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從2017到2018:大國關系的變遷與展望

2018年01月02日11:01    來源:半月談

原標題:從2017到2018:大國關系的變遷與展望

大國關系歷來是影響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關鍵因素。在國際體系轉型和各大國尋求內政外交變革的背景下,大國關系進入了新一輪的深刻調整期。

美俄:博弈中繼續低限度合作

特朗普執政以來曾嘗試“重啟”美俄關系。然而,受制於兩國戰略利益沖突和國內政治制約,美俄關系轉暖的預期頻頻落空。從戰略利益沖突看,冷戰結束以后,美國從未放棄對俄羅斯的地緣政治擠壓和意識形態滲透。反過來,俄羅斯將反制美國作為其捍衛國家利益、維護大國尊嚴的基本方針。從國內政治環境看,兩國關系改善深受內部政治的制約。特別是美國的政治和戰略精英對俄羅斯存在根深蒂固的不信任,“通俄門”事件持續發酵足以說明這一點。

在此背景下,2017年的美俄關系總體上延續了過去幾年的緊張態勢。在歐洲,兩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依然尖銳對立。俄羅斯繼續支持烏克蘭東部的民間武裝,美國也強化了在東歐地區的戰力部署,兩國軍機和軍艦在波羅的海頻繁交鋒。在中東,美俄圍繞敘利亞戰場主導權和戰后秩序安排的爭奪趨於白熱化。美國在打擊“伊斯蘭國”的同時發起了針對敘利亞政府的軍事行動,俄羅斯則加強同伊朗、土耳其等國的戰略協調,繼續穩固巴沙爾政權。除了軍事較量外,兩國的外交攻防戰也令人目不暇接。奧巴馬在離任前以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為由下令驅逐俄駐美外交人員。隨后,俄羅斯宣布削減美駐俄使領館工作人員以示回應,美國則關閉了俄駐舊金山總領館以及駐華盛頓商務代表處。

盡管如此,“斗而不破”仍然是美俄關系的底線。特朗普的執政重心全面內顧,無意全面擠壓俄羅斯。俄羅斯針對美國的一系列動作多為戰略反擊。同時,兩國領導人都在努力尋求關系轉圜的契機。在G20漢堡峰會期間,備受關注的“雙普會”得以實現。特朗普和普京就敘利亞、烏克蘭、網絡安全、反恐等問題進行了討論,並取得一些共識。在越南APEC峰會之際,兩國元首利用合影機會進行了“熱烈交談”,雙方還共同批准了繼續共同打擊“伊斯蘭國”的聯合聲明。

可以預見,未來的美俄兩國既不會握手言和,也達不到“新冷戰”程度,高烈度競爭與低限度合作將是美俄關系的常態。

美歐:在爭吵中相互調適

特朗普的上台使得美歐之間的裂痕加深。早在競選期間,特朗普就多次怒懟歐洲盟友,批評他們搭了美國的便車,聲稱北約已經過時。執政后,特朗普繼續向歐洲盟友猛烈開火。

在安全問題上,他指責歐洲盟友拖欠了巨額軍費,催促其交納“保護費”。在經貿問題上,他對歐洲盟友尤其是德國耿耿於懷,抨擊德國操縱匯率獲得了競爭優勢,威脅對銷往美國的德國汽車征收高額進口稅。在歐盟事務上,他放言歐盟只是德國的工具,稱贊英國“脫歐”偉大,斷言默克爾的移民政策是錯誤的。

美歐之間的多重分歧在特朗普的首次歐洲行中得到充分體現。在北約峰會上,特朗普未重申北約憲章第五條規定的集體防御承諾,要求歐洲盟友交納拖欠的巨額軍費,並增加自身的國防預算。特朗普的“催債外交”導致北約峰會不歡而散。在七國集團峰會上,歐洲大國集體勸阻特朗普在全球氣候問題上回心轉意,但生怕承擔國際責任的特朗普一回到美國就宣布退出《巴黎協定》。特朗普的我行我素讓歐洲憂心忡忡,默克爾直言“美國不再是可靠的伙伴”。

當然,就此斷言美歐關系走向破裂無疑是武斷的。

特朗普針對歐洲的言行旨在敦促歐洲盟友分擔更多的國際責任,而非放棄聯盟本身。歐洲對特朗普的回擊不是想要疏遠美國,而是擔心華盛頓的安全承諾不再有效。

就在特朗普針對歐洲四處點火的同時,美國的建制派高官一次次訪歐以安撫盟友。畢竟大西洋聯盟形成已久,共同的價值觀紐帶和廣泛的經濟社會網絡維系著美歐之間的深厚情誼,美歐之間的共識遠大於分歧。

從這個意義上講,特朗普時代的美歐關系會有裂痕,但不至於分道揚鑣。雙方在爭吵中相互調適,努力尋找新的利益均衡點。

中美:競爭與合作並存

2017年的中美關系總體穩定,不僅實現了從奧巴馬時期向特朗普時代的平穩過渡,而且開創了兩國互利合作的全新局面。

1月20日,特朗普正式就職總統。從歷史經驗看,美國國內政治權力更替總會帶來中美關系的波動。事實上,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和執政初期就曾有過大量對華不友好的言行,特別是在台灣問題上沖撞中國的政治底線。經過中方的堅決斗爭和雙方積極溝通,中美關系逐漸被扳回正軌。

總體看,中美元首2017年保持著密切順暢的溝通,年內實現會晤,並多次通話和通信,不僅建立和加深了彼此之間的了解和友誼,而且為雙邊關系發展進行了戰略規劃和政治引領。中美建立起四大高級別對話機制,圍繞外交安全、經貿合作、人文交流、執法及網絡安全展開了廣泛對話,有效管控戰略分歧,增進政治互信,拓展合作領域,成為新時代中美關系發展的重要助推器。圍繞經貿和朝核兩大雙方共同關心的焦點議題,中美努力加強戰略溝通。在經貿問題上,中美繼制訂出百日計劃並取得早期收獲之后,又在特朗普訪華期間簽署了總金額超過2500億美元的商業合同和雙向投資協定,推動中美經貿合作向更高水平、更寬領域邁進。在朝核問題上,中美致力於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目標,強調通過對話談判推動朝鮮半島核問題的最終解決。

當然,中美之間的分歧仍然存在。由於中美貿易逆差短期內難以解決,美國發起了多項針對中國的貿易調查和投資審查。特朗普對和平解決朝核問題正在失去耐心,美國軍事干預的可能性顯著上升。美國軍艦以“航行自由”為名數次穿越南海,不斷挑戰中國在南海的主權和海洋權益。在特朗普高調宣揚“印太”戰略的背景下,日本、印度、越南等第三方因素對中美關系的干擾同樣不可低估。

由此可見,競爭與合作並存是中美互動的基本特征。兩國關系能否保持健康穩定發展,關鍵在於雙方能否登高望遠,抓大放小,在控制競爭面的同時不斷增加合作點,推動中美始終朝著互利共贏的方向前進。

綜上,當前大國關系正在超越過去非此即彼的零和邏輯,呈現出競爭與合作交織、借重與防范並存的復合特征。對抗中留有一定的回旋空間,合作中伴隨著深刻的相互猜疑。展望未來,大國力量將在交融碰撞、斗而不破的格局中繼續分化組合。(劉世強 作者系西南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員)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