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新氣象

張西立

2018年01月02日08:26    來源:前線網--《前線》雜志

原標題: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新氣象

黨的十八大以來,作為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推進偉大事業、開展偉大斗爭、實現偉大夢想的核心力量——中國共產黨,步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浩蕩實踐,鍛造了新形勢下中國共產黨人的“靈魂”與“體魄”,展現出不同於以往的新氣象。

創立了“思想”

黨的十九大取得的一個重大成就是提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並通過《黨章(修正案)》確立為新時代全黨應當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理解和把握黨的十九大的重大政治意義,以及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為什麼會展現出嶄新氣象,應緊緊抓住這一點。

能否根據形勢變化和實踐要求,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指導下,書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時代新篇,實現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歷來是衡量和驗証一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是否具有強大戰斗力和創造力,繼而能否走在時代前列、贏得人民擁護、勇於自我革命、戰勝風險挑戰、永葆青春活力的根本標尺。

十九世紀中葉資本主義危機爆發,西歐各國工人階級迫切需要嶄新世界觀武裝之際,馬克思、恩格斯為“共產主義同盟”起草了著名的《共產黨宣言》——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第一個綱領性文獻,催生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偉大真理。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帝國主義為爭奪世界市場而深陷戰爭危機之際,列寧鑒於資本主義發展絕對不平衡的規律,勇於打破教條的束縛,寫下了《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階段》等光輝著作,率先在資本主義鏈條最薄弱的環節——俄國取得了無產階級革命的偉大勝利,實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到實踐的成功轉變。

“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面臨生死存亡之際,毛澤東同志在井岡山建立革命根據地,寫下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等著作,開創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革命道路,他的這些早期著作連同后來《反對本本主義》《矛盾論》《實踐論》《論持久戰》《新民主主義論》以及《論十大關系》《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等作為毛澤東思想的代表作,掀開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新篇。

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鄧小平同志從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的重大政治判斷出發,發表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著名講話,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確定了主題,實現了黨和國家中心工作的根本轉變,開啟了以改革開放為標志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1992年南方談話,更是他作為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在歷史轉折關頭寫就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經典篇章。

世紀之交,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展,利益主體、社會結構、交往方式、思想觀念等發生深刻變化,黨面臨“四大考驗”日趨嚴峻之際,江澤民同志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回答了“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時代課題,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

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長期高速增長,經濟與社會、發展與環境等的矛盾日益凸顯,成為制約我國進一步發展進步的嚴重桎梏之際,胡錦濤同志總結全黨智慧提出“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深刻回答“什麼是發展,實現什麼樣的發展”的時代課題,為全黨提供了科學的行動指南。

而當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持續快速增長近40年,經濟步入新常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斷增長與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越發突出之際,習近平總書記針對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如何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時代課題,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作出了馬克思主義的回答,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全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了必須長期堅持的行動指南,意義十分重大而深遠。

加強了“領導”

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這是國家憲法和《中國共產黨章程》寫明的。不論是革命、建設還是改革開放時期,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毋庸置疑。新時代,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作為四項基本原則之一,已經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大的優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恪守“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的原則,以問題為導向,旗幟鮮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著力解決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等重大風險問題,從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紀律以及制度等各個方面採取有力舉措,全面予以加強,極大地化解和克服了現實中存在的這樣那樣沖擊、削弱、侵蝕、解構乃至顛覆黨的領導的挑戰和危險,極大地維護和鞏固了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執政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新中國成立以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面對全新的經濟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發展——社會大流動導致社會階層結構多樣化、國家治理——民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的呼聲越來越高等時代課題,有人懷疑“共產黨過去那一套還管用嗎”,甚至在某些西方勢力那裡,按照西方社會“自由主義”治理模式,共產黨應該自動弱化乃至放棄自身的領導地位,走西方國家普遍奉行的“多黨輪流執政”的所謂“民主化”道路。諸如此類的噪音雜音歷來都有,而且還產生了諸多負面影響,對此,必須清醒認識並加以有力扭轉。

黨的十九大報告是我們黨面向新時代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政治性是它的鮮明特征,而通篇貫穿、濃墨重彩的線索就是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這同時又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靈魂和旗幟。

深化了“路線”

