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網評精粹

扶貧必須搬掉“志窮”這塊絆腳石

武西奇

2018年01月11日16:0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半月談記者在多地走訪時發現,部分地區貧困戶中存在較為突出的“等靠要”思想,不配合脫貧甚至抗拒脫貧的現象難以根除。(1月10日中國新聞網)

隨著脫貧工作進入深水區和關鍵期,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逐漸暴露。從記者走訪的情況看,“精神貧困”正成為脫貧攻堅路上難過的坎、難爬的坡,就是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

事實上,以往新聞也有過相關的報道。一些貧困戶沒生災沒害病、不缺胳膊不缺腿,就缺一種精氣神。有的認為扶貧是干部的事,完不成任務沒法跟上面交差﹔有的覺得反正有國家兜底,坐在門口晒太陽照樣能夠奔小康﹔有的抱著窮人有理心態,不給實惠就給差評﹔有的養成好吃懶做思想,隻想領救助不想出體力。一味等靠要,儼然成了扶貧路上的釘子戶。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這是黨中央制定的時間表,下達的硬任務,等不起也慢不得。然而,部分貧困戶不急著摘窮帽,等著政府送小康,守著政策熬日子,著實讓幫扶干部很無奈。

扶貧工作不是一場“獨角戲”,需要幫扶干部和貧困群眾相互配合。國家對扶貧投入了大量物力財力,出台了諸多優惠政策,調動了大批干部參與,為貧困戶一起步入小康夯實了基礎。可基礎再牢終歸是外力,如果幫扶對象內生動力不足,隻想索取不思進取,這場民生大戲恐怕很難圓滿落幕。退一步講,即便通過輸血實現了脫貧,也難保日后不再返貧。

當下,我們一直強調精准扶貧。同樣,要解決貧困戶的精神貧瘠問題,還得從精准二字入手。比如,精准選派干部,給貧困群眾配好領頭羊﹔精准資金使用,讓貧困群眾看到公正﹔精准到戶措施,對接貧困群眾需求﹔精准項目安排,提振貧困群眾信心等等。聚焦精准發力,才能引導貧困群眾由“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轉變。

脫貧攻堅是一場硬仗,精神貧瘠是脫貧攻堅的大敵。不把貧困戶的斗志激發起來,扶貧成效必將大打折扣。因此,堅持扶貧與扶志相結合,以扶貧“參與感”帶動脫貧“獲得感”,如期摘掉貧困帽就不是什麼難事。雙方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所取得的勝利成果才能經得起時間檢驗。

(責編:謝磊、趙晶)
相關專題
· 網評精粹
· 武西奇文集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