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習近平:小康不小康 關鍵看老鄉

內蒙古自治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2015年11月23日10:58    來源:《內蒙古日報》

原標題:◎內蒙古自治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小康不小康 關鍵看老鄉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一定要看到,農業還是“四化同步”的短腿,農村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12月23—24日

“小康”是古代思想家對理想社會的描述,早在西周時期,小康一詞即已出現。《詩經》的《大雅·民勞》中有“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句子,意思是老百姓太勞苦,也該稍稍得到安樂了,體現了老百姓對寬裕、安樂生活的向往。在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中,特別是在儒家思想裡,小康是僅次於“大同”的理想社會模式,是所謂政教清明、人民富裕安樂的社會局面,后來也多指社會秩序穩定、經濟發展良好、百姓安居樂業的社會。而中國共產黨人賦予了“小康”以新的時代內涵,並將其作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階段性目標。

1979年12月6日,鄧小平在會見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首次提出“小康之家”這樣一個“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的全新概念。此后,他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反復論証,逐漸豐富、發展了這一思想,形成了他關於小康社會的理論,並在此基礎提出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2002年,黨的十六大進一步確立了到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2007年,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賦予鄧小平小康社會理論以新的內涵﹔2012年,黨的十八大在十六大、十七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藍圖。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兩個一百年”總目標當中的第一個“一百年”﹔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處於引領地位的戰略目標。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中國夢的實現,事關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習近平總書記在多種場合、多次強調“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表明了習近平總書記眼中的“小康”,不僅要看經濟總量,還要看老百姓的生活質量,不僅要看平均數,而且要看大多數,體現了我們黨對“小康社會”的深刻認識,把握住了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

農業發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農民收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制約,改善農村面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

從人類的歷史發展來看,舉凡人口大國,其發展過程中,吃飯問題始終無法回避。“民以食為天”是亙古不變的真理,解決不了老百姓的吃飯問題,其他所有的事情都是畫餅充飢,而要解決吃飯問題,農業就是重中之重,而這,也是長久以來,我們國家一直將農業放在事關全局穩定的戰略地位來考量的根本原因。其二,一個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如果農業人口始終佔據較大比重,那這個國家的城市建設得再漂亮,城裡人的收入再高,也代表不了這個國家的整體發展水平。這個國家的發展程度和發展水平,必須要通過農業、農村、農民的發展狀況來進行衡量。

人口基數龐大,農業人口眾多,這是迄今為止我國的基本國情,也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這一重要論斷的重要事實背景。換而言之,中國到2020年能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問題不在於北京,不在於上海,更不在於城市,關鍵在農村、農業和農民。

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起決定作用的是最短的木板,短板是木桶盛水量的“限制性因素”,如果短板總在木桶上“扯后腿”,即便長板比短板高出再多,也沒有多大意義,裝再多的水都會漏掉,裝的水越多,浪費也就越大。想要增加木桶的盛水量,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補齊短板。同樣的道理,我們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必須補齊短板。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我們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沒有老區的全面小康,特別是沒有老區貧困人口脫貧致富,那是不完整的。”從我們國家目前發展程度上來看,農業發展是建設全面小康的短板,農民收入是實現全面小康的制約,改善農村面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

先說農業發展。當前,我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需要同步協調發展,然而農業現代化卻稍顯滯后,盡管我們的糧食生產年年豐收,但糧食安全仍面臨挑戰,部分糧食和農產品的進口數量連創新高。此外,農業比較效益低下,很多農民務農積極性下降,外出農民工特別是新生代農民工不願回鄉務農、農業生產“后繼乏人”的現實問題已經擺在我們面前。農業現代化水平不高,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業科技水平還不高,農業勞動生產率比較低,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不高、農業組織化程度較低、市場主體競爭力不強的問題比較突出。此外,耕地數量減少、質量下降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可以說,上述問題制約著我們的農業現代化進程,不將這些“絆腳石”搬開,農業現代化就無法實現,就難以從根本上促進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改變農村落后面貌,極易導致農業萎縮,回過頭來還會導致工業化、信息化和城鎮化的發展受阻。

再來說改善農村面貌。當前,廣大農村還面臨許多困難和問題:基礎設施建設仍然較為滯后,飲水安全、用電、水利設施、公路建設、邊遠地區出行等問題都有待解決﹔公共服務水平亟待提高,農村教育基礎依然薄弱,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不健全,公共文化資源較為短缺,農村社會福利滯后於社會和經濟發展水平﹔農村人居環境差,環境污染問題比較嚴峻﹔村庄建設較少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村容村貌較差,房屋分布無序。這些問題的存在,是擋在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面前的“絆腳石”,不僅影響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制約農民素質的提高和農村社會的進步。所以說,改善農村面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

