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我們要以史為鑒,走好未來的路

用好歷史這面鏡子 

王喆

2017年12月20日08:36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用好歷史這面鏡子

  80年前,日本侵略者悍然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並於1937年12月13日野蠻侵入南京,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史上“三大慘案”之一。回顧傷痛是為了不再傷痛,今天我們審視這段沉重、這份屈辱,既是深切緬懷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緬懷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所有死難同胞,緬懷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緬懷同中國人民攜手抗擊日本侵略者獻出生命的國際戰士和國際友人,更是要以源自歷史又超越歷史的智慧,擦清歷史的鏡子,抹去灰塵,以史為鑒,走好未來的路。

  在感悟歷史中觸動靈魂。歷史之所以有魅力,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它能夠展示出有別於當下的社會情境和生活狀態。人們往往被那些曾經發生過、卻沒親歷過的人和事所吸引。然而,走進歷史的能力決定理解歷史的高度,特別是對於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這一重大歷史事件,要真正從歷史中汲取經驗教訓,首先要在走進歷史深層中有所感悟、有所觸動。關於侵華日軍一手制造的這一滅絕人性的大屠殺慘案,無論是時人血淚控訴,還是外國友人書信日記,都真實完整、細致入微地向世人展示出這段人類歷史上的黑暗一頁。當我們走進紀念館,或是翻開歷史書籍,會看到一幅幅泛黃的照片、一個個陌生的名字、一段段陳舊的影像。由於時空的阻隔,使我們很難再聽到中國人痛苦的呻吟和日軍狂妄的笑聲。我們不能抱著旁觀心態、甚至是獵奇心理去翻看這段歷史,因為我們與那些逝去的中國人有著共同血脈、共同家園。要與歷史對話、與逝者對話,仔細觀察古老照片中那些即將被殺害和正在被屠戮的中國人的眼睛,他們的目光中有恐懼、有屈辱、有憤怒、有絕望,他們的目光穿透歷史煙雲,注視著我們、警示著后人﹔透過烙印血腥黑暗、野蠻殘暴的文字記載,聽到背后一個個有血有肉的國人的吶喊,看到一個個有思有盼的時人的抗爭。隻有透過凝重的歷史感受到生命的掙扎,才能使我們的靈魂得到真正觸動,從而汲取歷史的教訓。

  在洞悉歷史中理性反思。對這段沉重歷史的回顧,我們有太多理由對敵人的殘暴進行徹底批判。在這場人類浩劫、民族屈辱中,30萬同胞慘遭殺戮,無數婦孺遭到蹂躪殘害。日軍犯下的反人類罪行,不僅僅是對生命的踐踏,更是對生命的羞辱,這些足以讓每一個有良知的人痛心不已。然而,對這場浩劫的理解和認知,不能僅停留在心情澎湃、感情憤怒,我們更需要有理性的深度反思。要反思國運為何如此破敗衰微,從而真正理解和牢記落后就要挨打、道路決定命運﹔反思軍事為何如此不堪一擊,從而真正理解和牢記能戰方能止戰、革新才能圖強﹔反思國人為何如此命途多舛,從而真正理解和牢記團結就是力量、斗志托舉希望﹔反思人類社會必然前進中出現的曲折,從而真正理解和牢記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深刻把握和平來之不易、和平必須捍衛,更加堅定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決維護人類和平與發展崇高事業的立場態度,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隻有這種理性反思,才能找到洞悉歷史真諦的鑰匙。

  在走入歷史中把握現實。歷史不僅是過去的記述、復原和展開,更具有面向現實、面向未來的維度。回顧包括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在內的近代以來民族恨、國家痛,不能把目光僅僅局限於過去、認識僅僅停留在苦難,而應放開眼界,在歷史、現實、未來的貫通中,深刻認識今日之中國,同新中國成立以前相比,同鴉片戰爭以后中國相比,存在著天壤之別﹔深刻體會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及其具有的“三個意味著”的蘊意。這都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不改、矢志不渝,離不開中國人民的團結一致、不懈奮斗,離不開人民軍隊的前仆后繼、流血犧牲。我們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對歷史的感悟轉化為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繼續朝著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在探究歷史中擔負使命。歷史是現實的根源,任何一個國家的今天都來自昨天,任何一個民族的光輝歷程都來自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續奮斗。今天,我們回顧這段沉重歷史,無不會被日軍的殘暴而震驚。然而,對敵人的控訴、對未來的宣示,不能僅僅是一時震動的姿態,不能僅僅停留在語言表態,更要變為具體行動。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硝煙已經遠去,但我們心中的狼煙絕不能就此熄滅,戰爭的利劍依然高懸人類頭頂,戰爭的危險從未遠去。我們需要的不是抗日神劇的娛樂,不是缺乏理性的“鍵盤英雄”。為了老祖宗留下的土地不丟失半寸,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未來,我們要增強憂患意識、使命意識,胸懷強國夢想、緊盯強軍目標,深入研究對手、時刻准備打仗,從而不負我們這一代人的職責使命,不負這個偉大的新時代,不負那些逝去的中國人的目光。

(責編:曹淼、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