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理論期刊>>《中國發展觀察》

文明復興的精神動力與制度機理

滕祥志

2017年06月06日09:49    來源:中國發展觀察雜志社

精神動力問題,是韋伯(1864-1920)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和《中國宗教:儒教與道教》中提出的命題,其核心點是:在西方,新教倫理提供了現代事功(資本主義)之精神動力﹔而傳統中國,盡管擁有諸多成就現代事功之條件:如人口流動、城市經濟、貨幣等,但傳統文化之儒道釋三教,未能提供基於法治、誠信、理性化上的現代化精神動力。

然而,世易時移,韋伯命題提出近百年來,西方由如日中天、雄心萬丈到危機漸露。為激活西方文明,二十世紀中葉以來,美國政治哲學施特勞斯學派,將目光投向古希臘,回歸並闡釋希臘原典。客觀上,美國新羅馬帝國之雛形,脫胎於二戰,盛極於前蘇聯解體,頓挫於“9.11事件”,而重傷元氣於本次金融危機。然而,其帝國政治哲學根基、深層文化結構、超強戰爭機器,迄今猶存。

中國恰與之相反。經濟總量躍升至世界第二,內部保持總體穩定,經濟增速放緩但仍維持較快增長,執政精英能總體上把握戰略機遇。雖然在調結構、惠民生、穩增長、求和諧諸方面遭遇挑戰,但面對天安號事件、海洋國土如南海、黃岩島、釣魚島等諸多挑舋,冷靜應對,保持戰略平靜。總之,在內政和外交上,總體無舉措失當。毫無疑問,中國正在頑強走向復興。

一、國學猶存:華夏文明由是不絕若線

韋伯命題,對中國學界乃是一個不容回避的、巨大的知識挑戰。就決策層和學術思想界而言,尚有一些宏觀問題有待思考、厘清和謀劃:

其一,中華文明曾雄踞東方,冠絕一時,為何出現宋元之變和明清之變?宋元之際和明清之際的時代精神、政治經濟、財政金融、軍事外交出現何種紕漏,以至於國家逐漸瓦解,而遭遇漢民族歷史上滅頂之災?

其二,清末民初迄至新中國,中國國力漸衰,華夏文明依賴何種精神力量,逐漸化解諸如列強瓜分、日寇吞並、內部分裂等重大民族危機,最終完成國家整合?其中精神動力若何?

其三,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國家百年以至千年之戰略規劃,應秉承何種精神動力根基,預設何種基本措施?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筆者不揣淺陋,謹就民族復興精神動力問題,略呈管見。

《易·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每逢國族危難,即有仁人志士,或躬身入局,或挺身而出,雖赴湯蹈火,在所不辭。若時勢不濟,則屏跡幽居,沉潛學問,以為后世存留文脈。自唐虞三代,春秋戰國,漢唐宋明,晚清民國,代不乏人。

孔子居衰世,知先王之道不行,目睹諸侯僭國,陪臣執國命,慨嘆“道之不行,已知之矣”,故刪《詩》《書》,正《禮》《樂》、贊《周易》、作《春秋》,傳微言大義,以俟后世君子。北宋時,周敦頤(湖南道縣人)發軔理學,傳伊川二程,二程傳楊時(程門立雪乃此子),楊時傳胡安國。南宋時,胡安國父子為避戰亂,入潭州建碧泉書院,傳聖人之教,開啟湖湘學派。至此,文脈已然南移。至張軾長岳麓書院,邀朱熹辯論學問,湖湘文脈之盛,冠絕當時。

明清之際,船山先生出。飲亡天下之恨,遂沉潛經史,辟宋儒之空疏,昌經世之實學,張先聖之道統,庶開風氣之先。一時湖湘學子,皆以經世濟民為己任,湖湘人才之盛,為天下側目。船山之學,博大精深,經史兼治,既以闡釋經典自任,亦有鴻篇巨制《讀通鑒論》《宋論》存世,實乃國學之集大成者。“五百年來學者,真通天人之際者,船山一人而已。” “其學無所不窺,於《六經》皆有發明。洞庭之南,天地元氣,聖賢學脈,僅此一線耳。”其“躬行踐履”“行先知后”“匡濟時艱”“道在器中”“《春秋》大義,嚴君子小人、夷夏之大防,國之大寶,可禪、可繼、可革,不可使夷人間之”之論,義承千秋,振聾發聵。故國難之際,湖湘人物,迭起救國,前赴后繼,不可勝數。

周敦頤,曾任合洲通判(今重慶合川縣),於此興辦州學,延北宋蘇軾等人講學,傳聖賢學脈。至宋元之際,合川釣魚城曾與元軍血戰彌久,堅韌不拔,致元軍最高統帥戰死城下,改寫歐洲史。無獨有偶,抗戰時,衡陽保衛戰、長沙保衛戰,抵抗非常頑強。常德保衛戰亦十分慘烈。是故,學脈留存之處,則有殊死奮斗和抵抗,與張學良之棄東北而走,判若雲泥。故文脈所存,國運之所存。近代湘人行狀,尤為世人側目,無他,惟國學耳。讀蔡鬆坡、譚嗣同、陳天華諸君文獻,可知大概。

抗戰時,新戰國策派學者林同濟、雷宗海等於戰火中,謀劃中華民族復興未來,倡言國學復興。制憲君子張君勱,東奔西走,融匯中西,作民族復興的學術基礎演講,啟迪后學﹔馮友蘭於困厄之中,做《貞元六書》,窮盡哲思,弘揚理學﹔戰亂中,熊十力開壇講學,上接宋明儒,闡幽發微,匯通儒佛,弟子遍海內,為儒學復興先聲,下引后學。諸如此類,不絕如縷。國學復興,諸子重光,禮失而求諸野,華夏文明,不絕若線。

