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理論期刊>>《前線》>>每期精選

筑起“一帶一路”文明互鑒的基石

趙  磊

2017年08月18日08:31    來源:前線網——《前線》

原標題:筑起“一帶一路”文明互鑒的基石

“一帶一路”包括“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一倡議充分結合中國國內大局與國際大局,展現了中國國際戰略的視野。“一帶一路”的基本內涵可以概括為經濟、人文、全球治理層面的充分“互聯互通”。在此基礎上,今年五月份在北京舉辦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預示著這一倡議的核心內涵逐漸明晰,將通過進一步深化共識,構筑起“一帶一路”文明互鑒的基石。

以共同體外交的智慧凝聚共識

201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訪問哈薩克斯坦期間,首次提出歐亞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並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五通”建設。同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重要演講時又強調,中國致力於加強同東盟國家的互聯互通建設,願同東盟國家發展好海洋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秉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四大理念,旨在建設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歐美國家的崛起進程始終伴隨著各類危機,某些國家為了最大限度地維護國家利益,甚至秉持“制造危機比危機管理更需要智慧”的博弈理念。對中國而言,我們是處於實力上升期的新興大國,要抓住發展的機遇,也要轉變對危機的看法,挖掘中國自身的潛力,提升自我。“一帶一路”體現了“共同體外交”的邏輯智慧,展現中國的全球觀、大局觀、格局觀。

國際社會長期存在“中心—邊緣秩序”,這一秩序在國際政治上的特點是:以民族國家為核心、以“典型歐洲范式”的主權國家框架去規范世界不同的政治主體﹔這一秩序在全球經濟上的特點是:以全球化為核心、以“資本主義范式”的“中心—邊緣”框架去約束世界不同經濟體,其內在邏輯是“中心侵蝕邊緣”“邊緣依附中心”。

“一帶一路”是具有中國理念標識的全球公共產品,致力於提升中華文明的國際貢獻度。中國有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有成功的經濟實踐,有與世界打交道的上千年歷史經驗,完全可以為人類社會貢獻不同於西方話語的精神財富,爭取為人類文明作出更大貢獻。 “一帶一路”倡議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和各國發展模式的獨特性,加強思想文化領域的對話,倡導相互尊重、開放兼容的文明觀,必將為國際社會作出更大的原創性貢獻。

以更加開放的胸懷融入世界

關於“一帶一路”倡議,有很多人提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何者優先的問題。我認為,二者應該兼顧、不分孰輕孰重。“一帶一路”建設中,中國的東南沿海省份以及東南亞國家,即東盟十國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海上絲綢之路”經東南亞、南亞,到北非和地中海﹔“陸上絲綢之路”的核心為中國西北五省以及中亞五國,兩翼是活躍的東北亞以及發達的歐洲經濟體。新加坡作為東南亞國家,雖然主要與“海上絲綢之路”相關,但絕不是隻限於“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的思維是互聯互通,不僅是物理屬性上的,更是主觀心理層面上的,意味著中國開始真正走向世界,成為世界之中國。

在實踐中,“一帶一路”必須擯棄四個字:過剩、不足。一說“一帶一路”就認為是要轉移過剩產能、彌補能源資源的不足,這本身是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誤解。“一帶一路”要求中國具有國際化視野,整合和轉化全球資源,實現自身和國際社會的良性互動。實施“一帶一路”建設是我國實行對外開放的升級版。我國對外開放的基本脈絡是由沿海向內陸延伸,由東部向西部推進。內陸地區一方面要承接沿海產業轉移,同時還需加大對外開放力度,抓住國際產業轉移的契機,調整我國整體經濟布局。

“一帶一路”是一個推動區域乃至全球開放的倡議,目的是實現經濟與文化的雙收益,提供能夠贏得國際社會尊重的“一帶一路”產品。關鍵在於努力形成共識,加強政策溝通,通過標志性項目落地,讓中國的海外項目能夠真正深入人心,中國產品能夠被沿線人民和歷史所記住。

以互聯互通的內涵提升話語權

“一帶一路”的核心內涵是“互聯互通”,針對的問題是“不聯不通”。“一帶一路”倡議統籌國內與國際兩個大局,協調中國西北邊疆與東南海疆兩大重心,目的是拓展中國戰略空間,助推亞歐大陸的整體振興。西北邊疆是中國安全利益之所在,東南海疆是中國發展利益之所在。對此,“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與實施,就是要構建一條經濟繁榮之路、一條文明共鑒之路。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后,伴隨著亞投行、絲路基金、金磚銀行等一系列“組合拳”的使用,使周邊國家甚至西方國家開始熱議“互聯互通”“經貿合作”“金融支持”“人心相通”等“暖詞”。“一帶一路”理念顯然已經成為各方的話語焦點,有很多人開始談論並慢慢喜歡上了這一中國詞匯。

