更多底層的民眾,能夠同樣的努力、堅守,最終獲得命運的改變。

  離開陳裡,農民工章揚走出飯館,他突然覺得,夜色中的鐘鼓樓是那麼的美,“有光的地方,就不怕天黑。”這大概就是一頓飯的力量和希望。

  一位參加飯局的農民工直言:“陳裡把善的力量向上傳播,如果這也算作秀,那麼我情願所有的官員都作一次秀看看,都請老百姓吃餐飯。”《人民日報》也直接發聲,給陳裡鼓勁:“秀”的有價值,並稱“秀”在某種程度上應成為官員的必修課。

  一頓飯,吃出一場世紀大討論,這件事還成了五個省的公務員考題。時至今日,關注民生、幫扶弱勢群體、傳遞正能量,依然是陳裡微博的主題。他呼吁為農民工辦的十件實事,包括制作一張可以全國支付的社保、醫療“一卡通”﹔政府設立農民工辦公室﹔妥善解決農民工隨遷子女入學以及隨地高考問題等十件事,多已落實或推動中。

  作為最早的微博博友,陳裡深知自己作為公職自媒體人的使命,面對各種問題和求助,他能幫解決一個是一個。海南農民工孩子上小學的問題,甘肅見義勇為農民工表彰問題,西安輕生母子的醫療糾紛問題,河南、陝西、山西數名高考孩子加急補身份証問題……一位網友直言,“陳裡的平易近人和包容,很少在我接觸的官員身上看到。”

  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事實上,作為官員的陳裡,早已用實際行動,回應了自己對“群眾路線”的深刻理解。

  感情在血肉裡,尖刀剜不掉。寫到這,特別想對很多質疑者說,永遠不要輕易用自己的價值標准去衡量別人,因為你也許永遠不能體會他心中的某種信念。

  “人性執法是共產黨的根基”

  陳裡始終認為,百姓永遠大於天。

  所以,解決“三農”與城市建設的矛盾,他認為,首先還是要考慮民生。“城市管理、城市建設和民生發生博弈時,一定要以民生為重,一個攤位背后就是一家人,兩筐農產品有時就是農民一季的收入,有的農民進城為了趕早集,守一個晚上,早上再回去,賣出去的,就是孩子一學期的學費。城市管理不能太粗暴,要知道,高樓大廈下面還有民生。”

  要文明執法,教育為主,“大學生掏個鳥蛋,村婦賣個假手槍,農民山上拔個珍貴的花草,這些東西農民並不知道,在這些案件的處理上,普法大於懲戒。如果宣傳做到像知道大熊貓是國寶一樣,老百姓就不會觸犯法律了。底層群眾輕微犯法,要以普法為主,而不是用足法律。我們不能把壞人一網打盡,但我們能做到讓一個好人不受到冤枉。法律有義務保護每一個好人,這是社會公平正義的分界線。”每次陳裡出去講課,講到這的時候,下面都是鴉雀無聲。對於老百姓的不易,他總是有著天然的悲憫之心。

  當年在公安廳搞信訪工作,他就常說,“帶著感情來做群眾工作,中國的事情就解決一半。我們現在的很多問題不是沒有辦法,不是沒有政策,而是在執行的環節,把老百姓的事太不當事。”

  一位農民常年為同村的一個包工頭提供石頭子,一年多了,仍未收到工錢,農民不停地要,包工頭不停地躲。農民急了,跑到其家裡,他不但不給,還一走了之,躲到縣城父親家裡。農民在他家住了一晚后,無奈又追到縣城,結果包工頭一氣之下,拿菜刀砍傷了農民,還以非法入侵民宅為由,將農民起訴至法院。地方公安不作為,導致此案常年不被處理。

  “在中國,你給我說說,有多少非法入侵民宅的官司。農民在一個村,誰去誰家取個東西,就是非法侵入民宅麼?就算非法侵入民宅,你丟東西了麼?沒有是吧。人家為啥在你家住一個晚上?是你欠人家錢,還給人家砍了一刀。你就拿這個,將刑事案件不處理,托住人家,公平麼?這個事情我希望你不要再來,你們回去,重新研究,立案不立案你們自己看,首先把人家欠的錢付了,把醫療費解決了。”上訪接待日,陳裡面對當地負責此案的公安局長,嚴厲質問,也正是這樣親力親為的督察,最終此事得以順利解決。

  “要理解農民,站在他們的立場考慮問題。要先聽聽上訪群眾的訴求是什麼,有些問題並不大,卻在實現自己的權益保護的過程中,增加了很多煩惱。該批評我們工作人員的,就得批評,然后再落實事情,這樣問題基本就解決了。”

