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02日11:19 來源:法制日報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人們對生態環境給予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針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提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對此,記者採訪了業內有關專家。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福祉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
“黨的十九大報告一系列論述深刻闡述了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環境新理念。”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周珂說。
周珂認為,傳統環境倫理基本上建立在人類中心主義的基礎上,即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強調人類利益特別是包括人的生命在內的人權的絕對優先性,這種理念與工業革命以來西方哲學主客體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有淵源關系。這種理念在環境保護上形成一系列對立困境,包括人與自然的對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對立、環境保護立法上二元目的的對立、企業與公眾的對立等,導致在環境正義上的爭執不休、環境保護事業裹足不前。雖然近年來西方后現代主義對這種主客體二元論提出強烈質疑,但並未拿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實踐証明,人與自然關系的認知直接決定著環境保護政策和法律的制定,決定環境保護的效率與方向。
“黨的十九大報告所倡導的生態文明建設是對傳統工業文明的深刻反思與揚棄。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遵循自然規律,才能有效防止在開發利用自然上走彎路。”周珂說。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美好生活需要離不開良好的生態環境。”周珂說。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於主要矛盾的論述,不僅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的具體定位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坐標所在,也表明了現階段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性、迫切性和具體行動策略。”中國政法大學環境資源法研究所副教授、北京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分會副會長馬燕說。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馬燕認為,從我國生態環境的實際情況看,長期線性的不均衡發展模式導致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已經成為當前制約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提出了“五位一體”的治國方略,生態文明建設被提到前所未有高度,我國環境保護力度不斷增強,環境保護成效顯著。但是,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情況並沒有完全得到遏制,環境問題依然嚴峻。現有生態環境質量距離人民對美好環境和美好生活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的任務艱巨、任重道遠。
“生態文明是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財富成果的總和,是指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沒有生態文明,一切文明就沒有享受的前途。”周珂說。
綠色經濟推動文明形態轉型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人類隻有遵循自然規律才能有效防止在開發利用自然上走彎路,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律”。
“必須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長久以來,由於發展的不均衡,公眾環境保護意識、環境保護知識參差不齊,經濟優先、唯經濟指標等落后的發展觀不僅是制約我國環境保護政策和法律正確運行的不利因素,也是導致發生各種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重要原因。因此,注重培養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引導公眾樹立正確的環境價值觀、生態倫理觀,是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前提條件。”馬燕說。
黨的十九大報告圍繞“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從“推進綠色發展”“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四個方面提出一系列舉措。
“這四個方面的相關舉措抓住了生態文明建設改革中的主要和重點領域,體現了黨中央對生態問題的關切,使我們感受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大政治意願和對環境保護的高度重視,這無疑是環境保護的福音。”周珂說,習近平同志還說過“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用平實的語言表達了人民對於美麗中國的期待。現代意義上的美麗中國,是生態文明建設所追求的目標和必然結果。我國社會生態文明轉型過程中,在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上應當樹立的新的理念,追求的是生態和經濟實現雙贏的一種新時代現代化發展模式。
周珂認為,文明形態轉型的經濟基礎是綠色經濟,生態文明經濟基礎具有綠色屬性,也體現了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雙贏和一體化的新思維。生態文明建設強調以系統的觀點出發,全面考慮自然、社會、經濟等綜合因素。例如最近在我國開展的生態文明城市的建設及其指標體系的研究,逐步建立起綠色核算制度,就是綜合考慮了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人居和生態文化多個層面的指標。另外,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實現農業生態轉型在生態文明轉型中意義重大。同時,倡導綠色消費,發展和完善生態補償制度,重視能力建設並提供法律政策保障至關重要。
打通建設美麗中國法律瓶頸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強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設計和組織領導,設立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自然生態監管機構,完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統一行使監管城鄉各類污染排放和行政執法職責”。
“我國是公有制國家,自然資源屬於國家所有。國家對自然資源擁有管理和監督職責。我國的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資源由國土資源部等部門進行管理。管理職責以自然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為主,屬於從源頭對資源的管理。國家作為自然資源所有權人負責管理自然資源資產,保障自然資源資產的收益和增值。不過,多部門交叉管理在客觀上不利於自然資源的整體保護和高效安全開發利用。”馬燕說。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就提出,“健全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完善自然資源監管體制,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職責”。
“改革的目標是把管理者和所有者分開,一件事情由一個部門管理。同時,如何處理保護和開發利用,如何處理好公和私的關系,正確對待自然資源的所有權和管理權十分復雜,也是長期困擾相關部門的重要問題。”馬燕說。
建設美麗中國,離不開公眾參與。
“環境問題屬於社會問題,這類社會問題的解決需要依靠多方社會主體共同參與。僅僅依靠政府的管理與監督,很難從根本上徹底解決環境問題。應當發揮社區民眾的力量,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保護環境。十九大報告指出,應當重視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等黨組織和黨員在生態建設方面的表率作用和組織作用。重視有利於環境保護的民間習俗採納,政府負責、企業參與、應當吸收和借鑒民間環境糾紛解決的經驗和特點,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建立環境保護方面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打一場污染治理的人民戰爭,讓人民早日能夠充分享受更加美好的自然環境。”馬燕說。
建設美麗中國,還需要立法保駕護航。
“為了保障生態文明建設各項工作順利進行,應當全面升級我國環境資源立法。通過體系化、法典化,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環境資源法律體系。環境因素的自然性、復雜性、內在關聯性決定了調整與之相關的法律規范之間往往具有一定的內在聯系。現行的環境資源立法多屬於單行立法,容易導致執法和司法效率的低下甚至沖突。體系化有利於通過原則和制度對具有共性的特定環境資源進行整體保護。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我國環境資源法得到了快速發展,各門類立法比較齊全,但整體性和系統性還不夠,不能適應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資源法治的需要,應當盡快完善。”馬燕說。
馬燕認為,應當結合對於自然資源產權管理制度構建,盡快完善自然資源產權管理制度。通過立法明確不同性質自然資源權利人的權利和保護義務。盡快完善我國環境資源規劃制度。要確保資源開發利用和環境利用符合環境資源規劃的要求。建立自然資源規劃制度的同時,確保環境資源規劃編制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全面性。確保規劃制定和修改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突出重點,加強對重要生態系統、生態環境和和自然資源的管理保護和修復。對於違反規劃的違法行為要及時問責。還應當完善生態補償制度和國家公園立法等法律制度。(記者 杜曉 實習生 劉小玉)
相關專題 |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