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2016年07月26日16:51 來源:《內蒙古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我們從哪裡來?我們走向何方?中國到了今天,我無時無刻不提醒自己,要有這樣一種歷史感。佇立在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有一組浮雕,表現的是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中國革命勝利的全景圖。我們一方面緬懷先烈,一方面沿著先烈的足跡向前走。我們提出了中國夢,它的最大公約數就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
文物是中華民族文化發展水平的象征
文物是人類社會活動中遺留下來,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遺物和遺跡,是國家、民族發展的重要歷史見証和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載體。
“文物是文明的深厚滋養”,文物承載燦爛文明。我國數千年以來遺留下來的數不勝數的文物,是一部中華民族物化了濃縮了的文化史,是我國歷史文明的重要載體與重要見証。在我國這樣一個有著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和文化遺產大國,加強文物保護工作,不僅是當今中華兒女傳承古老文明的歷史責任,也是當代建設精神文明家園、凝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舉措。老祖宗留下很多的瑰寶,文物就是其中最具含金量的一項。這些好東西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先人的智慧和汗水,承載著中華文明的優良傳統,銘刻著祖宗先人奮斗的印記。
我國為什麼能夠成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根源就在於我國有以“四大發明”為主的發明創造。一件、一宗、一處文物的身上,自身的使用價值是有限的,但承載的精神價值是無限的。精神價值可以演化成多元社會價值,成為今天鑄夢奔小康的強大動力。它能厚積薄發,與時俱進地釋放文明的源動力﹔它能古為今用,激勵國人創造更多的輝煌成就﹔它能融會貫通,以精神文明反作用物質文明。
文物維系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的魂。一個民族隻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堅定的民族志向、遠大的民族理想,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偉業,才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一個民族要生存和發展,就要有一種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中華民族從來沒有在種種考驗面前沉淪和屈服,反而在百折不撓的奮斗中奮起,其之所以如此,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中華民族精神始終是鼓舞我們民族迎難而上、團結互助、戰勝強敵與困難的不竭力量之源。在我國數不勝數的歷史文物中,民族精神得到了生動形象的體現。文物凝結著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文物能夠完成文化資源到精神資本的轉換,是維系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我國的許多文物是証明我國擁有地域、海域、水域等主權的不可替代的鐵証,考古發掘與科學研究我國領海、內水、境內等中的文物,可以有效加強民族團結,遏制民族分裂,捍衛我國領土的完整與國家主權。
文物可以促進科學研究,推動經濟發展。我國早在公元前250年前就產生了許多杰出的能工巧匠與偉大的科學家。他們俯察地理、仰觀天文,其科學研究涉足諸多領域:醫藥學、天文歷法、數學、地理學等,為人類文明的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我國的文物,是我國歷史發展時期數不勝數的科學技術的物質載體,極具研究價值。對這些文物進行研究,可以探究凝結在文物中的高超的工藝技術以及深奧的科學原理,傳承其中的科學技術。我國很多地區憑借著獨一無二的歷史文物資源,推動了當地經濟的迅速發展。
文物不僅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同時也是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一部分。2013年12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提出,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提高對外文化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機制,創新人文交流方式,綜合運用大眾傳播、群體傳播、人際傳播等多種方式展示中華文化魅力。
文物保護 人人有責
文物保護工作將如何開展?習近平總書記在指示中提出了十六字工作方針,即“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總書記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增強對歷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樹立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科學理念,統籌好文物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他指出,切實加大文物保護力度,推進文物合理適度利用,使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在指示中,總書記對廣大文物工作者也提出殷切期望:“各級文物部門要不辱使命,守土盡責,提高素質能力和依法管理水平,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努力走出一條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
加強文物保護,是要讓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當代社會,厚植道德沃土,用文明的力量助推發展進步。文物保護要堅持統籌規劃、保護為主、保用結合,在嚴格保護文物的基礎上,有效挖掘文物蘊含的歷史、文化和科學等價值,充分發揮文物的公共文化服務和社會教育功能。要積極動員各方力量,努力形成全社會參與文物保護的新格局,讓寶貴遺產世代傳承、煥發新的光彩,為繁榮文化事業、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新的貢獻。
保護文物,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形成全社會參與文物保護的新格局,讓沉寂的文物在百姓生活中“活”起來,是文物利用的創新探索。合理利用,保護是前提,適度不能過度。
各級領導干部必須認識到保護文物的重要性,要在文物保護過程中,構建以國家保護為主、社會全員參與的健全的文物管理制度,妥善處理保護文物、規劃城鄉建設、建設重大項目的范疇。要合理解決經濟發展和文物保護之間的矛盾。
“崇尚自然、踐行開放、恪守信義”的草原文化核心理念,與內蒙古地區豐富的文物資源有著密切的關系。這些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文物資源涵蓋了草原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風俗習慣、社會制度、思想觀念、宗教信仰、文學藝術等,不僅傳承了草原文明,同時也豐富並深化了草原文化核心理念的內涵。內蒙古呼和浩特大窯舊石器遺址考古發掘,舊石器文化的石器制造場與其它遺跡,將草原地區歷史提升到了50萬年。內蒙古東部地區紅山文化的祭壇、女神廟和積石塚群等可以看作是以龍和花(華)為象征的兩個不同文化傳統的共同體結合到一起,從而迸出文明的火花,所以,中國文明曙光的出現,確定了草原文明是中華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文物工作者要深入挖掘草原文化遺產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努力把學習成果轉化為發展的動力、工作的思路和解決問題的舉措,推進自治區的文物保護工作。
(執筆人:孫永剛)
相關專題 |
· 《學習論理》——內蒙古日報理論專欄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