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28日08:26 來源:北京日報
韓慶祥
中央黨校校委委員、一級教授
“四個偉大”蘊含著黨的創新理論形成的時代邏輯、實踐邏輯、現實邏輯。“四個偉大”是黨的創新理論的生長點和聚焦點。
胡 偉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
“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大格局、大戰略、大邏輯,構成了當前和今后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總綱。
張 健
天津市委黨校教授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領導力量和領導主體,是進行好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的領導力量和領導主體,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政治保障。
主持人:習近平總書記在“7·26”重要講話中提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要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這一重要論述,把“四個偉大”放在一起加以強調,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實踐表明,“四個偉大”是一個有機整體,貫穿於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之中,值得我們深入學習研究。此前,本刊已請施芝鴻同志撰文對此談了學習體會。今天,我們再請學者就此作進一步的解讀。
“四個偉大”的形成具有理論和實踐依據
主持人:首先想問的是,“四個偉大”的形成有何理論和實踐依據?
張健:“四個偉大”的形成,有著深刻而豐富的理論和實踐依據。從理論上說,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對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不同程度上都貫穿著“四個偉大”的總體思路。改革開放以來召開的每一次黨代會都要總結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的經驗。這些經驗,有從思想路線、基本路線、組織路線、群眾路線角度進行總結的,有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程中要注重一系列矛盾雙方的結合上進行總結的。但歸根結底,貫穿各種經驗中的一條根本紅線,可歸結到“四個偉大”上來。例如,作為“偉大事業”的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強調這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作為“偉大夢想”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認為它能激發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作為“偉大斗爭”必須依靠的良好精神狀態,我們指出這是戰勝各種困難、風險的重要法寶﹔作為“偉大工程”的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我們認為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等等。
從實踐上說,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也內含著“四個偉大”的邏輯意蘊。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召開的每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都有一個鮮明主題,都要向黨內外、國內外宣示舉什麼旗、走什麼路、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擔負什麼樣的歷史使命、實現什麼樣的奮斗目標。“旗幟和道路”就是偉大事業的邏輯根據,“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就是偉大斗爭的現實由來,擔負什麼樣的歷史使命和實現什麼樣的奮斗目標就是偉大夢想的形成依據,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就是上述三大宣示的根本保証。由偉大事業緣起,由偉大夢想引領,由偉大斗爭支撐,最后由偉大工程給予根本保障,這樣,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中的“四個偉大”之系統整體就自然形成了。
每一個“偉大”都蘊含著特定含義
主持人:我們知道,“四個偉大”的形成有一個過程,而且每一個“偉大”的提出都有特定的含義。那麼,怎樣結合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理解每一個“偉大”蘊含的特定含義?
張健:分開來看,“四個偉大”的每一項都在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的議程設置、主題報告中舉足輕重,意義重大。
作為“偉大事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每次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都確立的主題。習近平總書記“7·26”講話更進一步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每次黨代會的主題”“全部”“理論”“實踐”“主題”這五個關鍵詞,明確顯示了黨中央治國理政的總體框架,體現了黨中央治國理政在“四個偉大”上的戰略定力。
與“偉大夢想”緊密相關的黨的奮斗目標,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每次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都要特別明確強調的。如“三步走”戰略、“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等,這些奮斗目標都把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置於重要位置。尤其是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為治國理政的目標追求和根本主線。中宣部主編的《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年)強調: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所推進的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大多是緊緊圍繞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個崇高奮斗目標而精進展開的。
作為與“偉大斗爭”緊密相連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每次黨代會都要鮮明強調的,它要回答“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的根本問題。尤其是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針對一些黨員干部的“精神懈怠”(即我們黨面臨“四種危險”首位的“精神懈怠”危險),更強調精神狀態問題。這一精神狀態,是“偉大斗爭”的本質內涵,習近平總書記從戰略高度,把它概括提煉為“積極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
作為新的“偉大工程”的推進黨的建設,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每次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都要徹底強調的。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領導力量和領導主體,是進行好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的領導力量和領導主體,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政治保障。尤其是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更是從全面從嚴治黨切入和突破的,“7·26”重要講話又進一步強調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
“四個偉大”相互關聯、相輔相成
主持人:每一個“偉大”有自己的特定含義,那麼它們之間內在的邏輯關系是什麼?
