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理論期刊>>《紅旗文稿》

發揮好主旋律電影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張忠 丁果

2017年07月28日15:09    來源:紅旗文稿

主旋律電影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起便承擔著弘揚真善美,引領社會主義主流價值的使命和任務。用主旋律電影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僅符合大學生的審美需求和接受習慣,而且能使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產生更長效、更持久的影響。魯迅先生曾說過:“用活動電影來教學生,一定要比教員的講義好,將來恐怕要變成這樣的。”今天來看,確乎如此。

主旋律電影往往具有較為明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它通過對歷史的重現或者對現實的重塑,以一個個生動鮮活的人物,一件件振奮人心的事例,一句句充滿著溫暖和人性的台詞,直接觸及人的心靈、情感,以達到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感染人的目的,實現傳播正能量的功能,對學生們良好的思想品格、道德情操、價值觀念以及能力素養的培育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1.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

愛國主義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奮斗的一面旗幟,是推動我國社會主義事業不斷發展的巨大精神力量。當代大學生作為我國的知識分子群體,是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他們將肩負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他們應當且必須有著明確的愛國意識、堅定的愛國信念、強烈的報國願望以及理性的愛國行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務,是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深入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民族精神教育。通過主旋律電影的欣賞,能夠使當代大學生自覺地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洗禮,增強自強不息、勤勞勇敢的精神,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時,主旋律電影這種藝術形式更是一種能將愛國主義思想深深地滲入並轉化為大學生的生活方式,成為一種愛國主義教育的長效性機制。

2015年8月,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主旋律電影《百團大戰》在全國各大影院上映,影片通過對中國抗日戰爭期間規模最大、耗時最長且戰績輝煌的一場歷史性戰役的再現,讓觀眾切實感受到了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處於水生火熱之中的悲慘狀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等前輩戰士們的英勇、拼搏與頑強,以及日本人的陰險、狡詐和惡行。當通過影片回顧“百團大戰”的時候,我們仍然懷著強烈的自豪感,為英雄前輩們以英勇奮戰、自強不息帶來的巨大勝利感到自豪和驕傲,並心懷感恩,感嘆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同時也激勵著我們學習先輩們不怕困難、頑強奮進的革命精神。

2016年9月底上映的電影《湄公河行動》以真實事件改編而成,展現了中國人民警察不畏境外毒梟的強大惡勢力,堅決捍衛國民尊嚴、祖國榮譽的決心和勇氣,影片不僅在一定程度上還原了“湄公河事件”的真相,使13名中國國民沉冤得雪,更通過對打擊犯罪現場的還原,保護和提升了中國的國家形象,也增強了大學生對祖國的自信。

除此之外,《上甘嶺》《鐵道戰》《地道戰》《南征北戰》《小兵張嘎》《英雄兒女》《大轉折》《大進軍》《生死抉擇》《建黨偉業》《錢學森》《戰狼》《燕振昌》《柴生芳》等一系列帶有主旋律性質的電影,也都是通過對歷史上典型事例的再現,或者是通過對生活的重塑而達到對愛好和平、團結奮進、勇敢拼搏、心懷祖國等愛國主義精神的傳遞,這些主旋律電影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大學生為祖國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將主旋律電影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必當使愛國主義根植於當代大學生的內心,產生深入、持久的教育效果。

2.以理想信念為核心。

理想信念體現的是一個人對於未來的向往和追求,是一個人世界觀和政治立場在奮斗目標上的集中體現,是確立人生價值的最高標准。它決定著一個人人生道路的選擇以及未來的努力方向。由於當代大學生群體的特殊性,剛成年的他們擁有極強的自主意識和創新能力,渴望實現人生價值﹔但由於涉世不深,缺乏對社會的深入認知,在一定程度上易受誤導。同時來自國內市場經濟變革的影響、大眾文化與消費社會異軍突起的困擾,以及世界范圍內的意識形態沖突,使他們的精神世界極易受到負面思想的侵蝕。

在復雜而又多變的社會環境中,加強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別是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和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育,對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以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都具有極強的戰略意義。而主旋律電影能夠將承載社會主義信仰以及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榜樣”生動地刻畫在熒幕上,使大學生在欣賞主旋律電影的同時,逐步樹立起堅定而正確的理想信念,並逐漸提升價值判斷、價值選擇的能力。

2016年12月上映的主旋律電影《燕振昌》以真實人物為原型,截取了在基層工作了44年的水磨村黨委書記燕振昌生前帶著病痛立志為村民引回村民們賴以生存的“幸福湖”湖水的典型事件,生動形象地再現了一名老黨員在種種壓力之下,以馬克思主義信仰為支撐而體現出的正直清廉、勇於擔當,艱難隱忍、崇尚奉獻的可貴品質。主人公燕振昌將個人的理想追求同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緊緊聯系在一起,將個人的利益與水磨村的發展以及全村村民的利益緊緊聯系在一起。燕振昌對於當代大學生而言正是值得學習的時代楷模和先進模范。除此之外,《袁隆平》《鄧稼先》《任長霞》《柴生芳》等主旋律電影,都用主人公嘔心瀝血、無私奉獻的一生告訴我們,隻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

3.以道德規范為基礎。

主旋律電影作為一種精神文化產品,依托與技術密切相關的制播機制和顯著的傳播效果,對高校大學生的道德建設具有特殊的滲透力和影響力。大學生通過對主旋律影片的觀摩,能夠更深刻地體悟到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實守信為重點的價值觀抉擇。通過影片中具體的故事情節對家庭美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的示范,能夠更自覺深入地體悟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的重要性,從而引導他們更好地將道德實踐活動與學習和生活相融合。