最后來說農民收入。同其他行業和職業相比,我國的農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總體較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主要制約。2014年底,我國城市化率為54.77%,但農村常住人口仍有6.2億。2014年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8844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10489元,城鄉居民收入之比仍為2.75:1,絕對差距為18355元。貧困地區農民的收入水平更低,而國際上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一般在2:1以下。到2013年底,我國農村貧困人口仍有8249萬,尤其是14個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更是難啃的“硬骨頭”。收入水平較低,也制約了農民消費水平和發展能力的提高。2012年,城鎮居民人均現金消費支出為16674.3元,而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消費支出為5414.5元,城鎮居民人均現金消費支出是農村居民的3.08倍。農民收入是小康指標能否實現的決定性因素,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性要素。如果農民收入不能得到切實較快的提高,到2020年城鄉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收入分配差距縮小、扶貧對象大幅減少的目標就難以實現。

中國要強,農業一定要強﹔中國要美,農村一定要美﹔中國要富,農民一定要富

習近平總書記在農村基層工作多年,曾當過黨支部書記,他的博士論文《中國農村市場化研究》關注的也是農村問題,總書記有著濃厚的“三農”情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要強,農業一定要強﹔中國要美,農村一定要美﹔中國要富,農民一定要富。”要做到這些,就要通過富裕農民、提高農民、扶持農民,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一種體面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要讓農業成為一個有奔頭的產業,就要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立足我國基本國情農情,遵循現代化規律,依靠科技支撐和創新驅動,加大投入,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努力走出一條生產技術先進、經營規模適度、市場競爭力強、生態環境可持續的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始終高度重視國家糧食安全,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恆的課題,任何時候這根弦都不能鬆,要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18億畝耕地紅線仍然必須堅守,同時現有耕地面積必須保持基本穩定﹔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努力構建以政府部門的服務和管理為保障的集技術、信息、金融、營銷等服務於一體的新型農業服務平台,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構建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農村是我國傳統文明的發源地,鄉土文化的根不能斷,要為農民建設幸福家園和美麗鄉村。要繼續推進新農村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使新農村建設與新型城鎮化協調發展、互惠一體,形成雙輪驅動,切實解決規劃上城鄉脫節、重城市輕農村的問題,“新農村建設一定要走符合農村實際的路子,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充分體現農村特點,注意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要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機制,推進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共建共享,創新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決策、投入、建設、運行管護機制,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農村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動形成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體制機制,特別是要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婦女、老人關愛服務體系建設。

“三農”問題的本質是農民問題,要讓農民共享發展成果,共享現代文明。讓農民成為一種體面的職業,把公共資源的投入由城市為主更多地向農村傾斜,不斷改造升級傳統農業,把傳統的村落改造為讓農民也能過上現代文明生活的農村新社區,把傳統的農民改造為適應生產分工發展要求的高素質的新型農民,逐步消除農民和市民在實質上的差別和身份上的巨大落差,而只是社會職業分工的不同﹔要大力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要提高種地集約經營、規模經營、社會化服務水平,增加農民收入﹔要實施精准扶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強化扶貧開發工作領導責任制,把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地)縣抓落實的管理體制,片為重點、工作到村、扶貧到戶的工作機制,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扶貧開發工作責任制,真正落到實處”“各地都要在扶持對象精准、項目安排精准、資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戶精准、因村派人(第一書記)精准、脫貧成效精准上想辦法、出實招、見真效。要堅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區別不同情況,做到對症下藥、精准滴灌、靶向治療,不搞大水漫灌、走馬觀花、大而化之。”

不久前閉幕的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出了新的目標要求,其中包括:我國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事實上,不論是之前的“到2020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還是現在的脫貧目標,其難點和重點都在農村,“三農”依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要解決的問題,“老鄉”仍然是“小康”的關鍵。

“十個全覆蓋”:惠民生、補短板、促協調、重共享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就在於“全面”二字上。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多次提到補齊短板這樣的話語,還特別強調:“謀劃‘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全力做好補齊短板這篇大文章,著力提高發展的協調性和平衡性。”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在前、重任在肩,“三農”工作的高度和重要性前所未有,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全國各地積極響應中央的大政方針,大力推進“三農”工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齊短板。由於我國地域廣闊,各地情況大不相同,各地區也在積極探索、勇於改革、因地制宜地促進本地區的“三農”工作。

對於內蒙古來說,要想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目標,農牧業的發展、農村牧區面貌的改善、廣大農牧民的收入增加,都是避不開、也絕不能避的問題。一段時間以來,內蒙古經濟社會雖然發展迅速,但因為歷史欠賬的原因,農村牧區在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水平和社會保障等方面不盡如人意,農牧民的收入也和城市居民有較大差距。這些短板的存在,不僅讓廣大農牧民群眾的幸福生活打了折扣,限制了農村牧區民生事業的發展,也是內蒙古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路上必須要搬開的“絆腳石”。

