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農業機械化對城鎮化及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

張英麗

2017年08月17日11:19    來源:國家行政學院學報

原標題:張英麗:農業機械化對城鎮化及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

﹝摘 要﹞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對於中國農村與城鎮經濟發展格局至關重要。基於此,本文研究中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對城鎮化及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理論方面,構建了農業機械化影響城鎮化與城鄉收入差距的模型,發現農業機械化通過提高農村生產力水平,釋放農村勞動力,推動城鎮化,來縮減城鄉收入差距。實証方面,研究發現:(1)農業機械化短期內可以推動城鎮化發展,但在較長時期不顯著﹔(2)短期內農業機械化會導致收入差距加大,但在較長時期可以顯著縮減城鄉收入差距,而城鎮化的發展無法縮減城鄉收入差距﹔(3)農業機械化較低省份農業機械化對於促進城鎮化發展及縮減城鄉收入差距作用更為顯著。作為農村經濟發展主要推動因素之一,關於農業機械化的研究能夠為城鎮化建設及縮減城鄉收入差距提供更為精准的政策建議。

一直以來,中國的農村、農業和農民問題是非常重要的議題,而解決農村農業和農民問題的關鍵在於農村的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提高農業技術裝備和信息化水平,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來持續提高農民收入。由此可見農業機械化對於中國農村與城鎮發展格局至關重要。農業機械化釋放出的農村勞動力轉移至城鎮,從而關系著另一重大議題——城鎮化發展。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主要驅動力之一是城鎮較高的勞動報酬,因此,農業機械化和城鎮化與城鄉收入差距緊密相關。基於此,本文結合當前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現狀,從理論和實証角度來研究農業機械化對城鎮化和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從而探尋以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為支點推進城鎮化發展與降低收入差距的精准建議。

一、模型與數據分析

(一)數據選取

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是農業機械化對於城鎮化的影響,以及農業機械化和城鎮化對於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並回答農業機械化變化對於城鎮化和城鄉收入差距短期和長期的影響。因此,本文採用的是1998-2014年中國31個省市行政區的面板數據,其中農業機械化以人均農用機械總動力來表示,利用農村農用機械總動力除以農村人口得到﹔利用各省市的城鎮人口佔比來表示城鎮化率﹔利用各省市城鎮與農村的收入差距來表示城鄉收入差距。農用機械總動力和農村人口來自《中國農村統計年鑒》,城鎮化率與城鄉收入差距數據來自於《中國統計年鑒》和《中國農村統計年鑒》。

(二)部分年份變量的統計性描述

我們對農業機械化、農村人均收入、城鎮化率及城鄉收入差距做了統計性描述,結果如表1所示,其中,我們選取了樣本內的初始年份1998年,中間年份2006年以及最后年份2014年。

對於農業機械化,從1998年至2014年農業機械化的均值與中值水平在逐漸增加,說明農業機械化的絕對數量在不斷增加,但2014年年底農業機械化水平最低的省份絕對數值仍然相對較低。對於農村人均收入,均值和中值均增長了五倍左右,其中1998年至2006年增長相對緩慢,2006年至2014年農村人均收入增加較快。對於城鎮化發展,1998年城鎮化水平的均值和中值都較低,2006年至2014年有著顯著的提高,但1998年至2006年間,城鎮化的發展速度較快,2006年至2014年發展相對緩慢,一方面這與城鎮化邊際發展速度降低有關,另一方面也說明中國城鎮化發展存在有后勁不足的問題,在城鎮化進程沒有完成之前,城鎮化的速度已較大放緩。雖然農村人均收入水平在顯著提高,但城鄉收入差距水平卻在不斷加大。城鄉收入差距的均值和中值均顯著加大,且城鄉收入差距最高省份在2014年已近3萬元,城鄉收入差距最低省份在2014年也超過1.2萬元。

(三)考慮省份差異的統計性描述

對於農業機械化、農村人均收入、城鎮化率及城鄉收入差距,農村人口或許對這些變量有著一定的影響。我們選出在2014年年底農村人口較多與較少的省份分為兩組,每組各10個省,對比農村人口不同省份之間變量是否存在顯著差異。

表2顯示了農村人口數量對農業機械化的影響。1998年和2006年,農村人口較少的省份農業機械化的均值和中值均大於農村人口較多的省份,但在2014年,農村人口較多省份的農業機械化水平高於農村人口較少的省份。不同年份不同農村人口省份的農業機械化都出現了大於或小於另一組的結果,說明農村人口數量並不能決定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水平。對於農村人均收入,在1998、2006及2014年,農村人口較少省份的農村人均收入均大於農村人口較多的省份,但兩組省份農村人均收入差距並不明顯。對於城鎮化率,直觀結論是農村人口較多的省份城鎮化率相對較低,因為城鎮化率是循序漸進相對緩慢的過程,表2的結果也驗証了這一點,農村人口較少省份的平均城鎮化率要遠高於農村人口較多的省份,但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城鎮化率的差距在不斷降低。兩組樣本城鄉收入差距均不斷加大,且農村人口較少省份的均值略高於農村人口較多省份,但更需要關注的是城鄉收入差距不斷加大,這也是當前中國經濟社會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二、實証檢驗結果與分析