1996年上映的主旋律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通過回憶的口吻講述了雷鋒的親密戰友喬安山,在雷鋒去世后的30多年裡,懷著深切的自責以及延續雷鋒精神生命的理想,以雷鋒為榜樣,舍己為人、真誠奉獻的感人故事。影片沒有直接對雷鋒生前所做的好人好事進行再現,而是從側面將雷鋒的品行對於自己的戰友、自己曾經幫助過的人的深刻影響作為重點進行刻畫,將雷鋒精神刻畫得深入骨髓,將人民道德榜樣的力量表現得真切、綿長。影片不僅獲得了第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大學生電影節獎、華表獎、金雞百花獎,更在大、中、小學,乃至全國范圍內掀起了學習雷鋒精神的新的熱潮。

2016年7月上映的主旋律電影《柴生芳》,根據甘肅省臨洮縣已故縣長柴生芳的生平事跡改編,講述了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的博士縣長柴生芳熱愛鄉民、扎根基層、敬業奉獻的感人故事。影片著重展現了柴生芳深入貧困戶去慰問老人,和群眾一起在大雨天搬石頭、運泥沙,為村裡修復加固被沖毀的堤岸等事跡,突出了柴生芳以村民的幸福為己任、愛黨敬業、不辭辛勞、一心為民的公仆情懷,塑造了“人民縣長”可親、可愛、可敬的藝術形象。電影《柴生芳》在北京大學舉行上映儀式,1000多名師生對電影進行了觀摩,他們無不為這名校友的生前事跡所感動,並勵志學習柴生芳“守正篤實,久久為功”的德行和敬業奉獻、為黨的事業奮斗終生的共產黨人品格。借助主旋律電影的藝術化表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道德觀念能夠更深入地為當代大學生所理解、更真切地為當代大學生所接受。

通過主旋律電影這種具有深刻思想性、藝術性的文化產品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有的放矢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針對目前大學生特點以及他們所處的時代環境和社會背景的發展變化探索出來的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而要更加系統地實現主旋律電影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還需要依托高校更為詳細具體的教學策略和教育計劃,為主旋律電影在高校的傳播創造條件。

其一,讓主旋律電影進入大學思政課課堂。使主旋律電影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環,首先要推動主旋律電影的欣賞融入思政課課堂,並列入教學計劃。在大學生思政課課堂上,思政課教師在口傳授課的同時也可以找一些與教材相關的主旋律電影或者專題紀錄片進行播放,從而實現對教學內容的有效拓展和生動解讀。比如,在教師講授《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時,可以有選擇地播放紀錄片《中國近代史: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復興之路》《走近毛澤東》《建黨偉業》等電影﹔在講授《思想品德基礎與法律修養》課時,可以播放《焦裕祿》《離開雷鋒的日子》《周恩來的四個晝夜》等具有濃厚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的電影。

同時,有條件的綜合性大學、師范院校、藝術院校,應當把電影賞析課程作為重要選修課,計算學分,供當代大學生選學、研修。在課堂上,除了對主旋律電影進行觀摩之外,教師可以設置討論環節,讓每一位同學對電影中的思想主題、故事線索、視聽語言以及影片背后的故事進行分析和解讀。這樣不僅能夠實現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的平等交流,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感,而且還可以使教師與學生在交流中產生思想上的碰撞,促使學生對影片所傳達的思想內容有更深刻、全面的理解。

其二,讓主旋律電影佔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網絡新媒體從多種方面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也成為當代大學生學習、交流和獲取信息的重要平台。當前,大學生接觸電影的方式已從銀幕擴展至互聯網平台以及各種多媒體設備。通過互聯網移動終端對電影進行傳播不僅打破了電影觀賞的時間和空間限制,還為電影視聽語言的深度研讀和電影內涵的解讀提供了便利。主旋律電影應當充分借助互聯網傳播體系,擴展電影傳播范圍,提高自身的影響力,吸引當代大學生的關注。

各高等學校也可以在校園網上設置主旋律電影欣賞專欄,將兼具思想性、藝術性的優秀主旋律電影按照題材分類上傳至網站。同時,可設置影視評論交流平台,讓學生和教師一起通過留言來分享電影觀賞心得,並且開設影評專區,讓同學們踴躍投稿並選取優秀的電影評論在校園網絡平台刊登。這樣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服務性於一體的主題網站,必能形成線上和線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其三,讓主旋律微電影創作豐富、引導大學生生活。各高等學校可以通過校團委、學生會和大學生社團組織開展主旋律微電影創作大賽。讓大學生自發組織團隊,找選題,做策劃,拍攝微電影。在做策劃時,大學生可以挖掘在校園中的真人真事,對其進行藝術上的加工,也可以深入社會生活當中挖掘有故事性的人物進行表現,甚至可以結合自己對於主旋律電影精神內涵的理解編寫劇本、設定相應的人物角色。

這樣不僅有助於大學生發現身邊人物的真善美,也能夠讓大學生提前深入社會、體悟不同人物的人生。同時在對微電影進行創作的過程中也能使當代大學生對於主旋律電影飽含的思想性和道德感有更為深入的理解。特別是在微電影的拍攝過程中,涉及小組成員之間的分工,劇組工作人員與演員的協調,等等,這對於提高當代大學生與人協作、與人溝通的能力也會有較大的幫助。拍攝主旋律微電影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將課堂所學的思想政治理論投入實踐的一次檢驗。

(作者單位:北京戲曲學院﹔四川大學)

(責編:楊文全、謝磊)
相關專題
· 《紅旗文稿》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