2014年01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時指出“我們黨員干部都要有這樣一個意識:隻要還有一家一戶乃至一個人沒有解決基本生活問題,我們就不能安之若素﹔隻要群眾對幸福生活的憧憬還沒有變成現實,我們就要毫不懈怠團結帶領群眾一起奮斗。”

人民群眾對幸福生活的憧憬,就是我們黨和政府最大的動力。從2014年開始,內蒙古計劃用3年時間,在全區推廣實施農村牧區“十個全覆蓋”工程,內容包括:農村牧區危房改造、安全飲水、嘎查村街巷硬化、村村通電、村村通廣播電視通訊、校舍建設及安全改造、嘎查村標准化衛生室、嘎查村文化活動室、便民連鎖超市和農村牧區常住人口養老醫療低保等社會保障這十個工程,旨在改變農牧區生活面貌,增加農牧民收入,促進農牧業發展。

農村牧區“十個全覆蓋”工程,是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舉措,是落實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的重大部署。實施“十個全覆蓋”工程,既是系統全面地補足農村牧區這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大短板,確保內蒙古與全國同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有力抓手,也是貫徹落實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的重要舉措。

也許很多人覺得,“十個全覆蓋”這樣一個大工程,肯定是非常“高大上”,但事實上,“十個全覆蓋”就是十項細密的惠民政策,將觸角延伸到了農牧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關心的是農牧民住的房子怎麼樣,喝沒喝上放心水,用沒用上電,村裡的路好不好走,買東西方不方便……千萬不要小看這些細節,內蒙古正是用看似細小的民生細節,為農牧民的幸福加碼,織就起一幅農村牧區新畫卷。

實施“十個全覆蓋”之前,一些農牧民住的還是土坯房,喝的是井水,走的是泥土路……生活質量大受影響。有村民編了句順口溜:“庄戶人最怕下雨天,尤其怕下連陰雨,一來擔心房子塌,二來得等水淨化,三來路上泥窪窪”。隨著“十個全覆蓋”的實施,農村牧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絕大多數農牧民住上了磚瓦房,喝上了自來水,走上了水泥路,用上了常電,還看上了衛星電視,這些細微改變開始匯聚成改變農村牧區面貌、改善農牧民生活的強大“暖流”。有農牧民又編了一首三句半:“村村通電家家亮,家用電器都用上,殺豬宰羊有冰箱……”從過去的順口溜,到現在的三句半,“十個全覆蓋”給農牧民帶來的改變,可見一斑。

“十個全覆蓋”妙就妙在一個“全”字上,也就是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社會保障等方面都要全面推進,一樣都不能缺﹔農區、牧區、林區、墾區的嘎查村都要全面建設,一個都不能少﹔農民、牧民以及林區墾區的職工都要全面覆蓋,一戶都不能落下。事實上,“十個全覆蓋”實施到現在,除了向農村牧區提供水、電、路等公共產品,還延伸了文化、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補齊了農村牧區的短板,夯實了農村牧區的發展基礎。可以說,“十個全覆蓋”如同一把“金鑰匙”,開啟了內蒙古農牧民脫貧致富、建設全面小康的新路徑。

通過“十個全覆蓋”工程的實施,內蒙古各級黨委、政府對農村牧區加快全面小康進程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同時也在財力、人力、物力等方面採取了更加具體有效的措施,重城市輕農村的思維慣性得到極大扭轉,各地把“十個全覆蓋”工程作為“三農三牧”工作的有力抓手,創造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好經驗好辦法,“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的理念在無形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貫徹,激發了農牧業的發展活力、農村牧區的要素潛能和農牧民的創業熱情。此外,在推進“十個全覆蓋”工程中,各級各地牢固樹立產業主導理念,培育形成一大批有特色、有市場、有前景的富民產業,為農村牧區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培育新型農牧業經營主體、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創造了有利條件。“十個全覆蓋”工程成為內蒙古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十個全覆蓋”工程是內蒙古成立以來對農村牧區投入規模最大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還是統籌城鄉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工程、保障工程。2015年,僅僅是“十個全覆蓋”計劃三年中的第二年。第二年就已經讓農牧業、農村牧區和農牧民生活有了如此巨大的變化,不由得讓我們更加期待“十個全覆蓋”的第三年。我們堅信,隨著“十個全覆蓋”的深入實施,那些從民生細節中慢慢積聚起來的點滴而持久的改變,最終必將匯聚成提升農牧業發展,改變農村牧區面貌、提升農牧民收入的磅礡大力,為內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增添一個分量十足的“砝碼”。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蘊含了我國解決好“三農”問題的堅定決心和堅強意志。隻要我們心系“三農”,上下齊心,共同努力,補齊短板,讓農業基礎穩固、農村和諧穩定、農民收入增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能成真。

(執筆人:李振南 楊慧蘭)

(責編:實習生、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