(一)實証檢驗模型

文章構建了關於農業機械化、城鎮化和城鄉收入差距的實証檢驗模型。

其中,Urt表示r地區在第t時期的城鎮化進程,Δrt表示r地區在第t時期的城鄉收入差距。A(L)是多項滯后項,Mrt表示r地區在第t時期農業機械化發展水平。ηi,r和ηi,t分別表示地區和時間的固定效應項,εi,rt表示回歸誤差項。

(二)實証結果分析

表3給出了農業機械化對城鎮化及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在(1)中,城鎮化對於當期農業機械化的回歸系數顯著為正值,說明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推動了城鎮化的發展。農業機械化提高了農村勞動力的工作效率,農村勞動力有更多的時間去城鎮工作,從而提高了城鎮化的進程。(2)給出了當期以及滯后期的農業機械化對於城鎮化的影響。結果顯示,當期農村城鎮化可以顯著推動城鎮化的發展,農業機械化對於城鎮化五年后的影響仍為正值,但系數不顯著。總體而言,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在短期內推動了城鎮化的發展。

表3中(3)給出了農業機械化對於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結果顯示,農業機械化對於城鄉收入差距在五年后具有一定的正向作用,說明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在五年后並未有效減少城鄉收入差距,這可能與農業機械化的投入成本有關。但農業機械化對於城鄉收入差距十年后的影響系數顯著為負,說明農業機械化在相對長期內能夠縮減城鄉收入差距。(4)給出了農業機械化和城鎮化對於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農業機械化和城鎮化當期的回歸系數均顯著為正值,說明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和城鎮化的發展在當期沒能縮小城鄉收入差距。(5)給出了農業機械化、城鎮化及其滯后期對於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結果顯示,五年后影響顯著為正,十年后影響顯著為負,說明農業機械化發展五年后仍未能縮小城鄉收入差距,而十年后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縮小了城鄉收入差距。對於城鎮化發展對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結果顯示城鎮化對城鄉收入差距當期及十年后影響均為正值,說明城鎮化的發展加大了城鄉收入差距。

實証檢驗結果表明,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推動了城鎮化的發展。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提高了農村的生產效率,農村勞動力有了更多的時間來從事其他生產或離開農村進入城鎮工作,當城鎮工作的回報率遠高於農業生產回報率時,農民有著更高留在城鎮工作的意願,因此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創造了更多的非農勞動時間,推動了城鎮化的發展。而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在短期內並沒有縮小城鄉收入差距,一方面由於農業機械化多是機械設備等耐用品的支出,短期內成本較高,投資的設備無法有效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另一方面,在相對較長時期,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創造了越來越多的從事非農的勞動力,這些勞動力更多地轉移至城鎮去賺取更高的勞動回報,從而縮小城鄉收入差距。

(三)穩健性檢驗

前文的研究顯示,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可以推進城鎮化的發展,並且可以在長期內縮小城鄉收入差距。但不同省份農村人均機械化的程度相差較大,因此不同人均機械化的水平可能會對城鎮化率和城鄉收入差距產生不同的影響。把樣本內的省份根據2014年人均機械化程度的高低分為農業機械化程度較高省份與較低省份兩組,檢驗農業機械化對城鎮化率和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結果如表4所示。

在表4中,在(1)中,農業機械化對於城鎮化影響的5期滯后系數顯著,說明對於農業機械化程度較高省份而言,農業機械化發展可以推動之后城鎮化的發展。在(2)中,農業機械化當期及5期滯后項的系數顯著為正,說明對於農業機械化程度較低省份而言,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可以推動城鎮化的發展。

表4 穩健性檢驗結果(略)

(3)和(4)顯示了不同省份農業機械化與城鎮化發展對於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在(3)中,農業機械化的當期及滯后5期回歸系數顯著為正,說明對於農業機械化發展程度較高的省份而言,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加大了城鄉收入差距,這可能是由於機器設備過多投入短期內成本較高導致的。在(4)中,農業機械化5期滯后項的系數顯著為負,說明農業機械化在短期內加大了城鄉收入差距﹔10期滯后項的系數顯著為正,說明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在相對較長時期內縮小了城鄉收入差距。而城鎮化發展均加大了城鄉收入差距。

穩健性檢驗發現,農業機械化程度不同的省份,農業機械化對於城鎮化和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也有所不同。對於兩組樣本而言,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均能推動城鎮化的發展,而對於農村城鎮化程度較低的省份而言效果更明顯。對於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對於農業機械化程度較高省份而言,農業機械化並沒有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反而加大了城鄉收入差距,而對於農業機械化程度較低省份而言,農業機械化在相對較長時期縮小了城鄉收入差距。