路線問題,歷來是中國共產黨人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頭等大事。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鄭重指出:“必須認識到,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依然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全黨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牢牢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這個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這就明確告訴我們,盡管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轉化,主要任務也發生了相應變化,但是“變”中有“不變”,這個“不變”的重要一點就是黨在新時期確定的基本路線依然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堅持改革開放。黨的基本路線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的語句表述上與過去完全一致,但是縱覽黨的十九大報告以及《中國共產黨黨章(修正案)》,實際上在內涵上變得更為豐富了。這也可以說是“不變”之中還有“變”。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為例。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我國是在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的,生產力不發達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將長期存在,決定了執政黨務必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工作不動搖。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發展實踐証明,我國創造了比資本主義更高的勞動生產率,用了短短五六十年完成了資本主義發達國家二三百年才能實現的經濟發展任務,實現了國家和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新時代主要任務由過去致力於解決落后的社會生產的制約因素轉變到下大力氣解決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上來﹔主要任務的變化沒有改變黨在新時代的“中心工作”即以“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可同樣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工作著力點和主攻方向卻發生了變化,即由過去長時期的中高速增長轉變到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的高質量的增長上來。新時代我國經濟高質量的增長,必須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能,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從供給和需求兩端發力。而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模式以及總體運行質量較之過去發生了質的提升,但這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我國最大的國情和最大的實際沒有根本變化的前提下的階段性質變。展望未來,隻要和平與發展依然是時代主題,“發展”就仍然是解決我國各種問題和矛盾的關鍵,“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仍然還會是黨的中心工作,但是伴隨我國經濟發展規模和質量的不斷躍升,其表現方式、運行特點以及實現要求等必然會有新的形式和內容。這些新的變化及其規律需要執政黨及時把握,並通過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體現為全黨的意志和行動,帶領和團結全體人民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不懈奮斗。

黨的十九大對黨的基本路線的豐富和發展,表明我們黨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黨的執政規律等都有了深化和拓展,這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展現新氣象的重要表征。

描繪了“藍圖”

黨的十九大報告沒有直接涉及“基本綱領”的論述,實際上是分為“戰略安排”和“基本方略”兩大部分,分別予以重點闡述。這是與以往黨代會報告有所不同之處,但根本上是一脈相承的。

基本路線的確定是與基本綱領的科學規劃相一致的,而基本綱領的正確擬定是對馬克思主義政黨整體素質和能力的考驗,它體現的是共產黨人對於當前社會運行機理及其內在規律的認識把握,以及與它所依靠的階級力量和廣大群眾之間的密切聯系,本質上反映的是這個黨健全而強勁的思維能力和執行能力。

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時代的戰略安排和基本方略,不是單純主觀的產物,而是有著堅實的實踐基礎和事實依據,它是我們黨從理論與實踐、歷史與現實、國內與國際、當下與未來的多重維度的結合上,經過既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多次反復,總結實踐經驗,集中全黨智慧,作出的合乎實際的科學判斷。當年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完全勝利之前的1941年,毛澤東同志寫下了《新民主主義論》這一偉大著作,后來新民主主義革命發展的實踐一一証明了毛澤東同志關於中國民主革命前途和未來的諸多戰略論斷。黨的十九大給世人描繪的未來30年的宏偉藍圖,也完全可以在“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的指引下,通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一步一步加以實現,因為它在本質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自身演進的歷史要求和邏輯必然。

重申了“初心”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a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行的根本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是這樣強調的,也是這樣行動的。黨的十九大一結束,他就帶領新任政治局常委來到上海黨的一大舊址和嘉興南湖紅船,回顧黨的歷史,重溫入黨誓詞,再次面向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宣布錚錚誓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這充分說明,當代中國共產黨人行程萬裡,依然銘記96年前建黨之初的誓言﹔一切向前走,沒有忘記當初從哪裡來、為什麼出發。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致力於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的自我監督,實現黨的自我革命,目的就是為了跳出“歷史周期率”。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質在於不管形勢如何變化,都要確保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黨的十九大圍繞新時代的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提出了諸多工作要求,根本還是在於告誡和確保全黨在新時代新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即“一定要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面向新時代,黨的十九大作出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無疑是根據新的實踐條件和歷史任務,著眼加強全黨尤其是各級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全面提高黨的執政水平和領導能力,把我們黨不斷建設成為一支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作風上、紀律上和制度上完全成熟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而作出的一項重要戰略部署,必將對全面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和產生深遠的歷史影響。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作者簡介:張西立,紅旗文摘雜志社總編輯)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前線》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