  上世紀50年代,有一名警察,處理了一個案件,當事人已經沒事了。領導說,你去和當事人再談談。談完了,當事人回家就自殺了。領導以這位警察工作沒做好為由,將其開除。警察想不明白,自己沒有說不該說的,自殺與自己何干,隨后開始走上長達半個世紀的上訪之路。直至2007年,陳裡在公安廳擔任副廳長時,已是耄耋之人的老者還在上訪。

  讓陳裡心酸的是,遭遇如此不公,老人還堅持讓孫子報考警察學校,因為他熱愛這份職業,“上訪上到沒錢了,坐著拖拉機,拄著拐杖還要去,跑到榆林上訪27次,沒見過一次公安局長。”提及此事,陳裡的憤怒依然不減,“幾年前給平反了,但待遇卻遲遲不給補,沒有天理了。”

  因為上訪接待,陳裡親自找到老人過問此事時,老人卻說,“陳廳長,我27年沒見到局長了,今天見到你了,我一輩子不再上訪了,我終於見到領導了。當年不管真假,已經被平反了,我要的就是一個說法。”老人的話,讓陳裡很感慨。

  “人性執法是共產黨的根基”,后來,陳裡在《陝西日報》上發表了文章《隻有帶著感情才能解決群眾上訪問題》。文章刊發后,報社收到許多讀者來信。時任《陝西日報》政法部主任的冀平坦言,很久沒有遇到一篇文章刊出后,接到如此之多的讀者來信了。后來編輯又把讀者來信編輯了一部分刊發。

  當了7年公安廳副廳長,他的上訪接待率和息訪率高達100%,要知道,這些案件,都是經過幾級政府、公安機關,甚至是法院折騰過的,“要帶著感情,換位思考。為什麼老百姓不厭其煩,寧願妻離子散、荒蕪庄家的花費數年時間到北京上訪,他們不是神經病,要是沒有冤屈,他不能如此,所以,要學會傾聽。”

  直至今日,陳裡的微博每天還會收到大量的求助信息。有一個網友和陳裡訴苦,說“電業局給我們家停電3天了,不給電,也不給水。我知道你不管,但和你說了,中央領導就知道了,就踏實了。”每次聽到這樣的話,陳裡就一陣陣地心酸。

  經常的,天橋上、馬路邊,遇到老人擺小攤賣鞋墊,陳裡總會買上幾雙,“賣幾個可能就是她一天的生活費,我每次買的時候,就會有圍觀的,你隻要買一個,后面就會有第二個,要給他們一個生存的機會。”他多次在給基層官員上課時呼吁,“當我們從弱勢群體身邊走過時,請壓低我們的笑聲,放輕我們的腳步。雖然,我們不能一一救助,但至少能回望一眼,看看這些還生存在貧困線的人,足以說明,你的心是熱的。”

  陳裡最喜歡河南內鄉縣衙中的那副對聯,“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這是他的為官之道,更是為人之道。

  陳裡的大公益

  自覺的愛心,尊嚴的享用

  待用文化:可以改變中國未來的慈善模式

  “富而有愛,貧而有助,待用公益,傳遞愛心。我堅信,隻要心中有愛,總能找到釋放愛的方式,不在此時此地,就在彼時彼地。”

  2010年,微博狂飆崛起,成為中國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第一個全民產品。

  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的陳裡,果斷注冊了微博賬號。他在微博的個人標簽裡,寫下自己的身份:三農,社會學學者,管理學博士。

  而此時,他正擔任陝西省公安廳副廳長,相對於大多數官員“隻看不說”的潛水狀態,陳裡不僅選擇了實名制,且將微博私信向公眾開放。在他看來,這是以誠相待的表現,而淡化職務,也是希望能夠更平等的與民眾溝通。

  微博140字的方寸之間,成為陳裡工作之余的新崗位,隨著與網友互動的頻繁,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向陳裡尋求方寸之外的幫助。正如媒體觀察家胡泳所言,“媒體在中國的政治生態,從來都不只是一種表達工具,更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人們習慣了把媒體視作政府的某種組成部分,把媒體當成了青天。”

  而對於陳裡而言,這顯然已超出了他的職責范圍,但越是接近真實的生命個體,他的心便愈加不安,貧窮、無助、掙扎、絕望……,他看到的是一個繁榮時代背后的危機和陰影。他多麼希望,即使在最灰暗的時光裡,他們也能夠有一絲重新開始的勇氣,而他願意盡其所能,做那顆點亮生命之光的人。

  理解的基礎是感受,當一個人能夠感受別人時,心就會變軟。軟,絕不是脆弱,而是韌性。隨后的4年多時間,他默默地做了太多的善意之舉,那份給予的溫暖所綻放的力量,正是最真實的市井人性,而真實,自有萬鈞之力。

