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軍
2017年07月03日14:0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央組織部最新黨內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新增非公有制企業、社會組織黨組織4.6萬個、4.0萬個,覆蓋率達67.9%、58.9%,分別比上年提高16.1、17.3個百分點。這表明黨在非公有制企業和社會組織領域的組織體系進一步嚴密,黨對“兩新”組織的領導得到全面加強。
組織優勢是我們黨的獨特優勢之一。從支部建在連上到支部建在產業上、建在市場上、建在網絡上,黨組織的設置方式不斷創新,黨的組織覆蓋不斷拓展,為實現黨對經濟社會全面有力的領導奠定基礎。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非公有制企業和社會組織蓬勃發展,數量規模日益擴大。隻有不斷擴大黨組織在這些領域的覆蓋面,才能確保非公有制企業和社會組織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時有效地得到貫徹落實。
不可否認,一些地方和部門對加強非公有制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認識不夠、力度不大、措施不實。有的底數不清、情況不明,對開展黨建工作心中無數,不知從何著力﹔有的黨組織組建率低、覆蓋面不廣,存在不少盲區和空白點﹔有的雖然組建黨組織,卻存在功能不強、作用發揮不明顯等問題。非公有制企業和社會組織領域黨建工作存在的薄弱環節,成為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的一個“短板”。加強和創新非公有制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近年來,各地把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的“兩個覆蓋”,作為基層黨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在深入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建立工作台賬,對有3名以上正式黨員的,單獨建立黨組織﹔對正式黨員不足3人的,按照“屬性相同、業務相近、地域相鄰”的原則,採取挂靠組建、區域或行業統建等方式建立黨組織﹔對目前沒有黨員的非公有制企業和社會組織,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幫助做好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和發展黨員工作,著力實現“應建盡建、能建必建”的目標。
黨的組織不僅要建起來,更要強起來,實現從組織覆蓋到工作覆蓋、從有形覆蓋到有效覆蓋。各地強化隊伍、經費、陣地保障,緊密結合行業特點和隊伍實際,找准黨組織開展活動、發揮作用的著力點,因地制宜、靈活多樣地開展黨組織活動。注重把黨的工作融入非公有制企業和社會組織業務發展的各環節、全過程,切實擔負起職工群眾中政治核心和企業發展中政治引領的功能,使黨組織成為非公有制企業和社會組織發展的“紅色引擎”。
駑馬十駕,功在不舍。織密黨在“兩新”領域的覆蓋網,不僅要打好攻堅戰,更要打好持久戰,馳而不息,久久為功,做到非公有制企業和社會組織建在哪裡,黨組織就覆蓋到哪裡,黨的工作就開展到哪裡。通過消除空白點、擴大覆蓋面、增強影響力,從而不斷強化黨組織功能,切實發揮政治引領和保証監督作用,為非公有制企業和社會組織健康發展提供政治保障。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