三、結論與政策建議

本文從理論和實証角度分析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對於農村勞動力轉移至城鎮以及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理論方面,本文構建了包含農業機械化、勞動力流動與資本積累的模型,發現農業機械化能夠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實証方面,文章對城鎮化與農業機械化、城鄉收入差距與農業機械化和城鎮化進行了回歸,結果發現,在短期內農業機械化可以釋放農村勞動力轉移至城鎮,而在較長時期不顯著﹔對於城鄉收入差距,在短期內農業機械化會導致收入差距加大,但在較長時期能有效縮減城鄉收入差距,而城鎮化發展無法縮減城鄉收入差距。穩健性檢驗發現農業機械化較低省份農業機械化對於促進城鎮化發展及縮減城鄉收入差距作用更為顯著。

基於研究發現,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第一,繼續推行農業機械化發展,引導農村勞動力轉移至城鎮,縮減城鄉收入差距。城鎮化進程的基礎是農村勞動力在解決溫飽問題之后,能夠有多余勞動力釋放出來,然后進入城鎮工作。農業機械化大大地提高了農村生產水平,縮短了農村勞動的投入時間,提高了農民收入。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釋放出的農村勞動力轉移至城鎮經濟部門工作,從而一定程度上推進了城鎮化的進程。與此同時,農村勞動力進入城鎮經濟部門工作,勞動報酬也相應地提高,從而縮減了城鄉收入差距。另一方面,農村勞動力轉移至城鎮,留守在農村經濟部門的勞動力人均資源擁有量則變多,從而可以獲得更多的勞動報酬,提高收入水平,進而縮減城鄉收入差距。因此,應當繼續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如加快農機裝備等技術的攻關,推廣高產優質適宜機械化品種和區域標准化高產高效的栽培模式等,以技術水平的進步來推動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實現優質的城鎮化發展,解決城鄉收入差距不斷加大的難題。

第二,政策引導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加大農業機械化的補貼力度。農業機械化的推進需要農業的規模化生產。但中國農村多以家庭為單位進行耕種,並且多數農村家庭的耕種面積相對較小,家庭單獨實現農業機械化來耕種較少面積的土地則不經濟,因此個體家庭採用農業機械化生產的動力較低,精耕細作的局限在於難以積累資金進行農業機械化生產。對於較難實現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區域,需要由政府來引導,實現區域內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如地方政府可以為農民集體購買或租用農業機械進行生產,或者政府鼓勵並支持部分農民購買農業機械實現區域內的農業機械化,這樣便降低了農民進行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成本,同時實現了區域內農業生產的規模經濟。因此在一定條件或某些發展階段限制下,政府需引導農業機械化發展,為農業機械化創造條件,如加大對農業機械化的補貼、發展農村普惠金融等來支持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第三,繼續提高農業機械化技術水平,實現農村可持續發展策略。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進步,農業機械化的水平也在不斷地快速提高,但無論是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還是農村經濟的發展,要注重的比較重要的一點是實現農村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農業機械化的絕對數值雖然在不斷提高,但仍需要農業機械化絕對質量的提高,即農業機械化技術需不斷提高,如依靠農業機械化來推廣測土配方施肥、農藥精准高效施用等,來實現更生態更環保的農業生產。這便要求加大對農業生產機械的投入,提高對農業生產機械研發的補助,促進農業生產機械的研發成果及時轉變為生產所用,實現農村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第四,不同地區根據地區特點因地制宜,推行農業機械化水平,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不同省份不同地區因為地形不同、人均耕地面積不同、農作物生長周期與收割日期等方面的不同,對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要求也不同。如在耕種面積廣闊的區域,推行大型農業機械的發展,規模效應更加顯著﹔在耕種面積較小較為分割的區域,如山地和丘陵地區等,發展中小型農業機械,來適應多樣地形的需要。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與推行一定要根據不同地區不同農作物的特點來研發,使得農業機械化更加適應當地地形與農作物特點,才能實現農業機械的規模效應,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張英麗,上海海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后,濟南大學商學院講師)

﹝參考文獻﹞

﹝1﹞Wang X,Yamauchi F,Otsuka K,Huang J. Wage growth,landholding,and mechanization in Chinese agriculture. World Development,2016 (86).

﹝2﹞Yang J,Huang Z,Zhang X,Reardon T. The rapid rise of cross-regional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services in China.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13(95):5.

﹝3﹞曹陽,胡繼亮. 中國土地家庭承包制度下的農業機械化——基於中國17省(區,市)的調查數據﹝J﹞.中國農村經濟,2010(10).

﹝4﹞劉同山. 農業機械化,非農就業與農民的承包地退出意願﹝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6(26).

﹝5﹞王新利,趙琨. 基於神經網絡的農產品物流需求預測研究﹝J﹞.農業技術經濟,2010(2).

﹝6﹞曾福生,高鳴. 中國農業現代化,工業化和城鎮化協調發展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基於現代農業視角﹝J﹞.中國農村經濟,2013(1).

﹝7﹞趙映年. 政府對農業機械化投資規模分析﹝J﹞.農業技術經濟,2014(5).

﹝8﹞周振,馬慶超,孔祥智.農業機械化對農村勞動力轉移貢獻的量化研究﹝J﹞.農業技術經濟,2016(2).

來源:《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7年第4期

(責編:曹淼、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