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

楊朝明

2018年01月17日08:15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備豫不虞,為國常道

【光明論壇·溫故】

1月5日,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備豫不虞,為國常道’。當前,我國正處於一個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發展形勢總的是好的,但前進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越是取得成績的時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憂患,絕不能犯戰略性、顛覆性錯誤。”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見於唐吳兢編選的《貞觀政要》。該書記載魏徵勸諫唐太宗說:“備豫不虞,為國常道。豈可以水未橫流,便欲自毀堤防。”豫,通“預”﹔備豫:事先防備﹔不虞:意外,指意料不到的事情﹔為:治理。“備豫不虞”即提前做好防范,以備不測。魏徵希望唐太宗提前做好准備,以防范意料不到的事情發生,這是治理國家的基本原則。

《易經》有豫卦,即豫謀之卦。豫本來是逸豫、安喜、快樂,但安逸舒閑時備豫警示才是豫卦的內涵。《中庸》說“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正是此意。隻有還在安樂之時預先謀劃,做好抵御風險的各種准備,才能建立更大功業。

在我國傳統軍事理論中,“備豫不虞”是立於不敗之地的法寶。《孫子兵法》說:“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要克敵制勝,要先勝、全勝或不戰而勝,不能寄托於別人不來攻擊,而是要依靠自己充分的防范。《孫臏兵法》也說“無備者傷,窮兵者亡”,我們不能喜愛爭戰打仗,但不能不准備打仗。《墨子》則說:“備者,國之重也。”預先謀劃籌備是執政者的重要工作。

在波瀾壯闊的中國歷史上,“備豫不虞”是長期積澱的深邃智慧。“備豫不虞,為國常道”這句話出現在唐朝,但早在春秋時期,此類表述就已有很多,《左傳》說:“備豫不虞,古之善教也”“備豫不虞,善之大者也”“完其守備,以待不虞”“且盍多舍甲於子之門,以備不虞”。后人深刻而明確地指出:“備之有無,是成敗之分也。《左氏》屢書之,示后人儆戒深矣。”看一個例子。魯國正卿季文子將要出使晉國,他先派隨從向人請教:出使期間,如果晉國發生國喪,應該用怎樣的禮節。當時沒有這種情況,隨從很不理解。但季文子認為,做了准備而沒有發生並沒關系,如果出現了再臨時請教就困難了。誰知,當年晉襄公去世了。雖然突遭晉國國喪,但因為早有充分准備,此次出使得以順利完成。

“備豫不虞”是一種憂患意識,它讓人心存敬畏,時刻謹慎小心,提高警惕。《易經·系辭下》說“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左傳》說“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都提醒人們任何時候都不要認為高枕無憂。《詩經》說“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也是提醒人們要有敬畏、心存憂患,從而避免禍患,長治久安。

《詩經》有“未雨綢繆”的典故,“備豫”更多表現為明察秋毫的敏銳、高瞻遠矚的謀慮,讓人見之於未萌,識之於未發,正如《老子》所說“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孔子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孔子贊賞“未雨綢繆”的精神,據《孔子家語》記載,孔子稱贊周先公太王亶甫,說他“敦以德讓,其樹根置本,備豫遠矣”。古公亶甫以德行和禮讓治國,樹立根本,見識長遠,奠定了周朝興盛的基業。

“備豫不虞”還是一種精神,一種能力。自堯舜以來,中國歷代都強調“敬”,政治管理中要“敬德保民”,個人處世要剛健有為、自強不息,都是“備豫”觀念的體現。《孔子家語》和《禮記》都有《儒行》篇,記載了孔子心中儒者的“備豫”品格:日常起居嚴肅庄重,坐立舉止都很恭敬﹔言談話語必以信用為先,行為舉止不偏不倚、忠誠正派﹔行走在路途不爭平坦之便利,嚴寒暑夏不爭冷暖調和之地。人修行如此,就可待時而起﹔為國者做到這些,就會謀劃全局,事有所備,從而始終穩扎穩打,沖破各種艱難險阻。

“備豫不虞”的深邃與深刻,使得這種觀念深入人心,牢牢扎根於中國社會。與“備豫不虞”相同或相近的表述俯拾即是,如《大戴禮記》說“事戒不虞曰知備”﹔《晉書》說:“備預不虞,古之善教﹔安不忘危,聖人常戒”﹔《魏書》說:“豫備不虞,古之善政﹔安不亡危,有國常典”﹔《新唐書》說:“思所以危則安矣﹔思所以亂則治矣﹔思所以亡則存矣。”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面對波譎雲詭的國際形勢、復雜敏感的周邊環境、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既要有防范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風險的有准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深刻認識“備豫不虞,為國常道”的重要性,有助於我們戰勝艱難險阻,朝著我們黨確立的偉大目標奮勇前進。

(作者系中國孔子研究院院長、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

(責編:孫爽、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