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習近平:“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都要用好

內蒙古自治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2016年07月26日08:42    來源:《內蒙古日報》

原標題: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都要用好 ◎內蒙古自治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在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的問題上,要講辯証法、兩點論,“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機統一、相互補充、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格局,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2014年5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是對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的形象比喻。“看不見的手”強調市場對資源的配置作用,通過價格、供求、競爭和風險機制,市場能夠促使生產要素優化組合,促進商品生產者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生產技術,並最終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看得見的手”強調政府對資源的配置作用,由於市場失靈的存在,單純依靠市場調節並不能使經濟自動趨向於均衡狀態,必須要通過國家干預,運用各種政策手段綜合調控經濟,才能實現經濟的良性發展。

2006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做客央視《中國經濟大講堂》解讀浙江經濟的時候,就指出:“一只是政府看得見的手,一只是市場無形的手,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還是離不開這兩隻手,關鍵是處理好兩隻手之間的關系。”

2013年,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向十八屆三中全會做《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說明的時候指出:“關於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這是這次全會決定提出的一個重大理論觀點。這是因為,經濟體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仍然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

對於市場和政府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一直有明確的認識。2013年11月,習近平在金蘭物流基地視察時指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一個重大突破,就是市場要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要素配置更要通過市場,同時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政府不是退出、不作為,而是政府和市場各就其位。”2014年5月26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的問題上,要講辯証法、兩點論,‘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機統一、相互補充、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格局,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如何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問題。改革開放30多年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到現在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國共產黨一直在努力理順市場和政府的關系,對著二者的關系認識也逐漸清晰。從十四大提出“要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到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到十七大提出“從制度上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再到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廣范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都是在強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十八屆三中全會將市場的“基礎性”改為“決定性”作用,表明市場發揮作用的范圍將進一步擴大,其所產生的影響將進一步加深。

所謂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是指市場在所有社會生產領域的資源配置中處於主體地位,對於生產、流通、消費等各環節的商品擁有直接的決定權。通過價格機制、供求機制、競爭機制以及風險機制,市場以利潤為導向引導生產要素流動,以競爭為手段決定商品價格,以價格為杠杆調節供求關系。伴隨著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的經濟運行越來越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適應供求關系的變化,促進了競爭、優化了資源配置,在極大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經濟的增長,實現了從貧困到總體小康社會的歷史性跨越,極大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從1978年到2014年,中國GDP呈現高速增長,年均增速達9.7%,2010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5年已經有10個省份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

但是,也應該看到,我國在很多方面的市場化改革還不徹底,還有很多領域沒有實現市場對資源的有效配置,在諸多領域存在著行政和市場的二元化格局。比如在價格領域,經過30多年的改革,下游各種商品價格已經基本由政府定價轉變為市場定價,但上游生產要素的價格,大多還沒有市場化。這一狀況,導致我國要素價格存在不同程度的扭曲,難以反映真實的市場供求關系,最終導致各種低效率的資源配置。

市場化的不徹底,對我國的進一步發展提出了挑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論和實踐都証明,市場配置資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市場經濟本質上就是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經濟。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遵循這條規律,著力解決市場體系不完善、政府干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問題。”為此,我們必須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必須進一步厘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將市場應該發揮作用的領域交給市場,減少政府對微觀市場主體和經濟活動的干預,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加法”﹔必須進一步推動要素價格的市場化,進一步釋放市場活力,優化要素市場的資源配置﹔必須進一步推動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場運行規范體系,將市場運行納入法治軌道,用法制的力量來規范市場運行,使市場更好的發揮資源配置的效率。

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

在強調市場作用的同時,我們必須看到,“決定性作用”不等於“全部作用”,強調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的同時,必須還要強調優化政府職能,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市場在配置資源方面有著其固有的缺陷,市場無法解決公共產品的生產問題,如國民經濟正常發展所必需的公共基礎設施等不以盈利為目的的投資項目,難以通過市場機制解決﹔市場無法解決外部性問題,這會使得生態、環保等社會效益大於經濟效益的領域由於市場失靈而出現資源的錯配甚至少配﹔市場無法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兩大問題必須通過政府發揮作用來加以解決﹔市場可以提高效率,但是完全由市場調節收入分配又會造成兩極分化。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市場化進程的推進,我國生態持續惡化、環保壓力加大、國民的誠信水平下降、收入差距不斷擴大。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從2003年到2015年,中國基尼系數一直居高不下,多年來持續超出0.4的收入分配差距“警戒線”。這都勢必會阻礙改革進程,影響改革效果和社會主義優越性的充分體現,使廣大人民不能充分共享發展成果,必須通過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來加以解決。

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必須要講究宏觀調控的科學性和政府治理的有效性。政府的職責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推動可持續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彌補市場失靈。為此,必須要解決以往存在的政府職能“錯位”“越位”和“缺位”現象。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過程中,政府應不斷弱化微觀方面的管理職能,在堅持市場化過程中完成政府職能轉變,積極轉變為服務型政府,提高執政效率﹔應不斷強化對市場秩序的規范作用和市場監管作用,維護和健全市場秩序﹔應不斷加大社會管理和服務,為市場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應不斷提高自身的運行效率和管理效率,減少行政層級,精簡辦事機構,實現政府執政的精簡、統一和高效。

努力形成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機統一、相互補充、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的問題上,要講辯証法、兩點論,“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都要用好,這就必須既要克服隻強調市場化、忽視政府作用的傾向,也要克服片面否定市場化改革方向的傾向。市場不能在一切領域都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而一切的經濟活動也不可能完全按照計劃開展。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過程中,市場和政府缺一不可。政府需要市場發揮其在資源配置過程中的優勢作用,而市場也需要政府為其提供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為其提供規則和環境,同時還需要政府通過二次分配為弱勢群體提供保障。市場和政府二者互為補充,有機統一。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政府和市場各就其位”,惟有政府和市場都在自身應發揮作用的領域最大限度發揮作用,才能共同促進全面深化改革,為實現中國共產黨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提供有力保障。(執筆人:王乾宇)

(責編:實習生、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