中國作為亞歐大陸上最具活力的國家,通過“一帶一路”,實現內外突破、海陸並舉,讓資金、技術、資源、市場,特別是人才、思想在中國交匯、融合,讓中國經濟更具活力和效率,讓世界文化更具包容性,同時帶動周邊國家的共同發展。以塑造命運共同體、提供新型公共產品為使命的“一帶一路”倡議,將長期成為中國外交的優質“話語權”。

五通建設是絲路建設的正面清單。加強政策溝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保障。加強政府間合作,積極構建多層次政府間宏觀政策溝通交流機制,深化利益融合,促進政治互信,達成合作新共識。沿線各國可以就經濟發展戰略和對策進行充分交流對接,共同制訂推進區域合作的規劃和措施,協商解決合作中的問題,共同為務實合作及大型項目的實施提供政策支持。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在尊重相關國家主權和安全關切的基礎上,沿線國家宜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技術標准體系的對接,共同推進國際骨干通道建設,逐步形成連接亞洲各次區域以及亞歐非之間的基礎設施網絡。投資貿易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內容。應著力研究解決投資貿易便利化問題,消除投資和貿易壁壘,構建區域內和各國良好的營商環境,積極同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同商建自由貿易區,激發釋放合作潛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深化金融合作,推進亞洲貨幣穩定體系、投融資體系和信用體系建設。共同推進亞投行、金磚銀行的成立,有關各方就建立上海合作組織融資機構開展磋商。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社會根基。傳承和弘揚絲綢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廣泛開展文化交流、學術往來、人才交流合作、媒體合作、青年和婦女交往、志願者服務等,為深化雙邊和多邊合作奠定堅實的民意基礎。

以文化的品牌鑄就絲路城市軟實力

20世紀90年代初期,美國學者約瑟夫·奈提出“軟實力”概念。他將“軟實力”提高到與“硬實力”並駕齊驅的位置,明確地將文化、價值觀念、政策等因素視為“力量的另一面”。這之后,軟實力便逐漸延伸到國家、區域、城市、產業等各個領域。城市軟實力主要包含如下幾個方面:城市品牌、城市規劃、歷史文化、旅游資源、人文素質、生態環境、政府管理、公共外交等。

軟實力的核心是文化,文化的核心是價值。“一帶一路”倡議的建設與落實有利於提高絲路城市軟實力。絲路城市的成功與否不應單純看經濟增長指數的高低,更重要的是看文化建設在社會發展、對外開放中的含金量。經濟與文化的聯姻是全球化時代的突出特征,也是“一帶一路”絲路城市魅力的應有之義。中國絲路城市要將形象定位與品牌外宣工作貫穿始終,因為歸根結底“有形象才有市場”“有品牌才有競爭力”。

城市軟實力的組成部分,第一個層次是“地質圈”實力來源,描述的是經緯度、面積、資源、古跡等,基本屬於有形可見的物理層面、地理層面的實力來源。比“地質圈”高一層次的是“生物圈”的實力來源,這個層次要處理一系列復雜微妙的關系,最核心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生態)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民生)。比“生物圈”還高一層次的是“思想圈”,就是在教育、媒體、藝術、文化、標准、規范、價值、親情、信仰、追求等無形的領域發力。“一帶一路”要提升沿線國家對中國的認可度,必須要在“生物圈”和“思想圈”層次發力。

目前,“一帶一路”方案重點圈定了18個省,包括西北6省新疆、陝西、甘肅、寧夏、青海、內蒙古,東北3省黑龍江、吉林、遼寧,西南3省廣西、雲南、西藏,沿海5省(市)上海、福建、廣東、浙江、海南,內陸地區則是北京和重慶。絲路城市要提升自身軟實力,需要做到以下三點:第一,塑造良好的城市品牌以及城市形象,提高國際國內知名度,增強城市的核心競爭力和地區影響力。第二,通過發展旅游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積累更多的城市財富。第三,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前來投資,擴大當地市場,保持就業和社會穩定。沿線絲路城市應該發揮特色,打造高層次、國際性的“世界絲路城市”品牌,繼而實現城市的跨越式發展。

[參考文獻]

[1] “一帶一路”百人論壇.“一帶一路”年度報告:從願景到行動(2016)[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2] 趙磊.一帶一路:中國的文明型崛起[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作者簡介:趙磊,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教授)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前線》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