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洋軍
2017年09月01日18:1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人人都喜歡聽好話。黨員干部也不例外。但是,很多時候,好話未必是真心話,很多可能是場面上的奉承話。一個領導,如果經常在人面前說某個人好,說不定是這個領導根本不喜歡某人,或者說,是某種程度上的嫉妒,乃至想讓此人離他遠一點。相反,批評一個人,往往是出於好心,出以關心,是希望對方有所改進、能夠進步。
批評是一劑良藥。而好話更多的可能是廢話,甚至是壞話。曾經有一位朋友很有感觸地說,原來單位的領導,動不動就夸他工作干的不錯,並表示有機會一定向組織上推薦他,為此他更加賣力的工作,而每次干部調整名單上都沒有他,這讓他很納悶,離開原來單位以后,他才從別人的口中獲知,原來領導推薦的是另外一個人。而轉崗到另外一個單位后,領導經常批評他,好像是故意找他茬,但在關鍵時候,這位領導推薦了他,他也因此而得到了“遲來的”提拔。這樣的例子,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好話不是真好,可能是逗你玩﹔批評不是放棄,也許是為你好。故此,我們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下,都要做到聽其言,更要觀其行﹔聞其聲,更要察其心。
批評不是鬧不團結,而是為了更好更緊密的團結。批評和自我批評,是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也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淨化政治生態的重要法寶。批評別人,首先要了解別人,發現別人身上存在的不足,這就要求我們辯証地看人看事,多與人溝通交流,進而加深理解,增進團結﹔批評自己,同樣要主動認識自己,深入剖析自身存在的問題,從而不斷完善自己、提升自己,更好地做人做事做官,進而更廣泛地團結人、凝聚人。當然,無論是批評,還是自我批評,都要堅持實事求是,本著對人對己對事業負責的態度,嚴肅認真,不虛晃一槍,不故意挑刺、平生事端、破壞團結。
常言道,不批評,不進步,因而才更顯珍貴。批評是一種責任擔當,需要勇氣,尤其是批評比自己職位高的領導,更需要拿出足夠的勇氣﹔而樂於接受批評,則是一種美德,是貫徹落實群眾路線的生動實踐。當年毛澤東對待農民罵自己“遭雷劈”的話,非但沒有責怪,反以共產黨人的胸懷,釋放了多名咒罵他的農民。群眾稱贊道,“毛主席胸懷坦蕩,是咱老百姓的大救星,是個不怕雷劈的英明領導。”而反觀時下,少數黨員干部,包括某些領導干部,官不大僚不小,習慣於別人成天圍著自己屁股轉,喜歡聽好聽的話,視批評之聲為“洪水猛獸”,一些奸佞小人、善於諂媚獻殷勤的投機分子,也會大行其道、大有市場,而那些默默無聞埋頭工作、誠摯真誠講真話提批評意見的同志,則不得安生、難以重用。久而久之,則會令風氣敗壞、人心渙散、事業發展受到嚴重影響。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務必要始終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作風,不僅要帶頭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更要正確對待來自別人特別是來自群眾的批評甚至罵聲,從而更好地開展工作、推動事業、服務人民。
成績不說,跑不掉﹔問題不提,不得了。明知有問題,而不去指出來,是老好人作風,更是一種害人害己的行為。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中的第一種形態,就是要及時幫助黨員干部將問題發現在早、發現在小,處置在早、處置在先,確保不犯大錯,不出大問題。知恥而后勇,知不足而后進。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全黨上下,要旗幟鮮明講政治,態度堅決提批評,並且要經常開展、反復運用批評和自我批評這一有力武器,實現自己與他人、個人與集體雙改進、雙提升,持續深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從而更好地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