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開拓進取的五年

外交部黨委

2017年09月30日11:06    來源:求是

原標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開拓進取的五年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際形勢深刻變化,中華民族復興進程深入推進,中國與世界關系深度調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外交開拓進取、攻堅克難,在世界亂象中維護我國發展的良好外部環境,在國際變局中提升我國國際地位和影響,成功走出一條與歷史上傳統大國不同的強國之路,開創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

  一、習近平總書記外交思想為新時期中國外交指明前進方向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縱覽國際風雲變幻,洞察人類發展規律,站立世界發展潮頭,在保持對外大政方針穩定性和連續性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一系列外交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並確立了習近平總書記外交思想這一指導新形勢下外交工作的強大思想和理論武器。

  習近平總書記外交思想明確了新形勢下對外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任務、戰略策略、機制保障,科學回答了中國作為國際社會重要一員推動建設什麼樣的世界、構建什麼樣的國際關系,以及新形勢下中國需要什麼樣的外交、怎樣辦外交等重大問題,是一個內涵豐富、思想深邃、系統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在習近平總書記外交思想指引下,中國外交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發展安全兩件大事,牢牢把握堅持和平發展、促進民族復興這條主線,展現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為我國和平發展營造更加有利的國際環境,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保障,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懈努力,走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外交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外交領域的最新成果,體現了寬廣深邃的歷史視野、統攬全局的戰略思維、主動進取的創新精神和勇於擔當的大國胸懷,是黨中央治國理念和執政方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新中國外交優良傳統的繼承和發展,是對傳統國際關系理論的創新和超越,引領中國外交站在了人類發展和時代進步的道義制高點上。中國外交之所以能夠開新局、譜新篇,根本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英明領導,根本在於習近平總書記外交思想的科學指導。

  二、構建全球伙伴關系網絡,拓展全方位外交布局

  面對國際形勢的深刻變化,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對國際關系發展演變產生深遠影響。我們踐行合作共贏理念,打造對話不對抗、結伴不結盟的全球伙伴關系網絡,迄今已同100個左右的國家和國際組織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關系,實現對大國、周邊和發展中國家全覆蓋。

  積極構建健康穩定的大國關系框架。2013年以來,中美元首多次會晤,推動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建設取得重要成果。美國新一屆政府就職后,習近平總書記同特朗普總統成功舉行海湖庄園會晤和漢堡會晤,明確了新時期中美關系發展方向和原則,對推動兩國關系沿著正確軌道向前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俄高層交往頻密,戰略互信不斷深化,務實合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兩國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保持高水平運行。中歐共同致力於建設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伙伴關系,我國同歐洲國家、次區域及歐盟機構合作全面深入發展。我國舉辦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和新興市場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對話會,推動同金磚國家和發展中大國合作邁上新台階。

  開創周邊睦鄰友好合作新局面。黨中央召開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對周邊外交作出頂層設計和全面部署。我們秉持親誠惠容理念,提出中國—東盟“2+7”合作框架,制定《落實中國—東盟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伙伴關系聯合宣言的行動計劃(2016—2020)》,建立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為中國與東盟國家關系搭建更多平台。與南亞國家合作顯著增強。同所有中亞國家建立戰略伙伴關系,雙方合作邁出更加堅實步伐。弘揚“上海精神”,深化團結協作,引領上海合作組織發展進入新階段。

  推動同發展中國家合作提質升級。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真實親誠的對非工作方針和中非“十大合作計劃”,確立中非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新定位,把中非合作推向新的歷史高度。同拉美國家創立中拉論壇,共同打造中拉關系“五位一體”新格局。同阿拉伯國家致力於構建戰略合作關系,同太平洋建交島國建立戰略伙伴關系,實現同發展中國家整體合作機制全覆蓋。

  三、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

  著眼構建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和促進各國共同繁榮進步,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提出建設“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4年來,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指導下,在各參與方共同努力下,“一帶一路”逐漸從倡議變為行動,從理念轉化為實踐,成為開放包容的國際合作平台和各方普遍歡迎的全球公共產品。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支持參與,一大批有影響力的標志性項目順利落地。我國與許多國家發展戰略順利對接,2014年至2016年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總額超過3萬億美元,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累計超過500億美元。中國企業在20多個國家設立了56個經貿合作區,為有關國家創造近11億美元的稅收和18萬個就業崗位。“一帶一路”沿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快速提升。

  今年5月,我國成功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29位外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3位重要國際組織負責人以及來自140多個國家和80多個國際組織的代表出席。高峰論壇達成5大類、76大項、270多項合作成果,明確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方向、原則和舉措,形成國際社會廣泛參與、合力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磅礡氣勢。“一帶一路”倡議從宏偉藍圖轉化為清晰的路線圖,展現出強大的行動力和實效性。論壇的成功舉辦是習近平總書記外交思想的重要實踐,是中國夢與世界夢相互融通、相互促進的生動體現,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有益創舉。

  四、深入參與全球治理,我國國際地位和影響顯著提升

  隨著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變化和全球性問題日益突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成為大勢所趨。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就全球治理問題主持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為我國深入參與全球治理作出戰略規劃。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導下,我國演繹了參與和引領全球治理的“三部曲”。一是在北京成功舉辦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第二十二次非正式會議,啟動亞太自貿區進程並確定相關路線圖,對亞太區域合作發揮了重要推動作用。二是成功舉辦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杭州峰會,成功推動G20從危機應對向長效治理機制轉型,擴大了中國新發展理念的國際影響,提升了中國改革開放的世界意義,成為G20發展史上的一座裡程碑。三是習近平總書記今年年初在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並訪問聯合國日內瓦總部時發表重要講話,推動經濟全球化向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宣示中國推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決心和承諾,為充滿不確定性和憂慮情緒的國際社會注入來自中國的強大正能量,受到國際社會高度評價。

