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習近平: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恆價值

內蒙古自治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2017年06月19日13:42    來源:內蒙古日報

原標題: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恆價值

“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恆價值。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人動心,讓人們的靈魂經受洗禮,讓人們發現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靈的美。”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

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承擔著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職責。一切堅守正義事業和人民立場的文藝工作者都必然和必須高度自覺地擁抱藝術理想,堅持用高尚的文藝引領社會風尚,促進時代變革,並以藝術的方式將文明之光照亮生活的每個角落,直至每個人的心靈深處,使人民的精神在溫潤中得到提升、在欣悅中受到啟迪、在感悟中獲得洗禮。

文學藝術是審美意識形態,是為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而創作的。真正的藝術精品都是真善美的高度融合、內容與形式的和諧統一。一切藝術創作都是人的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互動,都是以藝術的形式反映生活的本質、提煉生活蘊含的真善美,從而給人以審美的享受、思想的啟迪、心靈的震撼。

認清文藝的本質與特性,認清真善美的關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恆價值。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人動心,讓人們的靈魂經受洗禮,讓人們發現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靈的美。”“我們要通過文藝作品傳遞真善美,傳遞向上向善的價值觀,引導人們增強道德判斷力和道德榮譽感,向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總書記的講話,對文藝與真善美的必然聯系,對文藝傳遞真善美的重要作用做了全面闡述,深刻揭示了文藝的特性和文藝的核心本質與功能。

藝術美的創造,是文學、音樂、繪畫、戲劇、影視等藝術種類共同具有的特征。何為美?這是美學一直探討的復雜問題。無論現實世界的美,還是文學藝術創造的美,美的事物一般都能通過人們的感官而引起美感愉悅,即審美的快感。文學藝術作品中,真善美三者是既有區別又相統一的整體。

古希臘蘇格拉底認為:“美和善是一個東西,就是有用和有益。”“任何一件東西如果它能很好地實現它在功用方面的目的,它就同時是善的又是美的,否則它就同時是惡的又是丑的。”這是最早把美與有用的價值相聯系的觀點。美的藝術形象又與真緊密聯系。黑格爾曾說:“感性觀照的形式是藝術的特征,因為藝術是用感性形象化的方式把真實呈現於意識。”藝術真實與歷史真實既相聯系又有區別。人們要求藝術真實,卻不要求藝術等同於現實。藝術作為人的創造,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必然體現人作為創造主體的烙印,體現人的能動性。

藝術美作為人的創造,細加分析,我們就會看到它實際上是由作品的情、意、象所蘊涵和傳達的真、善、美而顯示自身的價值。文學藝術形象總寄托和表現一定的思想和情感。列夫·托爾斯泰在《藝術論》中認為藝術的本質在於通過形象“把自己的情感體驗傳達給別人”。普列漢諾夫曾補充說,“藝術既表現人們的感情,也表現人們的思想”。我國古代典籍《尚書·堯典》所說的“詩言志”,“志”在古代也包含思想與情感的意思。藝術中表現的思想情感,一般地說,主流都是向善的,是有益於使人類變得更善良、更美好、更崇高、更進步的思想情感。真與善,隻有通過美的藝術形象的表現才能格外感人,格外使人動心,使人受到春雨潤物般的熏陶和感染。這是文藝勝於、區別於哲學或倫理著作的所在。正是情真、意善、象美的統一,形成文學藝術形象的特點及其審美心理機制,使讀者和觀眾產生美的愉悅感。

對於文學藝術在道德倫理方面的熏陶和教育作用,前人也有過許多的論述。我國古代的《毛詩序》論到詩歌的作用時就說:“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很多外國作家也都認識到這一點,古希臘時期的喜劇家阿裡斯托芬在其劇本《蛙》中,就借埃斯庫羅斯之口提出:“教訓孩子的是老師,教訓成人的是詩人。”雨果也說:“為藝術而藝術固然美,但為進步而藝術則更加美。”他們講的都是作為文化重要部分的文學在人類文明進步中所起的“化人”的功能,也即道德熏陶和教育的功能。

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文藝工作者是靈魂工程師

文藝與人民的關系、文藝與時代的關系都跟文藝的真善美密切相聯系。在當今的時代,在我國各族人民團結在黨的領導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理所當然,文藝必須反映這個時代的真、體現這個時代的善、創造這個時代為人民所喜聞樂見的具有中國作風、中國氣派的美。我們的文藝家必須看到現實生活中主導的光明面,表現光明必將戰勝黑暗﹔必須看到社會中善的精神的主導作用,表現善必將戰勝惡﹔必須幫助人們去發現生活中的美、自然中的美、人們心靈中的美,並通過典型的集中、概括,創造出比現實生活更高更理想的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藝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文藝戰線是黨和人民的重要戰線。長期以來,廣大文藝工作者致力於文藝創作、表演、研究、傳播,在各自領域辛勤耕耘、服務人民,取得了顯著成績,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國文藝園地百花競放、碩果累累,呈現出繁榮發展的生動景象。”

在講到文藝的真善美時,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文藝向上向善的道德熏陶和教育的功用,他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他號召我國文藝工作者“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學精神”。他以充滿詩意的語言說:“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文藝工作者是靈魂工程師。好的文藝作品就應該像藍天上的陽光、春季裡的清風一樣,能夠啟迪思想、溫潤心靈、陶冶人生,能夠掃除頹廢萎靡之風。”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不僅更全面更深刻地揭示了文藝通過情意象蘊涵和表達真善美的規律,也是針對當前我國文藝創作中存在的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抄襲模仿、千篇一律,機械化生產、快餐式消費以及丑化人民群眾和英雄人物,過度渲染社會陰暗面,脫離大眾、脫離現實等問題提出的語重心長的批評。為此,總書記還專門激勵文藝工作者要在“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上下功夫。

一首短短的《游子吟》之所以流傳千年,就在於它生動謳歌了偉大的母愛。文以載道,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文化,從來就不是一個簡單的文學符號,它從誕生起,就被賦予了更深更遠的意義。廣大文藝工作者就是要讓文藝作品傳遞真善美,傳遞向上向善的價值觀,引導人們增強道德判斷力和道德榮譽感,向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隻要中華民族一代接著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們的民族就永遠健康向上、永遠充滿希望。

(執筆人:杭迪)

(責編:萬鵬、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