  “待用快餐”誕生:

  大眾慈善真正意義的覺醒

  2013年4月12日夜,陳裡在高速行駛的列車上連發三條微博,中心意思是呼吁國內快餐店和民眾,能夠為一些殘疾人、老年貧困者、流浪兒童等,提供“待用盒飯”。

  “待用快餐”就是在快餐店提前購買一兩份快餐寄存於店裡,提供給有需要的困難群體,這個創意還是陳裡從歐洲的“牆上的咖啡”中獲得的啟示。“道家講‘三生萬物’,我也希望這個‘三’能喚起‘萬民’。”此時,陳裡的微博粉絲是1800萬。

  在陳裡的內心深處,一直認為,凡是發自靈魂深處的善念,就一定會得到很好的傳播。事實正如他所期待,倡議迅速得到眾多網友的響應和支持,台灣人高文麟首先以實際行動作出回應,他是西安“御上文化廚房”餐飲店的老板,他承諾,每天提供5份快餐“待用”,這也是全國第一家實行“待用快餐”的餐廳。

  陳裡在李記鹵肉刀削面認購100份“待用快餐”

  作為發起者和倡導者的陳裡,也在用自己的行動,給予響應商家以支持和鼓勵。在“待用快餐”啟動的第一年,他堅持每天認購一份,河南的一個響應餐館的老板至今還記得,陳裡過去指導時,不僅當場認購,還當即捐款3000元。北京有幾家待用快餐館開業時,陳裡還帶著朋友去捧場,並捐助了500元。而這些,甚少有人知道。與此同時,“待用快餐”的社會效益,也在逐步顯現。

  浙江華味客快餐廳老板王永華是個資深義工,在網上看到“待用快餐”形式后,覺得非常好,速決定在自己店裡推行。活動啟動當日,王永華帶頭認捐了20份,后廚員工立刻響應認捐了10份。看到商家的善舉,在店裡就餐的兩個小朋友分別認捐了10份。截至當晚,市民共認捐152份……如此被感召的事情,全國的很多餐廳都在發生著。

  就在“待用快餐”啟動當年的9月5日晚,佛山黃岐公園珠江邊上,一位流浪漢跳下3米高的河堤,將一名妙齡女子救上河岸,這個見義勇為的流浪漢坦言,自己是佛山一家餐館“待用快餐”的受益者之一,是餐館老板娘的善舉感染了他。

  在被稱為“史上最難的就業季”,一位家境貧寒,很久沒能找到工作的畢業生,正是因為提供的“待用快餐”,熬過了最艱難的日子。在找到工作后的第一時間,這位學生給陳裡寫了一封深情的信:“是‘待用快餐’在我最困難的時候,幫助了我,更重要的是,那份溫暖讓我覺得自己必須要努力,這樣才能有機會做出回報。我隻想和您說聲謝謝。我曾是待用的受益者,但在今后,我就是待用的踐行者。”這位學生,還將自己無助時寫的日記,發給了陳裡,那如泣如訴的文字中,都是對生活的絕望,“看到他的郵件,我慶幸自己發起了這個行動,才讓這個有心的孩子,在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得到了關懷。”

  在“待用快餐”的志願者團隊中,有位叫龐學鬆的志願者,他現在是“我愛貴州美食網”的CEO,也是“待用”貴州志願者執行團隊的帶頭人。當年16歲的他,在大雨的夜晚,飢寒交迫的站在一家餐館門口,看著燃燒的爐火和桌上的酒菜,他能做的,只是用舌頭濕潤干裂的嘴唇。突然,老板走出來,告訴他,裡面的客人讓他進去。客人什麼都沒說,讓老板給他煮了一大碗粉湯,還倒了一杯白酒給他暖身。20多年過去了,那碗粉湯的溫度早已融入了他的血液,揮之不去。自那時起,他堅定地走上了公益之路,他覺得,公益就應該有更好的模式,有更及時的效應,就像有人需要吃飯,就直接有一碗飯給他,而‘待用快餐’正是一種公益的創新,“它就像是我在多少次呼喚以后邂逅的愛人,我將與它相伴此生。”

  龐學鬆只是“待用”隊伍中的一員,在這個自發形成的志願者隊伍中,有很多這樣的故事,“待用”就像一種呼喚,瞬間在他們心中找到了回響。其實,不僅是受助者,也有很多的捐助者在如此的奉獻中,同享著感動和無悔。在“待用快餐”一周年的日子,一位響應商家,給陳裡寫了一封信,他說:每次看到那些無助的人,拿起餐盒的那種感動,我都覺得自己的精神得到了一次洗禮。與其說我在通過‘待用’幫助別人,不如說這些人在通過‘待用’改變我。今天,我以全體員工的名義,認購了100份待用快餐,希望可以幫助更多的人。

