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專題報道>>中國方案國際魅力

【理上網來·輝煌十九大】俄羅斯科學家:受到習主席接見印象深刻

周文婷

2017年10月20日16:45    來源:中國日報網站

中國日報10月20日電(記者 周文婷)談及什麼是令他印象最深的與中國有關的故事,在中國工作了十多年的俄羅斯科學家菲利浦(Philipp Khaitovich)說,那一定是受到習近平主席的接見。

現年43歲的菲利浦在人類大腦研究領域成果豐碩,他在位於上海的中科院-馬普學會計算生物學伙伴研究所擔任教授。他曾三次參加習近平主席與外國專家的座談會。第一次是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第二次在上海,第三次則是在莫斯科。

第一次座談是在2013年,菲利浦用“出乎意外”來形容那樣一次國家主席與外國專家的座談。

“當時我們有24位來自各行各業的外國專家參加座談會,我們中間沒有人想到會有這樣一次座談,因為那時習主席剛剛上任才沒多久。那絕對是個意外。”菲利浦教授也是在那一年,獲得了中國政府友誼獎——中國政府為表彰在中國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外國專家而設立的最高獎項。

他說,習主席拿出時間,努力讓這些外籍國際行業領軍人物在中國感到賓至如歸,令他印象深刻。

“其實,和本地人口比起來,外國專家隊伍小之又小,但是習主席那麼重視外籍人才隊伍,他是一位非常有遠見的領導人。”菲利浦說。

菲利浦在芝加哥伊利諾伊大學獲得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在加入上海的這個研究所之前,他曾在美國和德國工作,並已在人腦研究領域頗有建樹。

他說,他第一次來中國是2004年底,來上海參加這份工作的面試。據他回憶,那時候,外國對於中國的了解不像今天這麼充分。“但是作為科學家,我總是希望有第一手的經驗。在科學裡,很多人們相信了千百年的事情,可能某一天都會被發現是很謬誤的。”

當他自己開始探索中國時,他發現中國確實是個很與眾不同的國家。“中國很特別,它和俄羅斯不一樣,和歐洲、美國都不一樣。但一個國家有自己的不同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我非常贊同中國要保持它特有的面貌。”

他來上海接受這份工作,其實也意味著他婉拒了來自德國、以色列、西班牙等世界一流的科研機構的工作邀請。“我相信在上海,我可以和最高水平、最潛心鑽研的科學工作者們齊頭並進。”

總結這些年的工作,他說他對這個研究所最大的貢獻是培養了一批年輕科學家,並且看著他們開始有能力獨立擔綱科研項目。這樣的說法顯然是過於謙虛,因為他帶領的團隊不斷有高質量的產出。

他的團隊目前正在做的一個項目,是關於母乳喂養對於人類早期腦發育的重要性。脂肪是哺乳動物腦部重要的組成成分。他們發現,人腦中的脂肪構成與其他動物腦中的脂肪構成,有巨大的差異。“科學界一直以來認為,所有哺乳動物腦部的脂肪構成都是差不多的。但我們最近發現這種認識是錯誤的。”

菲利浦教授與他的太太和兩個孩子一起生活在上海。他的太太是中國人,也是一位科學家。

(責編:王瑤、謝磊)
相關專題
· 中國方案國際魅力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