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偉大斗爭呼喚斗爭精神

徐文秀

2017年08月01日16:49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偉大斗爭呼喚斗爭精神

  我們正在進行一場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這場斗爭國際國內形勢錯綜復雜,內政外交互相交織,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及軍事等多點開花,傳統和現代、熟悉和陌生、確定和未知等各種因素扑朔迷離、變化無常。這是一場“新長征”,既遭受著正面或側面或背面的“圍追堵截”,又要翻越充滿風險和挑戰的“雪山草地”,前進路上正在或將會遇到許多新的“婁山關”“臘子口”,遇到各種各樣的“暗礁險灘”,得打贏一場又一場的大仗、硬仗甚至惡仗。從現在起,作好斗爭准備、樹立斗爭精神顯得至關重要。

  喚醒斗爭意識,這是前提和條件。思想准備是一切准備的基礎,斗爭意識是斗爭精神的前提和條件。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否定和廢棄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大政方針,人民群眾從“廣場”走向了“市場”,市場經濟的大潮讓很多人學會了“游泳”,習慣了市場規則。然而,有些人似乎陶醉於推杯換盞,習慣於燈紅酒綠,卻淡忘了大潮中的“惡浪”,不知道其背后還有叢林法則,似乎漸漸放鬆甚至壓根就沒有斗爭這根弦﹔有的人一提斗爭則把它與搞階級斗爭畫等號,或者干脆貼上“左”的標簽,搞杯弓蛇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有的則一味喜歡或一廂情願地推崇“溫良恭儉讓”,熱衷於虛情假意的“握手言歡”,而不敢、不願和不習慣紅臉亮劍,當起了明哲保身的“鴕鳥”和所謂的開明紳士﹔有的被“地球村”“一體化”的香霧所熏、迷霧所惑,對斗爭的形勢麻木不仁,甚至干脆自己繳了斗爭的思想武裝,等等。斗爭思想的淡薄、斗爭意識的淡化,使得不少人意識不到斗爭形勢的現實性、嚴峻性、復雜性、艱巨性和長期性。

  堅定斗爭信心,這是基礎和保証。狹路相逢勇者勝,斗爭貴在勇敢和膽識。長時間的和平環境容易讓一些人沒了個性、磨了棱角、少了血性,鮮花和掌聲容易讓一些人缺了鈣,骨頭軟。現實中,有的在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大是大非面前模棱兩可,立場搖擺,對錯誤思潮的圍觀和圍攻退避三舍、三緘其口,不敢發聲﹔有的在改革發展穩定工作中,碰到矛盾、問題和困難繞著走、躲著行,在挑戰面前畏首畏尾、縮手縮腳﹔有的在“打虎拍蠅”的斗爭中不敢出手,面對種種歪風邪氣和不正之風總是表現得不說話、說好話和好說話,甚至連積極的黨內思想斗爭也不敢提、不願說,更不敢開展﹔有的在維護國家核心利益上不敢亮劍、怕這怕那,甚至躲在一邊說風涼話,隔岸觀火,等等。勇氣源於底氣,源於對我們所選擇的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的無比自信﹔勇氣源於膽略,源於壓倒一切困難而不被困難壓倒,征服一切險阻而不被險阻所征服的英雄主義氣概﹔勇氣源於信念,源於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真理必贏、正義必勝的認知和信心。斗爭就得有犧牲,斗爭意味著奉獻,一切與人民站在一起的斗爭,一切站在道義制高點上的斗爭必將是正義的斗爭,也必將贏得斗爭的勝利。

  增強斗爭本領,這是核心和根本。斗爭不是喊口號,而是要有實實在在的行動,斗爭能不能取勝,最終要靠斗爭的本事來說話。斗爭要講究方法、策略和藝術,既要有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見招拆招、來招應招的硬功夫,又要有四兩撥千斤,借力發力、借勢謀勢的軟辦法。現實中,一些人市場規則懂得多,但斗爭法則知道得少﹔抓經濟的水平可以,斗爭經驗積累得少。斗爭是一門藝術,既要敢於斗爭,又要善於斗爭,有時在很多問題上可以紅臉但不要翻臉,可以示強但不要逞強,可以示弱但不要軟弱,學會斗而不破,在斗爭中贏得主動,取得勝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面對新形勢新挑戰,要發揚斗爭精神,既要敢於斗爭,又要善於斗爭。”敢於斗爭、善於斗爭是中國共產黨人的鮮明政治品格,我們黨從小到大,從勝利走向勝利,就是一部敢於斗爭和善於斗爭的歷史,在整個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正是靠斗爭精神贏得了勝利果實。如今,改革是一場深刻的革命,“打虎拍蠅”、全面從嚴治黨是一場輸不起的戰爭,脫貧攻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硬戰,而維護國家核心利益更是關乎民族復興的生死戰,這一場場戰斗躲不過、繞不開,都深深地呼喚著一種斗爭精神。

(責編:萬鵬、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