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四個自信”為中國夢注入強大動力

周競風

2017年12月06日08:17    來源:人民論壇網

原標題:“四個自信”為中國夢注入強大動力

十九大報告指出,“全黨要更加自覺地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堅持實干興邦,始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是中國人民精神狀態的真實展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關鍵在實干,要在堅守“四個自信”的前提下,凝聚砥礪前行的精神動力,擼起袖子加油干。

“四個自信”是科學統一的整體,彼此之間相輔相成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注培育民族自尊心,堅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他又提出了文化自信,“四個自信”由此形成。“四個自信”充分展示了黨應具備的信念,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守自身信念,積極創建美好生活。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提出了中國夢,並且對其進行了系統闡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夢就是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體體現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四個自信”和中國夢,是習近平總書記結合我國國情提出的執政理念,鼓勵我們堅定民族自信心,積極行動,弘揚實干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自信”內涵豐富,其中道路自信關注發展方向、未來命運,強調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華民族實現繁榮富強的科學保障﹔理論自信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堅守,堅定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自信﹔制度自信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自信,依靠制度實現社會發展與穩定﹔文化自信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自信,既要對優秀傳統文化產生強烈的自豪感,也要堅定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四個自信”是科學統一的整體,彼此之間相輔相成。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與制度自信的基礎,而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則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現。

道路自信指明了中國夢的實現方向,理論自信為中國夢提供理論指引

道路自信指明了中國夢的實現方向。正確的道路是實現美好夢想的前提,實現中國夢應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不僅是歷史的選擇,也符合現實的需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的思考與探索中得到的,不僅符合中國國情,也符合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讓我們在新的發展時期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實現了跨越式進步,使我國的面貌與廣大群眾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迎來了中國夢的光明前景。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我國各項事業獲得巨大成功,但是面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取得的偉大成就,我們必須保持清醒頭腦。在改革發展以及實現中國夢的路上,難免會存在諸多矛盾與問題,這些會干擾中國夢實現的腳步,因此,必須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不忘初心,確保方向正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國夢。道路自信進一步明確了實現中國夢的方向,方向正確,才能確保尋夢路上穩步前進。

理論自信為中國夢提供理論指引。理論在一個國家的實現程度主要是看這一理論對國家需求的滿足水平。理論在被群眾掌握后,就能轉變為推動實踐的強大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我國改革、發展及穩定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行動指南。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需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用科學理論去武裝廣大人民群眾。在時下,隻有不斷用科學理論指導行動,才能掌握科學的行動指南,構筑團結奮斗的思想之基,才能實現思想上的統一、步調上的一致。實踐、認知永無止境,而理論的創新也是永無止境的。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要理順理論創新和理論自信之間的關系,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具體問題、戰略事務為中心,關注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從實踐出發,強調理論創新,堅持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總而言之,理論自信能夠為實現中國夢提供高屋建瓴的理論指導,確保實踐沿著正確方向前行。

制度自信為中國夢提供根本保障,文化自信為中國夢提供原動力

制度自信為中國夢提供根本保障。制度是成就一番事業的根本保障,而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制度不僅是由我國國情、性質決定的,也是經濟社會發展進程決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是我國發展的制度保障,強調制度自信需要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制度自信不僅表現為政治定力,也需要改革創新、不斷完善,這是制度自信的基本要求,是制度自信的重要保証。習近平總書記曾明確指出,制度自信能激發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氣,不斷深化改革,制度自信才能更徹底、更久遠。在新的時期,強調制度自信,需要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踐中,繼續堅持並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特別是圍繞廣大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完善這一制度體系,做到科學規范、系統完備、運轉有效,確保每一個人都能展現聰明才智,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實現中國夢增添力量。要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鮮明的、特色的、富有效率的,對其存在的問題,應有清醒的認識,要推動社會主義制度更為穩定、完備,才能為實現中國夢打好制度基礎。

文化自信為中國夢提供原動力。文化是民族凝聚力之源,是國家實現興旺發達的科學支撐。歷史與現實充分表明,文化是民族之魂,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是文化的核心。文化自信的提出充分彰顯了共產黨人對文化的高度關注,標志著我國對文化功能、文化作用的認知已達到新高度,文化站在新的起點上。中華民族在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創造了優秀的傳統文化,在黨領導廣大人民群眾開展斗爭的過程中培育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文化積澱了中華民族深層次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標志。黨提出文化自信有著深厚的根基,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優秀傳統文化深化了文化建設之基,夯實了文化自信的強勁底氣。文化自信不僅源自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更源自對中國夢美好未來的期待。改革開放后,全國人民一道創造了偉大的成就,國家實現了繁榮富強,文化實現興盛。黨的十八大以后,中央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文化產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文化發展迎來了新的春天。缺少共同的核心價值觀,社會就缺乏維系的精神紐帶,就難以形成凝神聚力的共識以及精神支撐。強調文化自信,就是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增強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為中國夢提供持久動力。此外,文化自信就是要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偉大實踐中,構筑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全面實施文化“走出去”戰略,創建中國話語體系,傳播中國智慧,使中華文化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為實現中國夢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

總之,中國夢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始終堅持“四個自信”對實現中國夢具有深遠意義。“四個自信”為實現中國夢注入了精神動力,在圓夢的征程上,應匯聚奮發有為的力量,不忘初心,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事業發展的新局面,提高國家綜合實力。

(作者為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參考文獻】

①張春花、俞良早:《習近平實現中國夢的偉大構想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理想社會思想的豐富和發展》,《社會主義研究》,2016年第4期。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人民論壇》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