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單霽翔

2017年12月24日09:16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這是黨的十九大報告讓我最受觸動的一句話。文化自信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密切相關,我們的文化自信要建立在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基礎上。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內外諸多重要場合屢屢提出“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等文化發展理念。通過5年的努力,我國文化建設領域取得重大進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廣泛弘揚,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不斷提高,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蓬勃發展。文化自信得到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大幅提升。

  隨著國力增強,大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旺盛,特別是了解傳統文化的熱情激增。近年來,故宮開放面積日益增加、重量級展覽層出不窮,游客人數持續攀升。自2015年6月份啟動每天8萬人次限流機制的情況下,故宮博物院的全年游客接待量仍歷史性地突破了1600萬。在“石渠寶笈特展”引發“故宮跑”的同時,全國各大文博機構都不約而同地迎來觀眾的看展熱潮——首都博物館的“五色炫曜——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帶起了“首博熱”,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等候參觀“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覽的隊伍排到一站地之外,近期中國美術館的“慶祝‘十九大’勝利召開中國美術館典藏精品特展”更是吸引觀眾紛至沓來……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而展覽就是我們故宮博物院為廣大觀眾提供的精神食糧和文化服務。下一階段,故宮博物院將根據黨的十九大報告制定未來展覽規劃,力爭達到歷史性與時代性、思想性與觀賞性、科學性與藝術性、學術性與趣味性、知識性與通俗性的完美結合,真正辦出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展覽,體現出世界一流博物館的管理與服務水平。

  在辦好展覽的同時,觀照當下,才是讓文物活起來的真正意義所在。近期在央視熱播的《國家寶藏》首期節目以故宮3件鎮館之寶為主題,以創新思維解讀詮釋中國傳統文化。這不僅是對文物的展覽、文化的展現,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意義,就是喚起大眾對文物保護、文明守護的重視和自發進入博物館的興趣,從而讓百姓的日常生活與博物館建立起密切聯系。

  2020年,故宮將迎來自己600歲的“生日”。在實現中國夢的宏大背景下,故宮人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實現共同的“故宮夢”——把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責編:曹淼、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