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 錢學明
2017年11月08日08:2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堅決貫徹落實十九大提出的精准扶貧精准脫貧部署,才能確保我們在決勝全面小康的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產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有力支撐,通過培育和發展特色產業,實現經濟社會的跨越發展,這是貧困地區客觀、現實、必然的選擇。一直以來,各地都把產業扶貧作為重中之重來抓,因地制宜,努力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精准扶貧新路徑。然而,多年的扶貧實踐中,我們發現,許多貧困地區農業發展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低,既沒產業,也沒市場,更沒有“能人”引領,產業扶貧需要“從無到有”進行探索。由於貧困戶發展條件差、能力弱、缺乏信心,讓他們去探索發展扶貧產業無疑是天方夜譚。即使產業扶貧資金直接投向他們,也往往不知道怎麼用,容易“打水漂”。所以,各地產業扶貧資金存在不敢用、用不出去等現實問題。
產業扶貧亟待轉變理念、創新路徑。我們在廣西隆安縣東信村扶貧點,通過發現、培育、認定和使用創業致富帶頭人,探索形成了特色扶貧產業,帶動了貧困戶發展產業脫貧致富,打造了“扶強帶弱”的產業扶貧新模式。結合這些成功的經驗,我們認為加快推進各地產業扶貧,應深入挖掘農村發展內生動力。為此建議:
發現“能人”,實施“扶強帶弱”。農村“能人”群體在精准扶貧中有著重要作用。他們大部分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或一技之長,因為土生土長,對村情民意有著深刻和全面的認識。他們了解本村貧困戶的致貧原因,能更精准地幫助貧困戶選擇脫貧項目。他們個人條件較好,憑借經濟優勢在當地形成一定威望,更容易產生帶動效應。通過“能人”影響、引導、組織和帶領更多群眾,參與發展壯大扶貧產業,樹立增收致富的示范和榜樣,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志氣和信心,把“扶貧先扶志”落到實處。
扶持“能人”先行,探索產業扶貧路徑。貧困地區探索扶貧產業發展往往存在較大的市場風險,獲得收入和效益需要較長周期。為此,可將部分產業扶貧資金用於扶持個人條件相對好、能力相對強的“能人”先行探索產業發展,待形成較為成熟的產業發展路徑時再進行推廣,可以有效地規避風險,使產業扶貧資金真正用在刀刃上。這一過程中,政府要健全保障機制,營造寬鬆的氛圍,允許試錯,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農村“能人”參與產業開發的積極性。讓“能人”與貧困戶緊密聯系起來,帶動群眾脫貧致富。政府對“能人”進行“脫貧致富帶頭人”的認定和頒証,並簽訂購買服務協議,落實其對貧困群眾開展幫扶的責任。“脫貧致富帶頭人”要通過在產業發展上積極發動、在技術指導上有效組織、在日常管理上及時服務,為貧困戶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要將貧困戶和“能人”緊密聚合起來,實現全面脫貧致富。
支持“能人”成立合作組織,提升扶貧產業競爭力。要支持“能人”搞好產業發展,提高思想認識、業務水平、組織能力,使其成為能夠影響、組織、帶領村民一起創業致富的帶頭人。應鼓勵引導“能人”帶頭成立專業合作社、專業化農事服務組織,促進與龍頭企業的合作,提高扶貧產業的組織化、規模化和標准化程度,提升品種、品質和品牌,增強扶貧產業市場競爭力。
相關專題 |
· 重要評論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