  從最初的被質疑、誤解、冷遇,到如今的深信不疑和將“認購”作為一種習慣,“待用快餐”陪伴更多的民眾,走過了躁動期與萌芽期。如今,全國30多個城市的300多家待用餐館,在持續的愛心和自發的制度建設中,在絕對的公開與人性的尊重中,有序地成長並無限地傳遞著它的真情……

  陳裡依稀記得,“待用快餐”推出初期,很多媒體都會問他同樣的問題:如何避免蹭吃蹭喝?如何確保愛心餐讓真正需要的人享用?陳裡直接引用《孟子·告子上》中的一句話作為回復,“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 陳裡覺得,質疑不無道理,但不能因噎廢食,他始終飽有樂觀的態度,因為他相信愛心可以改變很多東西,“截至目前,還沒聽到過一起冒領事件,也沒發生過一個人沒完沒了領用的情況。公益經營的是人心,善心是無價的。”

  “我隻身來到西安打工,很長一段時間沒能找到工作,到最后山窮水盡、身無分文時,我想到了去偷、去搶。幸運的是,在理智尚存的情況下,我遇到了待用快餐,就靠著每天吃待用快餐,捱到了我找到工作的那一天……當生活穩定以后,我第一時間去那家店鋪,購買了五份待用快餐……”這份郵件,讓陳裡仿佛看到了,整個民族正在為那個可以幫助緩解貧富差距的慈善平台添磚加瓦﹔看到了一雙雙正要伸向手銬的手,被一份份關懷擋在了半路﹔也看到了慈善創新,為社會治理帶來的巨大影響。

  可以說,“待用快餐”是中國慈善創新的重要探索,可以隨時、隨地、隨手、隨便任何人,它最大的意義,不在於捐助與受助的數量,而在於保証資源實現最大使用價值的同時,實現了有尊嚴的慈善和震撼心靈的傳遞,並激發了一個民族對慈善的信仰和堅守。

  首倡“社會化公益+扶貧機制”:

  讓“待用公益”真正成為一種文化

  “創作新陸地的,不是那滾滾的波浪,卻是它底下細小的泥沙。”冰心在《繁星》裡的這句話,一度點燃著陳裡的激情,他覺得,能夠發自內心的去做些幫助別人的事情,會愈加接近自己想要的幸福,而他的幸福,一定是要體現在群體富裕和共同的快樂之中。

  就在採訪的前幾日,陳裡又開始琢磨“社會化公益+扶貧機制”。雖然此前參與民間慈善的人不少,但這一理念的提出,陳裡卻是第一個,這也是其多年參與待用公益的感悟,“我是從社會化的公益方面,為扶貧助力,輔助國家攻堅克難。”他對自己所做的事情定位明確。

  陳裡是絕對有這個能力的。記得,有一年新浪舉行微博公益粉絲節活動,陳裡受邀參加,他原計劃公開征集100份禮品,送給留守兒童、環衛工人、農民工、貧困大學生、殘疾人等需要幫助的粉絲,並倡議可以幫身邊的弱勢群體代領一份。卻未想到,僅僅一天時間,便收到5532份愛心禮品,禮品涵蓋了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

  對於慈善,陳裡似乎有著超乎尋常的熱情,工作再忙,他每天也會抽出大量的業余時間助推公益,採訪當日的凌晨,記者看到他發布了一條“被政府集中收養的特殊孩子講述夢想”的微博。孩子是最易讓他觸動心扉的。小時候,因家庭成分不好,陳裡的求學之路,充滿苦難。“每次,看到兒子聚精會神的讀書,我都覺得那場景好美,就會不自覺地想到由於經濟原因而失去接受教育的孩子。”所以,他如此渴望“待用”有一天,能夠成為“希望工程”有力地補充。

  “待用快餐”被陳裡稱為“待用”家族的大兒子,他認為,“待用”是一個概念,而非一個定義,它的模式可以被復制,內容也應該多樣化。所以,他又開始思考,既然待用快餐具有消除乞丐的可能性,那“待用學費”會不會讓失學兒童從我們的字典中消失呢?“待用醫療費”會不會讓那些已經致貧的人受到救助呢?“待用家政”是否可以服務於那些孤寡老人呢?

