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光明日報:讓世界感受中國外交的溫度

岳鐘

2017年09月04日14:08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讓世界感受中國外交的溫度

“我過去,您別站起來了。”2015年5月,在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七十周年慶典期間,習近平主席為曾經在華參加抗日戰爭的俄羅斯老戰士頒獎,當習近平主席看到90歲高齡的老兵謝爾蓋耶夫腿腳不便,馬上快步走向前去為他頒獎。在《大國外交》紀錄片第六集《美美與共》中,習近平主席的親民范兒和平民情懷,展現了“習式外交”(見新華社稿,《辛識平:“習式外交”的魅力從何而來》,2017年08月31日)的獨特魅力,讓世界范圍內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中國外交的溫度與人情味。

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深得儒家文化浸潤的中國人,長久以來形成了寬容厚道、與人為善、以誠待人的民族性格。植根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突出強調“親、誠、惠、容”的外交理念,主張世界各國的開放性合作和包容性發展。伴隨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國領導人具有“平民范兒”和“文化范兒”的外交行動和外交風格,備受世界矚目。

以誠待人,以心相交。最是真情能動人,在中國的外交活動中,無論面對外國領導人,還是普通民眾,習近平主席都平等相待、以心相交,展現出濃濃的人情味,重信守諾,有情有義,不忘初心。習近平主席真、實、親、誠的外交行動獲得了廣泛好評,中國外交的“朋友圈”也越來越廣,當面對南海問題國際壓力時,在我們最需要國際聲援的時候,非洲39個國家政府沒有任何猶豫站了出來,生動體現了中非之間深厚的外交友誼。

立己達人、兼善天下。中國歷來有立己達人、兼善天下的優良傳統,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中國在外交工作中堅持正確義利觀,在經濟上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在國際事務中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樹道義。在面對不公平、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中國建立了10億美元的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200億元人民幣的“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推動世界包容性發展。當埃博拉疫情肆虐,非洲面臨嚴峻人道主義危機時,中國率先馳援非洲埃博拉疫區及周邊國家,是累計派出醫護工作者與提供援助醫療物資最多的國家之一。津巴布韋總統穆加貝面對習近平曾動情地指出:“他是個男子漢,他代表一個曾經貧窮的國家,一個從未殖民他國的國家。但是他現在就在這裡,他正在做我們曾經期待殖民者做的事。”

美美與共,天下大同。20世紀90年代,費孝通先生指出處理不同文化關系應堅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十六字箴言,這也成為中國處理不同文化形態的國際關系的基本態度。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文化的融通互鑒。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以中國文化、中華文明的感召力,架起溝通中外的國際橋梁,既展現中國領導人開闊的文化視野、深厚的文化積澱和堅定的文化自信,也讓世人感受到中華文化之美,促進不同文明之間的交融對話,讓世界感受文化互鑒之妙。

“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去則傾﹔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遠。”在《大國外交》政論專題片播出進入尾聲之際,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拉開帷幕。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將隨著時代洪流繼續向前推進。我們相信,重情義、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國,必將為新形勢下的全球治理貢獻更大的力量。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