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習近平:各民族誰也離不開誰

內蒙古自治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2017年05月22日10:56    來源:內蒙古日報

原標題:各民族誰也離不開誰

我國歷史演進的這個特點,造就了我國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錯雜居、文化上的兼收並蓄、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親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多元一體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暨國務院第六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講話,2014年09月29日

我們偉大祖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三個離不開”思想精辟地概括了我國各民族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休戚與共、互助合作的緊密關系,反映了民族關系歷史發展的客觀事實——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我國歷史演進的這個特點,造就了我國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錯雜居、文化上的兼收並蓄、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親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多元一體格局。

“三個離不開”思想生動反映了各民族團結進步的歷史

各民族共同開拓了祖國的廣褒疆域。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每一個成員都勞動、生息、繁衍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共同開發、開拓了祖國的錦繡河山、廣袤疆域。秦漢雄風、盛唐氣象是各民族共同譜寫的輝煌歷史﹔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極大地拓展了中國的疆域,滿族建立的清朝實現了國家的大一統,更體現了我國各民族對中國疆域形成與發展的貢獻﹔解放戰爭,面對民族危亡,為了中華民族的利益、祖國統一,各民族做出了偉大的貢獻。各民族間往來和合作的不斷加強,充分表現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各民族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新中國的建立,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運,更加誰也離不開誰。

各民族共同豐富和發展了祖國的經濟。我國千姿百態的地理和生態環境,造就了各民族在經濟文化上的多樣性。中華大地不同民族共同發展了農耕、游牧和漁獵等經濟形態,都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做出了貢獻。秦漢時期匈奴、烏孫的驢、駱駝等傳入中原,唐宋時蒙古馬和大理馬均文明於全國。今天我國的主要作物稻和麥,是百越族和西部少數民族首先栽培的。在這些相互交往交流中,各民族很早就形成了經濟上的互補互濟、互利互惠的相互依賴關系。幾千年來,這種經濟上的聯系,無論是國家統一時期,還是暫時分裂階段,都不曾中斷過,逐漸形成一種自然的凝聚力,成為中國各民族之間關系日益密切的基礎。

各民族共同創造了中華民族燦爛文化。自古以來,居住在中華大地上的各族人民締造了絢麗多彩的中華文明。各民族的文化和域外的文化兼容並蓄、博採眾長。我國文化寶庫中的詩經、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既有大量反映少數民族生產生活的作品,也有大量少數民族作者的創造。各民族文化交相輝映、爭奇斗艷,體現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共性,作為文化載體的各族人民,進一步加強了中華民族的團結和發展。

“三個離不開”思想生動反映了我國各民族誰也離不開誰的實際

各民族的交錯雜居,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體格局。自古的遷移、融合形成了交錯雜居的分布狀況,現在這種狀況更加顯著。近年來,我國經歷了“汶川地震”“金融危機”等一系列的重大考驗,各族人民在危難中互幫互助、團結一致,民族關系不僅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還增強了各族人民群眾團結的決心和信心﹔各族人民群眾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民族團結的重要性。這些情況深刻反映了漢族和少數民族以及各少數民族之間長期形成互相交往、互相依存的親密關系。

在多元一體格局中,一體包含多元,多元組成一體﹔一體離不開多元,多元也離不開一體﹔一體是主線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動力。中華民族與各民族的關系,形象地說,就是一個大家庭和家庭成員的關系,就是一個大家庭和不同成員的關系。中華民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各民族隻有把自己的命運同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連結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各民族團結奮斗、共同繁榮,是中華民族的立身之本、生命之依、力量之源。多民族是我國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國發展的一大有利因素。我們要牢記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一基本國情,堅持把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作為各民族最高利益。

“三個離不開”思想是防范滲透 、抵御分裂的有力武器

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的幾代領導人都非常關心民族問題和民族關系,為促進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民族政策。比如,珞巴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民族,雖然隻有2000多人,但她也有著與其他民族平等的權利,也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平等的成員,這充分証明了黨和國家賦予每一個少數民族平等權利、平等地位,也體現了各少數民族人民都是國家的主人,都擔負著保衛祖國、維護國家統一的責任和義務。

上個世紀70年代,境外敵對勢力對我國進行滲透和反動宣傳,民族分裂主義、極端宗教主義和恐怖主義“三股勢力”進行非法活動,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挑起事端,制造了一系列破壞民族團結、引起民族關系緊張的事件。在長期的反分裂斗爭中,早已根植於廣大各族人民心中的“三個離不開”思想,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我們防范滲透、抵御分裂的強大武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定不移堅持黨的民族政策、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要高舉各民族大團結的旗幟,在各民族中牢固樹立國家意識、公民意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最大限度團結依靠各族群眾,使每個民族、每個公民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共享祖國繁榮發展的成果。

“三個離不開”思想是多元一體格局的發展原則

中華民族是一個血脈相通的共同體,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相互離不開。“三個離不開”是處理民族關系的指導思想,是多元一體格局的發展原則。

如何在多元一體格局的新中國讓“三個離不開”思想發揮更大的作用?首先,通過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和民族地區歷史文化教育,引導各民族人民切身感受到本民族文化與中華文化同質性,認識到中華文化是包含著56個民族的文化,中華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文明,中華民族的發展是各民族榮辱與共、風雨同舟的發展史。其次,不可割裂“多元”與“一體”的內在關聯性。要尊重差異,包容多樣,鞏固一體。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前提是尊重民族差異,要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和風俗習慣。同時,尊重差異不等於片面強調各民族文化的獨特性,要引導各族人民在共同生產生活和工作學習中,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培養不同民族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將心比心、以心換心。第三,積極探索以文化促進交往,以交往增進交流,在交流中實現交融,增強各族人民對優秀民族文化和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文化的歷史認知與情感認知。牢固樹立和始終堅持“三個離不開”的思想,各民族長期共處、和諧共生所形成的中華文化,構成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亙古不變的永恆主題。

實踐証明,穩定是福,動亂是禍。新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社會不斷進步、民族大團結、人民安居樂業,這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奮進的結果,是每一個公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隻有民族團結,社會才能穩定﹔隻有民族和諧,才能促進社會和諧。“三個離不開”思想是民族團結之本,因此要努力使“三個離不開”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促使民族和諧,不斷鞏固和發展各族人民的大團結,實現祖國統一的宏偉目標。

(執筆人:劉婷婷)

(責編:實習生、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