  “民政部門也好,教育部門也罷,或是街道辦事處,可以將貧困家庭細分,具體到每個社區有多少貧困孩子,每個學校有多少貧困學生,然后直接從‘待用學費’中提取相應的學費金額,屬於點對點的幫助,也沒有繁瑣復雜的審批程序。而從小學到大學的幾萬元學費,作為一個被除數,很多人去分擔,其實數額很少。還有,我們自己享受家政服務的同時,可以多支付一些費用,留給那些需要照顧的老人去‘待用’,這是一顆種子,隻要我們勇於踐行,心願就會成真。”

  在陳裡的大公益概念裡,待用文化的概念包括兩部分,一是輸血式的救急,比如“待用快餐”、“待用飲用水”、“待用家政”等,雖緩解一時之憂,卻足夠溫暖人心,營造社會之安﹔二是造血式的精准扶貧,比如“待用培訓”,不僅是致富之道,更是信念之源。

  在陳裡看來,扶貧最重要的就是精神扶貧,“幫他們走出困境,首先要幫他們樹立信心,點亮生命之火,這也是實現‘中國夢’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這方面,他已做了諸多嘗試,實際幫助了很多困境中的人們,效果非常好,很多網友甚至告白陳裡“本來我就不想活了,看到了你,就覺得這世界還挺美好的”,“社會化,就是大眾。公益,就是扶持弱勢群體。而扶貧,要更精准。總之一句話,這個機制就是專門為老百姓做好事。”這也是其首倡“社會化公益+扶貧機制”的根本目的,而他愈打造這一切的主體,依賴的正是“待用文化”的深入人心。

  2012年5月15日,陝西省公安廳副廳長陳裡博士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

  文化是什麼?按《周易》的說法就是“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化育人心、化身行為,這才叫做“文而化者”。曾幾何時,我們的善念被一些事件碾壓而過,便誤以為慈善精神已被扭曲,慈善人格已經墮落,但在城市的角落裡,我們卻看到了不倦的慈善熱情,陳裡及由對慈善信仰而創造的“待用文化”,讓我們感受到了持續的溫暖和強大的力量。

  當年,看《喬布斯傳》,陳裡印象最深的是,喬布斯將簡單的信仰灌輸到公司靈魂深處的做法,“他要求蘋果的研發部門要在簡單中完成所有事情。越是簡單,越容易被人接受,而我們的待用公益,每一個人都可以很容易的奉獻愛心。”這也是陳裡對“待用公益”未來之路的信心。他也在不同場合極力呼吁建立個人公益檔案,他覺得,對於個人公益行為的全記錄,不僅對個體是一種鞭策,更是一個社會發展進程中最值得驕傲的成長,“社會像一座大船,富人窮人都不能落下。富而有愛,貧而有助,才是和諧社會。我相信,當一個源自靈魂深處的善念,從想法變為實踐,定會與千萬人產生共鳴。”

  盡管“待用”還在路上,但我們看到了陳裡所期待的普遍而溫情的社會信任正在逐漸形成。所以說,文化不僅是觀念,也是一種執行力。有想法,還要有辦法﹔有判斷,還要有能力﹔有志向,還要有行動,而這涵蓋了全部的陳裡,是他的個人魅力,更是他最赤誠的責任擔當。

  陳裡的大治理

  帶著責任和良知

  “社會治理應是管理和服務並重”

  “對網民,要善待而不是壓制,即便揭露出許多不良現象,也是由於群眾正當利益無法得到保護的一種自救手段,有時可能信息不太准確,有時可能有情緒化,但我們要做的,不是封堵,而是疏導和幫助。”

  “問題就是時代的聲音”,這是陳裡始終堅信的。作為一切探討的邏輯起點,增強“問題”意識,在陳裡看來,不僅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更是社會治理最重要的面對。

  基於對“三農”問題的長期關照,2011年陳裡出版了專著《經濟利益與中國農民犯罪原因研究》,這是中國第一本農民犯罪學書籍,引起學界及實務界極大褒揚。不到2個月,點擊率便突破50萬。該書不僅層層剖析了中國刑事犯罪佔比較重的農民犯罪的根源,更是提出阻斷經濟壓力傳導鏈,預防農民犯罪的諸多舉措。可以說,這是中國較早以此角度探尋農村社會管理創新的重要論著,也是陳裡系統關注社會治理的開始。

  在陳裡看來,創新農村社會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如果不把這一點作為共識,中國的問題將難以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因為,沒有農民和農村的和諧,就不可能有整個社會的和諧。

  陳裡看望“感動一座城”的愛心名人、骨癌患者李剛

  如果說政務微博是網絡社會條件下,提高執政能力的重要渠道,那官員個人微博無疑也是政務微博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12年起,陳裡便從“微”處著手,參與了一系列網絡最熱的輿論事件,感動了無數網友,這也讓他不僅在互聯網創下粉絲過千萬的新記錄,也刷新了政法官員“微博問政”的新記錄。

