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習近平:每一個領導干部都要拎著“烏紗帽”為民干事 

內蒙古自治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2015年12月07日10:13    來源:《內蒙古日報》

原標題:每一個領導干部都要拎著“烏紗帽”為民干事 ◎內蒙古自治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我們的各級領導干部是人民的勤務員,我們的職權是人民賦予的,我們的責任就是向人民負責。所以,每一個領導干部都要拎著“烏紗帽”為民干事,而不能捂著“烏紗帽”為己做“官”。

——摘自《之江新語》:要拎著“烏紗帽”為民干事,2004年5月12日

烏紗帽,是古代官吏戴的官帽,后來用來比喻官位。明朝以后,“烏紗帽”正式成為官員的代名詞。可見,在我國傳統政治文化中,“烏紗帽”是對官員職位的形象描述。習近平在擔任福建省寧德地委書記時多次指出:干部要拎著“烏紗帽”為群眾干事,而不是捂著“烏紗帽”為自己做“官”。語言簡朴、道理深刻。習近平總書記以“烏紗帽”這一群眾耳熟能詳的詞匯,通過“拎”與“捂”、“為群眾”與“為自己”的鮮明對比,彰顯了深厚的為民情懷,體現了向人民負責的權力觀。

怎麼理解拎著“烏紗帽”為民干事和捂著“烏紗帽”為己做“官”?

“令”意為“(受)役使”“(受)吩咐”,“手”和“令”聯合起來就是“拎”字,表示“按照主人吩咐去提物”這一含意。領導干部要拎著“烏紗帽”為民干事,凸顯了領導干部對待自己所掌握的權力要敬畏、慎獨、坦蕩。拎著“烏紗帽”為民干事,就要把黨和人民的事業放在第一位,把自己擔任的領導職務看成是黨和人民賦予的重托和責任,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兢兢業業、殫精竭慮,時刻把人民的安危和貧富挂在心上﹔隨時准備為黨的事業和人民的需要舍棄隨著領導職務而來的個人權力、待遇和榮耀。

“吾”本義為“中間的”“正中的”。“手”與“吾”聯合起來就是“捂”字,表示“用手捫住物件正中部位”,具有嚴密地遮蓋住或封閉起來的涵義,比如捂蓋子等。領導干部不能捂著“烏紗帽”為己做“官”,要求領導干部對待自己所掌握的權力不能不屑、隨意、狹隘。捂著“烏紗帽”為己做“官”,就是一事當前先為自己打算,對權力、榮耀和利益津津樂道,而把黨和人民的希望和重托放在次要位置上。無事時工作得過且過,一旦遇到事關群眾利益和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事故,首先不是想著人民群眾的冷暖安危,而是千方百計強調客觀原因,推卸責任,保全自己。

領導干部為什麼要銘記“拎”而遠離“捂”?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一切行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這從根本上決定了黨的領導干部應該拎著“烏紗帽”為民干事,而不能捂著“烏紗帽”為己做“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作為黨的干部,就是要講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隻有一心為公、事事出於公心,才能坦蕩做人、謹慎用權,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克服內心私念,把群眾裝進內心,這是一名合格的黨的領導干部的基本要求。權力不是一種榮耀,而是一副擔子,意味著領導責任。黨員領導干部務必珍惜權力、管好權力、慎用權力,必須恪盡職守,勇於負責,為人民服務。

各級領導干部的權力來自於人民,從根源上約束了領導干部須拎著“烏紗帽”為民干事,而不能捂著“烏紗帽”為己做“官”。中國古代有一種哲理:國家之權乃是“神器”,是個神聖的東西,非“凡夫俗子”所能用。我們的各級領導干部是人民的勤務員,我們的職權是人民賦予的,我們的責任就是向人民負責。領導干部要經常想一想自己手中的權力是從哪裡來的、應該為誰所用這個重要問題,自覺做到用權為公而不為私。當前,個別領導干部習慣於捂著“烏紗帽”,淡忘了拎著“烏紗帽”,習慣於為自己“保官升官”,淡忘了“為群眾辦實事”,習慣於“為官不為”,淡忘了“為官有為”等現象仍然存在。面對清風勁吹的政治生態,個別領導干部或是抱怨“官不聊生”,或是嘀咕“束手束腳”,或是吐槽“多干多錯”,實質上是不擔當的表現,是捂著“烏紗帽”為己做“官”的表現,歸根結底還是沒有正確把握權力觀,還是在思想意識裡有私心、存雜念,群眾觀念和群眾意識沒有在心底扎根,為己的考慮多,為民的情懷少,形諸於外。

領導干部如何踐行“拎”而遠離“捂”?

