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25日09:04 來源:新華日報
連日來,6集政論專題片《法治中國》的熱播,帶給人們更多的法治關注、更深刻的法治思考和更堅定的法治信仰。建設法治中國,成為干部群眾熱議的話題。
公正是司法的生命線。夯實司法公正的基石,提高司法公信力,必須持續深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專題片《公正司法》上、下篇,通過權威嚴謹的理論闡述和豐富生動的案例故事,展現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司法責任制改革、法官檢察官員額制改革、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等司法領域重點改革成果的推進進程和改革成效。
司法體制改革是一場司法領域觸及靈魂的自我革命。在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周繼業看來,在這場“自我革命”中,正是通過一系列富有創新性、帶有革命性的改革措施,才有效破解以前年年講但遲遲沒有解決、影響司法公正的諸多體制性機制性障礙,基本確立改革的主體框架,切實提升司法公信力,增強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獲得感。
“縱觀近幾年的司法體制改革實踐,我們深刻認識到,在推進司法改革過程中,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以提升司法公信力為目標,堅持問題導向,遵循司法規律,從而確保各項司法改革舉措立足實際,行穩致遠。”周繼業說,司法體制改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歷史任務。展望未來,不但新的領域有待進一步探索,已確定的改革任務落地見效也需下更大功夫、謀更實舉措。“我們將進一步認清形勢,明確任務,把握機遇,應對挑戰,強化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以釘釘子精神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改革及相關配套改革,不斷提升改革整體效能,推動改革向縱深發展。”
專題片中,司法責任制改革被多次提及。作為司法體制改革的“牛鼻子”,這項改革正在江蘇法院、檢察院全面推進。
“實行案件質量終身負責,取消不必要的層層審批、集體討論后,每一名承辦檢察官都切身感受到手中權力的分量,辦案更積極,審查更謹慎,案件質量也更加有保障。”作為一名入額檢察長,宿遷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朱良平親力辦案已成常態。收看《法治中國》專題片之后,他更加堅定地認識到誰辦案誰決定、誰決定誰負責的重大意義。隻要沿著當前改革的方向持續推進、久久為功,依法治國的道路必將越走越寬。檢察機關肩負法律監督的神聖職責,將緊跟新形勢、適應新要求、迎接新挑戰,毫不動搖地深化各項司法改革工作,努力讓公平正義之光照進人民群眾心田。
這幾天,南京市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處處長胡彬華每天准時守候在電視機旁,觀看這6集政論專題片。身為在辦案一線的檢察官,胡彬華深刻體會到,一聲熱情的問候、一個關注的目光、一番細致的說理對當事人而言是多麼重要。民事行政檢察監督直接面對人民群眾,辦理的大多是民間借貸、鄰裡糾紛、婚姻繼承等案件,很難干出轟轟烈烈的業績。但人民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正是在一件件小事、一個個小案中得以實現、積累。“當我們通過抗訴等監督手段,為當事人維護合法權益之后,從當事人肯定的眼神、贊許的目光和質朴的言語之中,我們體會到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一樣強烈。”
“回顧來時的路,我們更堅定前行的方向。”作為司改后第一批入額的法官,常熟市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金連濤感觸尤為深刻。“員額法官是法律實施的踐行者,要有職業尊榮感和使命感,不但要公平公正依法辦案,還要釋明法律、宣傳法律、在全社會樹立法律的權威,讓當事人勝敗皆服,追求案件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金連濤說,當遵紀守法成為自覺,依法辦事成為自然,每個社會個體將匯聚成推進法治社會的不竭源泉。
“民眾的法治信仰和法治觀念,是依法治國的內在動力,更是法治中國的精神支撐。”《法治中國》第六集《全民守法》全面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普法成果,專題片中介紹的淮安老人潘恆球30年來自編自演8000多場義務普法宣傳的故事,成為我省大力推進法治宣傳教育的生動注腳。(記者 任鬆筠 顧 敏)
“法治宣傳教育永遠在路上,在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中, 司法行政機關肩負著培育全民法治信仰、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的時代使命。”省司法廳廳長柳玉祥說,全省司法行政機關大力推進法治宣傳教育全覆蓋體系建設,全面落實推進“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出台國家機關普法責任清單,建立全省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服務對象信息庫,組織走訪村(居)民104萬多戶,以“法潤江蘇”為主題引領,持續開展“春風行動”“法治陽光”“普法惠民村村行”“德法同行”等系列活動,讓法治融入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
全省司法行政戰線將緊扣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部署,以培育全民法治信仰為核心,聚焦“努力使法治成為江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目標任務,打造具有時代特征、地域特色的法德融合普法之路,引導全社會普遍接受法律、尊崇法治,為服務“兩聚一高”構建最佳法治環境,為法治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相關專題 |
· 六集政論專題片《法治中國》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