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堅持把新發展理念貫徹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過程

唐洲雁

2017年12月01日08:50    來源:求是

原標題:堅持把新發展理念貫徹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過程

  堅持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深刻領會和把握這一重要論斷的精神實質,始終堅持把新發展理念貫徹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過程,對於我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新發展理念反映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理念是行動的先導,一定的發展實踐都是由一定的發展理念來引領的,發展理念是否對頭,從根本上決定著發展成效乃至成敗。回顧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在每一個發展階段,我們黨都會依據不同的時代特征、階段特點提出相應的發展理念,並以此為先導,引領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斷向前推進。

  新中國成立后,面對“一窮二白”的發展基礎和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我們黨統籌鞏固新生人民政權和推進國家工業化建設的需要,先是提出“農業適應工業、優先發展重工業”的主張,后又提出“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以農、輕、重為序安排國民經濟”的發展思路。正是在這一發展理念的指導下,我們黨不斷探索,逐步確立了“把我國建設成為具有現代工業、現代農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的發展目標,並幾經曲折、艱辛開拓,建立起了相對獨立、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改變了舊中國極端貧窮落后的面貌,為團結帶領全國人民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新道路奠定了必要的物質技術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國際國內形勢發生深刻變化,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我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更加凸顯。我們黨深刻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根據新的時代條件和發展需要,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確立“發展才是硬道理”的理念,並通過全面實行改革開放,制定“三步走”發展戰略,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進入新世紀,我們黨又針對我國發展的新特征,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這一發展理念強調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科學回答了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重大問題,反映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

  實踐証明,發展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發展環境不會一成不變,發展條件不會一成不變,發展理念也不會一成不變。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全球性問題加劇的外部環境,面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等一系列深刻變化,創造性地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新發展理念是我們黨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基礎上提出來的,是在科學判斷國內外發展大勢前提下提出來的,也是針對當前我國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新發展理念在更高層次上進一步科學回答了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重大問題,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認識由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不斷飛躍。

  二、堅持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時代。在這個新時代,我們黨要領導人民繼續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在前進道路上解決新矛盾、破解新問題、實現新目標,就必須更加旗幟鮮明地堅持新發展理念。

  堅持新發展理念是化解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從人民需要方面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斷增長。從社會生產方面看,在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升、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后,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日益突出,已成為制約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在推進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化解這一社會主要矛盾,必然要求我們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大力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更好地滿足人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的需要,更好地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堅持新發展理念是解決新時代我國發展突出問題的必然要求。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在此關鍵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仍然存在不少突出問題:發展質量和效益還不高,創新能力不夠強,發展動力不夠足﹔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發展不協調、產業結構不合理問題依然突出,經濟和社會發展“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不協調等問題亟待解決﹔人民群眾對干淨飲水、清新空氣、安全食品、優美環境等的要求越來越高,生態環境問題日益成為制約經濟社會和民生發展的“心頭之患”﹔對外開放水平總體上還不夠高,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還不夠強,應對國際經貿摩擦、運用國際規則的本領也不夠強﹔經濟發展的“蛋糕”雖然不斷做大,但分配不公問題仍然存在,收入差距、城鄉區域公共服務水平差距較大。解決這些突出問題,要求我們必須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真正做到崇尚創新、注重協調、倡導綠色、厚植開放、推進共享,這是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

  堅持新發展理念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我們黨肩負著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任務﹔從2020年起,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並通過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樣兩個階段的戰略安排,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不僅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簡單延續,它是更高層次上的國家建設,必將面臨更多更大的問題和挑戰,需要更先進的理念、更寬廣的視野、更宏大的戰略、更艱巨的斗爭。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我們正在進行的是“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必須更多地從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未來反觀和審視我們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踐,更加主動地對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在這一歷史進程中,我們更加需要牢固樹立和切實貫徹新發展理念,緊緊扭住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這個牛鼻子,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不斷開創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三、堅持把新發展理念貫徹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過程

  在新時代,我國發展最顯著的特征和標志,就是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質量,著力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中實現經濟增長。隻有實現這樣的發展,我們才能把“兩個一百年”的宏偉藍圖變為現實。為此,必須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的要求,堅持把新發展理念貫徹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過程,努力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不斷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

  堅持創新發展理念,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要根據十九大的要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拓展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堅持協調發展理念,促進區域均衡發展。要按照十九大的部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強化舉措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加快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發揮優勢推動中部崛起,創新引領率先實現東部地區優化發展﹔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導向,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發展綠色金融,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推進資源的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實施國家節水行動,降低能耗、物耗,實現生產系統和生活系統循環鏈接。

  堅持開放發展理念,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拓展對外貿易,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創新對外投資方式,促進國際產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貿易、投融資、生產、服務網絡,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堅持共享發展理念,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要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堅持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不斷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在新時代,堅持和落實新發展理念,關鍵是要把新發展理念作為檢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效的重要標准。要加快建立與新發展理念相適應的績效考核體系,引導各級領導干部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要著力完善干部績效評估制度,堅持把科技創新、協調發展、生態保護、對外開放、社會進步等作為績效評估內容,重在形成對領導干部正向激勵機制。要根據不同地域和不同條件,因地制宜實施差異化績效評估,在實踐中既看發展又看基礎,既看顯績又看潛績,既看當前又看長遠,注重比發展質量、比發展方式、比發展后勁,切實引導各級領導干部作出一番經得起歷史、實踐和人民檢驗的實績,接續譜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壯麗篇章。 (作者:山東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研究員)

(責編:曹淼、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