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網評精粹

為官切莫畫“圈”為牢

梁曉艷

2018年01月22日14:3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官場中的“圈子文化”由來已久。回望歷史,唐朝的牛李黨爭、北宋的新舊黨爭、明末的東林黨爭斗都是前車之鑒。這些“小圈子”雖然所處的時代不同,形態各異,但都給歷代王朝的統治帶來了極大危害,也為后人留下了“朋黨興、政事亂”的歷史箴言。這些具有依附性、投機性、貪婪性的“小圈子”,是我們黨的健康肌體的“毒瘤”,不僅會成為腐蝕政治生態的“大染缸”,更是斷送黨員干部政治前途的“絞刑架”。站在時代的起點上,黨員干部要時刻警惕“圈子文化”的危害,切莫畫“圈”為牢。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有人的地方就會有圈子,正常的朋友圈、親戚圈都是無可厚非、人之常情,但是加上一個“小”字,貌似就變了味道,它們或以地域為紐帶,或以愛好為連接,但都是由個人利益集聚而成的腐敗“共榮圈”。這些“圈內人”關心的隻有得多少利益,而不是做多少貢獻。從歷史上的林彪、“四人幫”到十八大以來查處的“石油幫”“秘書幫”等一大批“小圈子”“小團伙”,他們得益於“小圈子”,也失足於“小圈子”,正所謂“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敗則傾﹔以權相交,權失則棄”。

干部都是黨的干部,不是哪個人的家臣。然而部分黨員干部卻信奉拉幫結派的“圈子文化”,整天琢磨拉關系、找門路,分析誰是誰的主子,誰是誰的嫡系,該同誰搞好關系、該抱誰的大腿。還有的領導干部就喜歡當家長式的人物,認為隻有對自己百依百順、惟命是從的干部才是好干部。表面上看,這些貌似都是作風上出了問題,而實際上是思想上滋生了病變,信念上出現了滑坡。他們把對黨忠誠等同於對領導干部個人的忠誠,說白了就是對自己私利的忠誠,對個人仕途的忠誠,因此他們甘當“走卒”“馬仔”,樂此不疲。

從政為官,要想行得穩、走得遠,“圈子文化”堅決要不得。當前,我們正處在一個大有可為的全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堅決防止和反對宗派主義、圈子文化、碼頭文化,堅決反對搞兩面派、做兩面人”。作為黨的肌體的細胞,黨員干部更要始終堅持用黨的最新理論武裝頭腦,堅定政治立場,經受各種考驗,畫好“信念圈”﹔要下得了基層、關心好群眾,耐得了寂寞,守得住清貧,畫好“利益圈”﹔要不碰底線,不越紅線,忘不了初心,守得住規矩,畫好“法紀圈”,自覺遠離違背黨的原則和群眾利益的各種“小圈子”,切實做到不辱使命、不負時代。

一個政黨的強大離不開先進文化的支撐。十九大的召開,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提出,為我們黨的文化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和新生的動力。新時代面臨新使命,我們要始終以對黨負責、對人民負責、對自己負責的態度,但行好事,不問前程,不搞“小圈子”,隻顧“大擔當”,修好為政之德,走好為民之路。

(責編:謝磊、趙晶)
相關專題
· 網評精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