胡偉:“四個偉大”相互關聯、相輔相成,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歸宿,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為基礎,以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保障,以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為抓手,構成具有內在邏輯關聯的有機整體。
首先,“偉大夢想”是“偉大事業”、“偉大工程”和 “偉大斗爭”的燈塔和歸宿,在“四個偉大”中具有戰略願景的意義。“偉大事業”、“偉大斗爭”、“偉大工程”歸根結底就是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其次,“偉大事業”是實現“偉大夢想”的基礎條件,也是“偉大斗爭”和“偉大工程”的目標導向,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離開了“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就是一句空話,“偉大工程”和“偉大斗爭”也失去了方向。再次,“偉大工程”是實現“偉大夢想”、“偉大事業”和“偉大斗爭”的政治保証,是“四個偉大”的關鍵所在。隻有把“偉大工程”做好了,才能發揮好黨的領導這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才能贏得“偉大斗爭”,實現“偉大事業”和“偉大夢想”。最后,“偉大斗爭”是推進其他三個“偉大”的途徑和抓手,在“四個偉大”中處在第一線。隻有堅持不懈地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偉大夢想”、“偉大事業”和“偉大工程”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換一個角度看,“四個偉大”環環相扣,層層遞進。隻有進行“偉大斗爭”,才能建設“偉大工程”﹔隻有建設“偉大工程”,才能推進“偉大事業”﹔隻有推進“偉大事業”,才能實現“偉大夢想”。總之,對於“四個偉大”的戰略總格局要貫通起來領會、聯系起來把握、結合起來推進。
“四個偉大”是黨的創新理論的生長點和聚焦點
主持人:眾所周知,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已經形成了系統的治國理政思想,那麼,如何理解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與“四個偉大”的關系?
胡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謀篇布局、砥礪奮進、繼往開來,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致力於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致力於開創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致力於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致力於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的重大成就,我國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大格局、大戰略、大邏輯,構成了當前和今后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總綱。正如十八屆四中全會以后習近平總書記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這“三個全面”同全面從嚴治黨聯為一體,形成指導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一樣,“7·26”重要講話把此前多次強調的“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這“三個偉大”同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聯為一體,形成“四個偉大”的戰略總格局,囊括了新的歷史條件下黨的全部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具有涵蓋全局、指導全局、引領全局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對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要提升和重大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韓慶祥: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所推進的理論創新,是建立在“四個偉大”的時代背景、實踐基礎之上的,是從“四個偉大”的實踐中生長出來的,是在對“四個偉大”所蘊含的時代課題、根本問題的回答中形成的。“四個偉大”蘊含著黨的創新理論形成的時代邏輯、實踐邏輯、現實邏輯。“四個偉大”是黨的創新理論的生長點和聚焦點。比如,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的“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使中國強起來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總體方略的“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良好國際環境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精神支撐的“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以“建立世界上最強大的政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特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為基本內容的“堅定政黨自信”等,都植根於“四個偉大”實踐之中。這些理論創新成果,都是從“四個偉大”的時代和實踐基礎上形成發展起來的,多是為解決“發展起來以后的問題”而提出的。就此而言,“四個偉大”是黨中央理論創新之源。因此,我們要圍繞“四個偉大”實踐拓展理論新視野,要基於“四個偉大”實踐對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的創新理論作出新概括。
應從黨中央治國理政的高度來把握“四個偉大”的重要價值
主持人:“四個偉大”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對於當前及今后的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為了更好發揮其指導作用,該如何全面把握其重要價值和意義?
胡偉:“四個偉大”具有內在的邏輯關聯,我們要從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思想脈絡中來進一步把握其重要價值。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包括若干個“四”——“四個全面”、“四個自信”、“四個意識”、“四個重大”等。厘清“四個偉大”與其他若干個“四”的關系,對於全面把握“四個偉大”以及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很有必要。
以“四個全面”與“四個偉大”為例,“四個全面”為“四個偉大”提供了行動重點,兩者高度契合、相互支撐。而隻有把“四個偉大”和“四個全面”不斷推向前進,才能進一步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而隻有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確保黨始終成為堅強的領導核心,才能為“四個偉大”奠定堅實的政治基礎。
總之,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必須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協調推進“四個全面”,積極應對“四個重大”,自覺堅定“四個自信”,努力實現“四個偉大”,在治國理政的理論和實踐中把我們正在進行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