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因事而化 因時而進 因勢而新

——習近平總書記“7·26”重要講話體現的理論品格和思想方法 

顧海良

2017年09月25日08:47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因事而化 因時而進 因勢而新

“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的“三因”理念,是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12月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提出的。“三因”不僅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理念,而且也是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和科學的思想方法的深刻概括。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把握“事”和“化”、“時”和“進”、“勢”和“新”之間的辯証關系,知其“固然”,更知其“所以然”,是學習和運用、發展和創新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方法和根本道理。習近平總書記“7·26”重要講話是運用“三因”理念,發展和創新馬克思主義的典范。我們應該依循“三因”理念,深入學習和貫徹“7·26”重要講話精神。

因事而化:從“7·26”重要講話對黨的十八大以來五年間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發生的歷史性變化的闡述中,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7·26”重要講話站在歷史和時代的高度,洞察和把握世界發展大勢和當代中國現實,深刻闡述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深刻闡述了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深刻闡明了未來一個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大政方針和行動綱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觀點、重大判斷、重大舉措,為開好黨的十九大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礎、思想基礎和理論基礎。

“7·26”重要講話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是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很不平凡”的5年。以“很不平凡”來概括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進程的特征是極為精辟的。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把握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的發展大勢,順應實踐要求和人民願望,提出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推出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特別是著力於“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這些“解決的難題”和“辦成的大事”凸顯於九個方面。這九個方面“解決的難題”和“辦成的大事”,凸顯了“很不平凡的”5年的實際、實績和實效。

這九個方面“解決的難題”和“辦成的大事”深刻說明,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舉旗定向、謀篇布局、迎難而上、開拓進取,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的重大成就。“因事而化”,這九個方面“解決的難題”和“辦成的大事”,“化”出了一些深刻的道理,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科學指引,是5年來我們取得這些歷史性成就的根本保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要更為牢固地樹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因時而進:從習近平總書記“7·26”重要講話對兩個“牢牢把握”的闡述中,深刻理解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要牢牢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7·26”重要講話作出的兩個“牢牢把握”的判斷,深刻揭示了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方位,提出了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當代中國的“最大國情、最大實際”,是認識當下、規劃未來、制定政策、推進事業的根本出發點,是扎扎實實地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總依據。因時而進,“牢牢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是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當代中國的“最大國情、最大實際”的內在要求和必然邏輯。

“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根本方向和目標。在黨的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習近平總書記在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為主題的講話中宣示:“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強調:“帶領人民創造幸福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

因時而進,“7·26”重要講話對“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根本方向和目標作了新的拓展,在繼續闡明以上宣示的各項“期盼”之外,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闡明了人民對“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期盼”,進一步升華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內涵。

因勢而新:從“7·26”重要講話對黨和國家事業未來發展的大政方針和行動綱領的闡述中,提高對黨的十九大召開的偉大意義的認識,增強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和信念

“7·26”重要講話強調:“即將召開的黨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能否提出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行動綱領,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繼往開來,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事關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我們黨要明確宣示舉什麼旗、走什麼路、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擔負什麼樣的歷史使命、實現什麼樣的奮斗目標。”因勢而新,“7·26”重要講話通篇閃爍著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光輝,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戰略性、前瞻性、指導性,從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論上為開好黨的十九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歷史任務。“7·26”重要講話指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要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仍然需要保持和發揚馬克思主義政黨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勇於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因勢而新,“四個偉大”的新概括,不僅指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面臨的重大課題和艱巨任務,而且闡明了回應這些課題和完成這些任務的理論自信和戰略定力。

“四個偉大”是對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肩負的使命和擔當的概括。在“四個偉大”中,“偉大工程”以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全面從嚴治黨為旨向,經受“四大考驗”、避免“四種危險”,不斷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增強黨的執政能力。“偉大工程”是確保我們黨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斗力,是“偉大斗爭”“偉大事業”的勝利和“偉大夢想”的實現的根本保証。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7·26”重要講話指出:“我們要在迅速變化的時代中贏得主動,要在新的偉大斗爭中贏得勝利,就要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基礎上,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來思考和把握國家未來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戰略問題,在理論上不斷拓展新視野、作出新概括。”因勢而新,堅持和弘揚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推進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新發展,就是我們的黨和人民具有的理論自信和戰略定力。

(作者為北京大學中國道路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協同創新中心主任)

(責編:常雪梅、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