  與網友交流,他用“微語言”,講貼心話,動真摯情,以平等的心態和大度的心胸,避免了網民對管理者的抗拒、敵意和戒備。在大多數官員還在“恐微博”的時候,陳裡已成了絕對的“微博控”,並在官與民中架起相互溝通和理解的橋梁。在與網友的交流中,他也聽到了他們對社會管理的寶貴意見,而這些,也讓他在工作中,避免了很多彎路,取得了極佳實效。在他看來,社會管理就應是管理和服務並重,而非“圍追堵截管卡壓”。

  2013年年初,針對政府如何利用互聯網提高執政能力問題,陳裡在《學習時報》發表題為《努力提高網絡社會條件下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文章,引起極大關注,並被《新華文摘》2013年第6期作為開篇文章全文轉載。他在文中直言,“越是壓制、封堵,信息傳播得越快。實踐証明,出現負面現象,公開比封堵好,主動比被動好,早說比晚說好,自己說比別人說好。要疏導而不堵塞……要規范而不放任……”

  早在2002年“十八大”召開后,陳裡便看到了社會管理創新的新機遇,他隨即產生一個想法,要把讀過的論文中最有價值的選出來,編成文集供更多學人參考。而此前,為了解相關領域的基本情況和學術前沿的知識,他下載了所有社會管理創新的相關文章6000余篇,其中有上百篇他都經過了仔細的研讀。2013年初,二卷本《論社會管理創新》在京首發,來自全國各地的知名專家、學者30余人出席發布會,並吸引了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光明日報等20多家主流媒體的聚焦。這部著作被與會專家認為是近幾年關於社會管理創新的集大成者,也是未來探討社會管理創新的新起點。時任陝西日報政治部主任的冀平感慨:“陝西人出了一套國家層面的好書。”

  同年,集結陳裡對社會管理獨特思考的《知行集》出版,書中包涵了他對農村社會、政務微博、公安執法、司法領域進行社會管理創新的全方位思考,“事實上,我們在社會管理創新中,其實是全社會的參與和各項治理方式的共同選擇,及對於治理結果的接受和分享機制,所以,‘社會治理’的表述更為准確。”

  長期致力於社會治理創新研究的陳裡,對社會穩定問題尤為關注,在2015年兩會前夕,他發布了一條題為“呼吁我國盡快建立失蹤兒童聯網保護法案,希望代表委員予以關注”的微博。短短兩天內,該微博就達到758萬的閱讀量,引發兩會代表委員的廣泛關注,也將全民“反拐”、“治拐”意識推向高潮。他還專門設立了微博話題“校園暴力舉報台”……可以說,他對社會治理創新的關注,直接推動了校園暴力、未成年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修改、完善。

  “十九大”以“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提供了管理者更為清晰的路徑選擇。作為管理學專家,陳裡的思考也愈加深入,他的“大治理”涵蓋了社會生活的多個領域,但在他看來,再多的方法,也抵不過與百姓“說人話”,為百姓“做實事”。

  時代之變,讓社會治理模式開始經歷單向管理向雙向互動,線下轉向線上線下融合,單純政府監管向更加注重社會協同治理的變革。作為這場變局最早的感知者之一,陳裡以激活民力、凝聚民心為目標,成為管理者中“知行合一”最好的踐行者之一。

  社會治理新思路

  陳裡微博助力“華山萬人滯留事件”成功解決  

  2012年10月2日,位於陝西渭南的西岳華山,和黃山、泰山等名山一樣,因黃金周假期而被擠爆。

  自古華山一條路,其凶險可想而知,登頂華山,要先坐中巴車行駛8公裡到達索道處,再搭乘纜車上山,當天由於索道運力有限,導致山上游客下不來,山下游客上不去,不足2米寬的華山小道橫擠五六人,十余米的道路就有百余人擠佔。

  沒有提前向游客發布“預警信息”,事情發生后,游客也找不到與官方溝通的渠道,許多網友開始發微博求助,“晚上山裡沒有路燈,氣溫又低,山路又陡,人又多,也沒吃東西的地方,先把老人和孩子都接下山吧,快來救人。” 滯留事件引發了游客的不滿情緒,部分游客與景區工作人員發生沖突,甚至引發持刀行凶的惡性流血事件。

  與此同時,互聯網上關於游客受困華山的消息已引發軒然大波。此時的陳裡,因岳母重病入院,正在去往陝西人民醫院的路上,他習慣性的打開微博,看到了網友如潮水般向他求助的信息,“雖非我的職責,但出於本能,我不可能默不作聲。” 當時,陳裡的微博粉絲70萬人。