  習近平總書記成功出席一系列多邊峰會,提出全球治理觀、新安全觀、新發展觀等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張,積極引導國際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我國推動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積極參與制定海洋、極地、網絡、外空、核安全、反腐敗、氣候變化等新興領域治理規則。我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的份額從第六位躍居第三位,人民幣被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我國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不斷提高。

  五、發揮建設性作用,推動解決國際地區熱點和全球性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致力於同各國“共謀和平、共護和平、共享和平”。我國成功舉辦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發出維護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成果、捍衛世界和平的時代強音。我們堅定致力於政治解決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努力發揮彌合分歧、勸和促談的建設性作用。堅持朝鮮半島無核化目標,堅持通過對話談判解決半島核問題,提出“雙軌並行”思路和“雙暫停”倡議,為緩解半島緊張局勢、推動重啟接觸對話、維護地區和平安寧作出重要貢獻。積極參與阿富汗、伊朗核、敘利亞、南蘇丹等問題解決進程。宣布建立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率先組建常備成建制維和警隊及8000人規模的維和待命部隊,同各國合力應對恐怖主義、網絡安全、公共衛生、難民等全球性挑戰,為推動達成氣候變化《巴黎協定》、制定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發揮重要作用。

  六、大力開展經濟外交,服務國內發展

  服務發展是外交工作的重要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外交工作要積極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實施“走出去”和“引進來”創造良好條件。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統籌考慮和綜合運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兩類規則,在服務國家改革發展方面積極出台新思路,推出新舉措。

  深入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同30多個國家簽署產能合作協議,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產能合作模式,初步形成覆蓋亞非歐美四大洲的產能合作布局,為我國優質產能“走出去”、推動各國共同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加速推進自貿區戰略,同冰島、瑞士、韓國、澳大利亞等國簽署自貿協定並正式生效,同東盟完成自貿區升級談判,推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和中國—海合會自貿區談判取得實質進展,面向全球的高標准自貿區網絡初現雛形。

  創辦省區市全球推介活動,圍繞更好服務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和東北振興戰略,迄今已為10個省區舉行推介,充分展現有關地方發展活力和前景,為地方對外開放合作搭建起更加便捷的溝通橋梁。

  積極推動對外經貿、能源、金融等領域務實合作,利用外交部和駐外使領館信息和人脈優勢,支持國內地方和企業“走出去”,拓寬對外交往渠道,提升對外合作水平。

  七、踐行維權為民宗旨,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人民利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任何外國不要指望我們會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們會吞下損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苦果。在黨中央領導下,我們對涉及國家核心利益的問題敢於劃出紅線、亮明底線,在尊重歷史事實和國際法的基礎上開展了堅定有力的維權斗爭。我們在釣魚島問題上堅持原則,充分展示了中國政府和人民捍衛國家領土主權的堅強決心和意志。有理有據地回擊損害中國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所謂南海仲裁案,堅持通過直接當事方對話談判解決具體爭議,維護了南海局勢總體穩定。我們旗幟鮮明維護一個中國原則,反對制造“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圖謀,反對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扎實開展涉藏、涉疆外交,加強打擊“三股勢力”國際合作,堅決捍衛國家安全和統一。我們積極同國際社會開展反腐敗追逃追贓合作,取得重要成果。

  我們時刻把海外中國公民的安危放在心上,5年來成功組織9次海外公民撤離行動,處理100多起中國公民在境外遭綁架或者襲擊案件,受理各類領保救助案件30萬起,僅去年一年就處理了10萬多起領保案件,平均每5、6分鐘就有一起。我們傾力打造海外民生工程,建立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呼叫中心,迄今接到各類來電24萬多個,使海外中國公民能夠在第一時間得到外交部和駐外使領館及時幫助,努力做到“中國腳步”走到哪裡,“中國保護”就跟到哪裡。截至目前,持中國普通護照可以有條件免簽或落地簽的國家和地區已達64個,與中國締結簡化簽証手續協議的國家達41個。中國護照“含金量”不斷提升,我國公民出行更加安全方便。

  八、加強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增強我國軟實力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國家軟實力建設,強調要講好中國故事,做好對外宣傳。習近平總書記在出訪、出席多邊會議、接待外國領導人訪華期間,通過會見會談、公開演講、接受採訪、發表文章等多種方式,積極向國際社會宣介我國的社會制度、發展道路和價值理念,引導和增進外界對華認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書已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出版了21個語種,發行量超過600萬冊,在世界各國引起強烈反響。中國理念越來越多地成為國際共識。

  我們積極貫徹落實中央要求,大力推進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輿論場,全面闡釋中國發展理念,准確闡述中國對外政策,引導國際社會形成客觀公正的中國觀。積極推動同各國開展文化、體育、青年、媒體等人文交流和對話,舉辦中國文化年、語言年、旅游年等友好交流活動,展現中華文明深厚底蘊,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樹立開放、包容、合作的良好形象。

  中國外交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展望未來,國際形勢正經歷數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們將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自覺用習近平總書記外交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堅持穩中求進,積極主動作為,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奮力譜寫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篇章,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事業、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編:曹淼、謝磊)
相關專題
· 《求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