領導干部在謀事創業中須有擔當盡責意識。各級領導干部要勇立潮頭,敢於負責、敢於擔當,面對發展中遇到的新老問題和“疑難雜症”,去除任何不利於事業的利害算計,謀定而身動,以舍我其誰的姿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迎難而上,既立足客觀實際,又善於集中群眾智慧,戮力同心,久久為功。“我們做人一世,為官一任,要有肝膽,要有擔當精神,應該對‘為官不為’感到羞恥”,習近平總書記的告誡,對於那些捂著“烏紗帽”不干事的領導干部而言,不啻一計當頭棒。黨的領導干部的本質是干事,而不是做官,須摒棄“為官不為”的消極狀態。“黨的干部都是人民公仆,自當在其位謀其政,既廉又勤,既干淨又干事”。在我們黨的歷史上,有很多夙夜在公、無私奉獻的時代先鋒,焦裕祿就是其中的典型。剛到蘭考時,焦裕祿帶領縣委一班人,廣泛深入調研,盡快摸清縣情,找到突破口,為了全縣人民群眾的生活安定和生產恢復,加班加點工作,凸顯了敢於擔當、勇於負責的真正領導干部的良好風范。拎著“烏紗帽”干事,重在強調為官應有為,領導干部不能光想攬權卻不敢於承擔責任。

領導干部為官做事,須有深厚的為民情懷。古話說,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周書》“裴俠傳”記載,魏正光年間,裴俠任義陽郡守,追隨太祖征戰,被任命為河北郡守。裴俠生活儉朴,為民著想。按河北郡舊制,應有人供奉郡守,並配備丁夫,供郡守驅使。但裴俠直言:“以口腹之欲來役使別人,我是不干的。”並全部撤掉這些待遇,改為官府買賣馬匹。日積月累,馬匹竟然多得成群。百姓頌揚他:“肥鮮不食,役稅不取,裴公清惠,世上典范。”在封建專制時代,官員尚能有如此境界和情懷,何況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根本宗旨的我們黨的領導干部呢?領導干部要珍惜手中的權力,扎扎實實為人民謀實事、出實招,需要經常俯下身子體察民情民意,扑下身子全心苦干巧干。

領導干部面對群眾,須有謙虛敬畏之態。官員的是非功過,最終由人民群眾來評價。對群眾有敬畏,就是要突出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牢牢堅持群眾立場、真心尊重群眾創造、善於聽取群眾意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人民面前,我們永遠是小學生,必須自覺拜人民為師,向能者求教,向智者問策﹔必須充分尊重人民所表達的意願、所創造的經驗、所擁有的權利、所發揮的作用。在人民面前,領導干部不是官老爺,是勤務員,各級領導干部要去除定勢思維,放下身段,重視民智,虛心請教。領導干部要時不時地側著耳朵多聽聽群眾的所言所怨。

領導干部對待權力,須有如臨深淵之戒。心中有戒,行方所止。各級領導干部手裡都有著大大小小的權力,應該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般的戒懼,有權不可任性。領導干部要始終嚴格要求自己,把好權力關、美色關、金錢關,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淨淨做事、坦坦蕩蕩為官。心中有戒,就是要求領導干部牢記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是用來干事創業的,不是用來謀取私利的,需要謙虛謹慎,不可恣意妄為。領導干部要牢記黨紀國法的紅線不能碰,道德的底線不可破。據說清代康熙年間,一個少年范曉杰買了一本書正在付款的時候,有一枚銅錢滾到了他的腳邊,而用右腳把錢踩在腳下,並伺機彎腰撿起。正巧一熟知他的老翁目睹這一幕。后來范曉杰應考合格當了官職,卻被一巡撫大人多次拒見,並告知已經革職。原因盡在:“你當秀才的時候愛一枚銅錢如命,今天僥幸當上了地方官,以后能不絞盡腦汁成為一名戴烏紗帽的強盜嗎?請你馬上解下官印,並且離開這裡不要讓百姓受苦了!”這一廉明嫉惡如仇的巡撫大人就是目睹“一文錢”的老翁。“一文錢與烏紗帽”這一民間故事,彰顯了為官要不能讓眼前的利益沖昏了頭腦,心中須有如臨深淵之戒。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每一個領導干部都要拎著“烏紗帽”為民干事的論述,反映了我們黨一直以來所倡導的權力觀。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源自人民,必須老老實實、坦坦蕩蕩、全心全意地為人民群眾謀幸福、謀未來。隨時准備堅持真理、隨時准備修正錯誤,凡是有利於黨和人民事業的,就堅決干、加油干、一刻不停歇地干﹔凡是不利於黨和人民事業的,就堅決改、徹底改、一刻不耽誤地改。

(執筆人:韓鵬 李永林)

(責編:實習生、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