  2012年國慶節,華山景區上萬游客滯留山上

  隨后,陳裡火速聯系了陝西公安廳指揮中心,要求指揮中心聯系渭南詢問情況,當得知渭南已有300名黨員干部上山協助維持秩序后,陳裡第一時間通過微博向全國網友發布了事件進展情況,自此,他的微博也成為唯一和華山滯留家屬聯系的中轉站。一邊聯系相關部門協助安排實施救援,一邊公布自己的手機號碼,陳裡機不離手。隨后,300多個電話接踵而至。聯系不上家人的,陳裡幫助向山上指揮中心傳遞信息﹔問情況的,陳裡耐心回復,一一安撫。看到陳裡的實時通報后,西安三支自願者車隊自發奔赴200公裡外的華山參與救援。

  當時,陳裡絲毫沒有考慮自己的做法會不會喧賓奪主,會不會引發上下級的“不滿”或誤解,因為,他不能眼睜睜看著數萬游客擁堵在華山險峰上,他明白,稍有閃失場面便會不可控制。在這個備受全國矚目的“華山之夜”,陳裡徹夜守在電腦旁,不停地通過微博做疏散和安撫工作,直到后半夜3點,人員全部安全撤離。

  中央電視台滾動播出了華山事件撤離的情況,陳裡成了焦點。有網友直言,“這個廳長真不錯!” 媒體評價,在此次救援中,以陳裡為代表的政務微博起到了及時通報、透明公開的作用。陳裡也成了10 月2 日夜間最具有影響力的政務微博代表。但事實上,這個微博賬號只是陳裡的個人微博賬號,並非政務微博,而本該起到核心作用的官方微博卻出現失語。

  其實,評價這個事件的處置效果,最重要的不是看發生了什麼,而是看避免發生了什麼。數萬人聚集,隻因陳裡微博的有效溝通和及時的信息披露,危機才得以迅速化解,避免了群體性事件和謠言四起,這無疑就是最好的應對,“在處理突發事件的過程中,政府應當與新興媒體形成良性互動。”

  盡管,當時的微博問政還是一種新的社會治理模式的創新,但不可否認的是,陳裡是敏銳而富於前瞻性的,所以,他深知,反應迅速,還要重在落實,要有效利用政務微博這一輿論新陣地。畢竟網友在微博上不是單純“喊話”,而是希望問題能夠有個結果。《人民日報》官方微博針對華山事件,說了一句直指根本的話:“總之,辦法總比問題多,隻要心中有百姓。”

  對於微博流淌的各種情緒,陳裡何嘗不知,他坦言,“在微博上,就得受得住委屈。網友罵我,是因為他們覺得我是政府官員的代表,在他們找不到相關部門發泄時,將怒氣發泄到我身上,我都理解。”作為官員,陳裡對百姓的情愫,大概都在這一句體諒的話語中得到了最好的詮釋。

  危機管理新境界

  陳裡深夜微博解救輕生母子

  就在華山事件發生一周后,在北京出差的陳裡,再一次接到網友求助,起因源於西安網友“泣血母親的救贖”發出絕望微博稱:“今晚是我和寶寶生活在這個世界的最后一晚。” 此前其微博稱,5歲兒子出生時因醫療事故致先天癲癇,5年來兒子難忍病痛,為醫治兒子他們傾家蕩產,上告無門,心灰意冷。很快,該微博被網友轉發數萬次。

  看到微博后,陳裡一邊微博留言安撫,一邊指揮西安公安局相關部門立即出動,以最快速度找到該用戶所在位置,並實施救援。記者看到微博記錄顯示,半夜1點22分,陳裡依然在微博鼓勵這位母親,“知道你們的情況,沒有過不去的坎,你很堅強,也很有文化,通情達理,事情會有希望的。”最后經過不到四個小時的營救,母子脫險。

  5年前的2008年1月8日,該女子在西安某醫院住院生產,醫護人員失職將她遺忘在產房,導致孩子產程延長,大腦受損引起抽風,醫院診斷為癲癇性腦病。5年來,她一直在為孩子的醫療事故奔波,卻始終沒有結果。

  就在微博上演生死接力后的第二天,全國媒體蜂擁而至,令人氣憤的是,在醫院的干擾下,沒有一家媒體的稿件能夠發出來,且這位母親的微博很快被封了號。陳裡知道后,第一時間聯系新浪負責人,微博賬號隨之被解凍。隨即,已無法待在西安的一家人,遷往秦嶺的大山裡。

  那是一個大雪的日子,陳裡開車來到秦嶺山溝,在一個廢舊的工廠裡,他看到了生活在2間簡陋廠房的一家人,那是他終生難忘的一幕:孩子不斷犯著癲癇,5歲了,竟不知溫飽,不知屎尿。孩子不斷在哭,爺爺、奶奶、媽媽陪著一旁流淚。“我們設身處地的想想,那就是一種絕望。五年來,醫院一次沒有道過歉,也沒有一個人去過她家,官司打贏了,還被駁回了。”那是讓陳裡無比心痛的,買好米面,給一家人留了2000元錢,陳裡便返回西安。最終,在陳裡及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最終讓一家人得到了將近90萬的補償款,真正開始了有希望的生活。

