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樂明
2018年02月22日08:16 來源:人民網-人民論壇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為此,必須全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經濟體制、開放格局,著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著力建設協同發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新時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為有效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發展問題,必須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以協同發展的方式推動國民經濟走向平衡發展和充分發展。
協同發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其“協同”的意義在於:一方面以協同的方式匯集各個部門各類資源的發展潛力,實現“充分發展”﹔另一方面以協同的方式推進各個領域各類區域的統籌協調,實現“平衡發展”。為此,必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創新能力建設為支撐,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同時,以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發展,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優化產業空間布局,破解城鄉發展和區域發展的不平衡難題。
現代化產業體系是實體經濟發達、虛擬經濟先進的產業體系,是科技進步對於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份額提升較快、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的產業體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主線,加強創新能力建設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現代化產業體系是農業基礎地位不斷得到鞏固、現代農業在第一產業佔據主導地位的產業體系。現代化產業體系也是產業布局合理的產業體系。十九大報告明確強調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化解產業空間布局上的不平衡問題,要求現代化產業體系要以協同發展的方式實現“區域協調”。此外,空間布局上的優化也是城鄉協調發展的重要內容,隻有使創新引領和城鄉發展統一於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之中,三者交互融合,才能構成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整體戰略。
著力打造政府與市場融合發展的現代化經濟體制
發展生產力的同時,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建設離不開生產關系的調整。在生產關系方面,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需要以深化改革的方式推進制度變遷和生產關系變革,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著力打造政府與市場融合發展的現代化經濟體制。按照黨的十九大部署,打造政府與市場融合發展的現代化經濟體制,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總結經驗,開辟新路。
第一,把握市場規律,優化長期發展戰略。我國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之一就是充分發揮政府主導的“五年計劃”和中長期發展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國家發展規劃能夠從設計走向現實,關鍵就在於政府的戰略規劃是以市場規律為前提。經濟發展的實際過程,也是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未來加快完善現代化經濟體制,必須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發揮國家發展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國家發展規劃的設計與實施,也必須科學把握市場規律,順應經濟發展大勢。
第二,鼓勵適度競爭,完善全國統一的市場體系。市場的發展需要政府參與,政府的發展也需要借力市場競爭。我國經濟發展的另一成功經驗就是“分稅制”下地方政府圍繞經濟增長和招商引資展開的競爭,尤其是近年來地方政府主導下各地大規模產業集群的崛起,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打造現代化經濟體制必須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和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努力完善全國統一的市場體系,借助現代網絡和信息技術,以市場力量聚合各個地域和領域資源。其中,構建“親”“清”的新型政商關系,應是重要著力點。
第三,統籌國內國外,打造國際競爭優勢。我國對外開放的過程是一個典型的政府與市場“交融互動、互補共榮”的過程。“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國內國外兩種資源”的未來發展,仍然需要政府與市場的“交融互補”。政府基礎研究與企業創新開發相結合的“國家創新體系”是提升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著力點,必須面向新的國際競爭格局進行協調升級。同時,爭取國際話語權、規制跨國資本行為以及維護市場公平競爭,也同樣需要政府與民間的雙重智慧和力量。
著力構建全面開放共商共建共享的現代化開放格局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建設,需將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發展置於開放系統之中,落實十九大報告“主動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的戰略要求,著力構建現代化開放格局。
現代化開發格局與中國改革開放近40年所積澱的基礎相適應,與中國國際競爭力的提升相匹配,具有鮮明的“中國特征”。一是把開放基礎建構於“質量中國”之上,強調通過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要推動創新、提升品質、塑造品牌,促進攀升國際產業價值鏈。二是把開放客體從對外開放提升為雙向開放,不僅“引進來”,更要“走出去”﹔不僅對外開放,也要對內開放﹔不僅推進金融、教育、文化、醫療等服務業領域有序開放,也開啟數字經濟與網絡經濟開放新空間﹔不僅關注人才、技術、創新能力的交流,也推進中國經驗、中國倡議、中國標准的全球認可。三是把開放導向從主要以獲得經濟利益為目的轉向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目的的國際經濟治理體系,引領新型的公平公正的全球化。
按照黨的十九大部署,構建現代化開放格局需要圍繞新模式、新平台、新業態、新領域、新優勢,從“一帶一路”建設、區域開放布局、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等方面協同推進。一是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統領,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形成與經濟發展新形勢相適應的開放和合作新模式。二是要大力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等新平台,加快推動貿易投資便利化,減少外資限制措施,下放自由貿易區的改革自主權,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使之成為中國新一輪開放的示范區與面向全球的開放新高地。三是運用新的信息技術發展跨境電商、外貿綜合服務平台等新業態。四是要擴大服務業等新領域的開放,同時要加強系統性金融風險防范體系的建設。健全金融監管體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五是要加快提升國際經濟治理話語權,打造開放新優勢。我們要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努力承擔大國責任,成為未來規則制定的主要參與者,把“一帶一路”倡議演繹為新的國際公共品,有力支撐發展中國家對公平全球化的利益訴求。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現代化經濟體系是先進生產力與先進生產關系的有機整體,現代化產業體系、經濟體制和開放格局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現實載體和空間展開。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經濟體制和開放格局互動發展,是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原理研究部主任、教授、博導)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新華網,2017年10月27日。
相關專題 |
· 《人民論壇》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