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習近平:做大“蛋糕” 分好“蛋糕”

內蒙古自治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2015年10月22日14:37    來源:《內蒙古日報》

原標題:做大“蛋糕” 分好“蛋糕” ◎內蒙古自治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蛋糕”不斷做大了,同時還要把“蛋糕”分好。我國社會歷來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觀念。我們要在不斷發展的基礎上盡量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事情做好,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努力使全體人民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

——習近平在《人民日報》上發表署名文章《切實把思想統一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上來》,2014年1月1日

說到蛋糕,人們不陌生。家裡有小孩子或老人過生日,一般少不了要從蛋糕店定制或購買一個或大或小的蛋糕。當大家唱起《祝你生日快樂》的歌聲,慶賀生日者懷著美好的祈願吹滅插在蛋糕上的蠟燭后,便要將蛋糕分切給在場的每位祝福者品嘗,以表謝意。這裡所說的“蛋糕”是對生日蛋糕的引申和比喻,做“蛋糕”比喻發展經濟,分“蛋糕”比喻社會財富的分配。

做“蛋糕”與分“蛋糕”辯証統一

習近平總書記用“蛋糕”打比喻,一方面強調要千方百計把“蛋糕”做大,以利於全國人民都能分得一份較大的“蛋糕”;另一方面強調要將已有的“蛋糕”公平合理地分配給每個社會成員,讓他們有更多的獲得感,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以更大的積極性去做大“蛋糕”。

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是辯証的統一,是互為條件、相互促進的。做大“蛋糕”是分好“蛋糕”的前提,分好“蛋糕”是做大“蛋糕”的有效措施。古人說“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又說“凡治國之道,莫先富民”。這裡,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無疑既是手段,也是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曾在《求是》雜志撰文指出,“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最主要的還是經濟發展水平”“我們必須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進一步把‘蛋糕’做大”。但是,“並不是說等著經濟發展起來了再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蛋糕’不斷做大了,同時還要把‘蛋糕’分好”。

做大“蛋糕”是首要前提

做大“蛋糕”分好“蛋糕”,首先是把“蛋糕”做大。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為了領導全國人民把經濟總量這個“蛋糕”做大,堅持發展是硬道理和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把發展當作第一要務,極大地促進了全國乃至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從1979到2013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長,遠遠超過了同期世界經濟2.7%年均增速,經濟總量(GDP)由1978年的3645億元上漲到2013年的60萬億。2010年,我國經濟總量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到2013年,人均國民收入已達到6500多美元,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

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說我們的“蛋糕”已經做得很大了,可以就此滿足了。與世界一些發達國家和經濟體相比,我國的國力和人均收入水平還相對較低。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決定了我們必須長期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以全面深化改革和創新為手段,進一步促進經濟發展,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把“蛋糕”做得再大一些,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化。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可以說,這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體現,也是庄嚴的承諾。這一切從哪裡來?隻能從做大“蛋糕”中來,隻能從實現“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中來。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著不小的壓力和挑戰。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盡管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塊頭大不等於強,體重大不等於壯,有時候是虛胖。”我國經濟發展存在著地區差距、動力不足等問題。因此,我們必須繼續抓住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放鬆,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全面深化改革,實行創新驅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我們必須進一步擴大開放,加快“走出去”和“引進來”的步伐,實現國內外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我們必須處理好市場和政府這“兩隻手”的關系,注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同時發揮好政府宏觀調控的作用﹔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進一步分好“蛋糕”,讓人民群眾有更大的積極性來做大“蛋糕”。

分好“蛋糕”是一門大學問

我們絕不能小看了分“蛋糕”和如何才能分好“蛋糕”這個問題。我們建設的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我們的目標是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這是一個非常偉大艱巨的任務。在實現人民富裕的過程中,盡管十個指頭不能一般齊,有個先富后富的過程,但實現共同富裕始終是我們堅定不移的目標。這些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了,但也出現了貧富差距。統計說明,標示這種差距的基尼系數已達到了0.469,大大超過了0.4的國際警戒線。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居民勞動報酬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持續下滑,資本報酬佔比持續上升,城鄉收入、地區收入、行業收入等差距持續擴大,使廣大人民不能充分共享發展成果,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未能充分體現。盡管這是發展和前進中出現的問題,但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並努力去克服。

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是建設中國特色會主義的題中應有之義。我們黨在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十分重視效率和公平。面對上述社會分配中存在的問題,黨的十三大提出,在促進效率提高的前提下體現公平﹔十四大提出,兼顧效率與公平﹔十五大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十八大提出,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著力解決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的問題,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穩步前進。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實行按勞分配原則為主的同時,還輔之以其他分配形式,如投資、資源、經營管理、科技成果、無形資產等參與分配,再加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出現了社會成員、地區、行業、城鄉等收入存在較大差距,影響社會效率和公平。為此必須通過二次分配或再分配來解決。二次分配或再分配,主要是通過稅收調節、社會公共服務和福利、財政轉移支付等手段來實現的,這有利於調節社會成員的收入差距,實現社會的基本公平。這些年實行的城鄉低保、醫療保險、增加對貧困地區和1民族地區的教育投資、對貧困家庭子女實行教育救助、城市棚戶區改造、農村牧區危舊房改建、城市社區醫療室、農村牧區文化衛生室建設,以及限制和降低有些國企和行業管理人員與其他員工、其他行業人員的收入分配比例,這些都屬於二次分配。

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思想認識上要避免和克服兩個極端。一個極端是隻強調做大“蛋糕”,不注意分好“蛋糕”,造成社會收入分配不公,影響社會成員做大“蛋糕”的積極性;另一個極端是隻強調分“蛋糕”而不重視做大“蛋糕”,造成新的平均主義“大鍋飯”,使原有的“蛋糕”不能做得更大,可分的“蛋糕”越來越小,人們分得的“蛋糕”也越來越小,更談不上增強國家實力和擴大社會公共服務了。這是我們富民強國、實現偉大中國夢必須重視和處理好的大問題。

(執筆人:馬曉途)

(責編:實習生、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