  “在這裡我要特別感謝一個人——陳裡,他送來的不僅僅是2000元錢和物品,5年來,他更是唯一一位踏入寒門來看望寶寶的政府人員,這讓飽受欺零的我們感覺到無比的溫暖!我無以為報,唯有祝好人一生順利安康!”如果不是這位母親在微博披露此事,沒有人知道陳裡隨后的善舉。

  2013年2月23日下午,夫婦二人來到公安廳當面致謝陳裡,並送上錦旗“為民解難,無私奉獻﹔危難相助,警民情深。”

  2013年2月23日,微博救助的輕生母親及其丈夫到陝西省公安廳致謝陳裡

  陳裡坦言,對網民,要善待而不是壓制,即便揭露出許多不良現象,也是由於群眾正當利益無法得到保護的一種自救手段,有時可能信息不太准確,有時可能有情緒化,但我們的要做不是封堵,而是疏導和幫助。他特別強調,“法治的任務不是消滅紛爭,而是為紛爭提供合理有效的解決機制。”他認為,政法機關要轉變過去那“把一切矛盾消滅在萌芽狀態”的工作思路,要通過“維權”來“維穩”,要將群眾工作方法與法治理性有機結合,融法、理、情於一體,理順社會情緒。

  這個故事,只是陳裡眾多的救助事件之一,但它會讓你明白,早已是微博大V的陳裡,始終能夠得到網友的擁簇,絕不是倚仗個人地位而成就,而是網民覺得,他代表著共產黨人的良知。

  探索城市交通治理新模式

  陳裡微博敦促北京騎河樓胡同治堵

  2013年,陳裡調任中央政法委,隨后,他又在京城開始了城市治堵的“微博問政”。

  每天上班路過北京婦幼保健院門口,陳裡都會看到胡同內讓人堵心的一幕:一大排車輛堆擠在狹窄的胡同內,拐彎的進不去醫院,直行的出不了胡同,行人、司機對擁堵怨聲載道,甚至嚴重影響了周邊百姓的生活和正常的交通秩序。

  “從左車道駛入婦幼醫院的車,會擋住直行而來的車,這也是擁堵的直接原因。”陳裡熟練地給記者畫了一張圖進行講解。騎河樓街,位於故宮東側,古代屬於皇城部分,擁堵現象已非短期之事。

  “婦幼保健院是全國不孕不育疑難雜症的救治醫院,這樣的狀況,不僅影響患者及家屬出行,也破壞了首都形象。”在經過仔細研究、思考,並找到疏解方案后,2014年4月4日7時,陳裡第一次在微博發出了反映騎河樓胡同擁堵問題的消息,並呼吁加強對此事的管理,“消解社會戾氣,化解社會焦慮,凝聚發展中解決問題的共識,我們網絡名人要帶頭作出示范。”

  在整整3個月內,他連續發布多條微博,8次呼吁加強對此胡同的交通管理,並主動私信“北京交警”,希望通過與官方微博溝通,助力擁堵事件的解決。

  截止到7月15日,事情出現轉機,北京交警官方微博回復陳裡稱“已將此情況轉辦至管界交通隊。” 隨后,在陳裡的鼎力支持下,東城交警支隊、醫院、街道幾方共同研究,通過高峰期交警執勤控制車流量,進醫院車多分段左右停放,中段變更,增加標示和分道等舉措,不僅解決了胡同內百姓長停車的問題,也徹底解決了騎河樓胡同的嚴重擁堵問題。如今的騎河樓胡同,即使數十車輛到北京婦幼醫院看病,都可依次排隊進入,直行通道也是非常順暢。

  梳理騎河樓治理擁堵案例,讓網民們看到了作為政務人員的陳裡的人文情懷和責任意識,也看到了北京交警官方微博一旦發揮作用,所產生的快捷效率,陳裡直言,“政務微博要及時回應群眾關切的問題,急事急辦,能辦的辦,辦不了的回個話!群眾還是通情達理的,微博空間一旦沾染了官僚主義,那比現實的辦事衙門更糟糕。”

  總書記曾在中央黨校全面闡述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問題。他強調,這個問題涉及“如何使國家權力運行得合法、順暢、高效與得到社會認同”。

  在陳裡看來,“網絡問政”,是釋放基層治理壓力的好辦法,是互聯網平台上的群眾路線,“網權就是政權,一定要把互聯網這個社會轉型期的‘最大變數’,變成可知、可控、可協商的‘常量’,變成治國理政的新平台,共同營造起改革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

(責編:謝磊、趙晶)
相關專題
· 陳裡專欄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