是故,經典在,則國故存﹔國故存,則文脈不絕﹔文脈不絕,則道統存﹔道統存,則國家不滅,天下不亡。荀子言“文以明道”,劉勰言“文以載道”,韓愈言“文以貫道”,先賢之深意,在茲念茲,今人當深切體悟之。

二、察變觀風:重振人心、朝向經典刻不容緩

觀當今世風,唯利是圖彌漫,物質主義凸顯﹔道德人心,政教風俗、主流意識形態遭遇多方強力挑戰。名流以變更國籍為榮,禮儀廉恥之心日鮮﹔而先富者則去父母之邦,家國天下觀念日稀。凡此種種,殊可堪憂。

筆者愚見,察當今之社會沙漠化生態,精神依皈之枝零破碎,安身立命之窮途困頓,維權意識之惡性膨脹,則知重拾道統、重振人心和朝向經典之刻不容緩。落葉知秋,窺斑見豹。就思想文化領域而論,以為生死決戰之前夜,恐不為過。此必待主流意識形態之重塑,以之內聚人心、恢復自信、接續道通、重整共識,並在哲學心理學層面,抗衡假“非意識形態”之名之步步進逼,構筑強大心理防線。

人心正固,則社稷寧。重塑主流核心價值觀,重整華夏文明之精神內核,重塑華夏民族之文化自尊心,已刻不容緩。當代中國的政治論述,從華夏文明源頭吸取精神資源,恢復傳統國學,正視文化傳統,決絕歷史虛無,正本清源,勢所必然。概言之,接續道統、傳承文明、融匯西學、以中化西。所謂新軸心時代,本質在此。若此,或可言正人心、敦風俗、克人欲、大一統和民族復興。

文明復興,必仰賴強大持久之精神動力。察美國政治哲學,施特勞斯學派為拯救西學,尋找精神資源,重歸古希臘原典,反觀中國思想,焉有不回歸國學原典,重啟文明源頭,秉文明復興之命,承強大精神動力之理?中國古代先秦典籍,乃人類“軸心時期”之智慧結晶,值此混沌不明之時,應能持續激發文明火焰,燭照人類未來前行之路。

泰戈爾曾言:古希臘之火已然熄滅,羅馬亦被埋帝國廢墟之下,“但人文精神和文明仍然活在中國和印度。”當此“全球化”所向披靡之際,銘記開國領袖之教誨,回溯先秦之古典智慧,以當代國人對西學之強大學習、消化和掌控能力,賴國學博大淵深之“通變”內功,回歸國學經典,接續道統,薪火相傳,庶幾可融匯貫通,而別開生面。若論中華文脈危在旦夕,不絕若線,而有一息尚存之憂嘆,然以《易》觀之,則可察一陽來復之際,危機轉換之時,否極泰來之機。

三、一脈相承:文明復興的內在邏輯

文明復興,其路徑是中國的現代化。為此,探究中國現代化進程之內在邏輯至關重要。改革開放也是民族復興的組成部分。

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源自“三千年未有之變局”挑戰。一方面,滿清行民族壓迫和專制統治,華夏文明晦而不彰,日落明夷。明末,先賢黃宗羲著《明夷待訪錄》,伸張公天下之義,顧炎武著《日知錄》,嘔心瀝血,啟佑后學,以俟后世聖王復起,接續華夏道統。清末,章炳麟持“革命論”,駁康有為曲學阿世,値末世而扶持夷主,悖離《春秋》夷夏大義。一方面,滿清竊據華夏,其統治危機自鴉片戰爭起,遭遇西方強力挑戰,治理危機日顯,然洋務運動,實緣於甲午戰爭之敗。梁啟超曾論斷,滿清實亡於甲午。為此,民族復興遭遇反帝、反封建的雙重困境,歷經三個歷史時期:

一是恢復中華。滿清封建王朝行部族專制、民族壓迫和文化宰制,華夏諸民族必先破解“恢復中華、驅除韃虜”之命題,完成其恢復華夏的神聖使命,以實現明末清初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等先賢揭示的“不私一家一姓”“天下為公”“聖王復起”“不以天下奉一人”等華夏道統,也即推翻滿清封建壓迫和民族專制政權,實現民族解放和人民自由,這一過程由孫中山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初步完成。

二是國家建構。放低天下理想,實現國家整合。面臨列強瓜分和半殖民地危局,實現“民族-國家”(Nation-State)建構和軍事強悍,以強大的動員力應對新戰國時代的列國競爭危局,爭取球籍,這一過程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完成“萬裡長征第一步”。隨著現代“軍事-工業化”民族國家體制的建成,華夏尚武精神被激發,被動挨打百年頹局徹底扭轉,國家動員力和組織力超邁前代。事實証明,這一機制足以應對新戰國時代任何國族危機,是對天下理想的調整。

三是經濟崛起。前30年,借助全能主義高度動員能力體制,初步實現工業化積累,為改革開放奠定物質基礎、人口基礎和制度基礎﹔后30年,啟動改革開放,循著國家獨立、軍事強悍、經濟崛起和文化復興的路徑,在國家鼎立、人民站立、軍事強悍的基礎上,全面推進改革開放,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最終實現國家富強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前后三十年,為一個統一整體,不可分割。

綜上,邏輯上分析,中國的現代化進程至少有三層含義:

一是恢復華夏。既要回應西方文明沖擊,又要驅除韃虜、擺脫滿清部族專制壓迫統治、恢復華夏正統,遵循遠古先賢“不私一家一姓”“天下為公”偉大理想,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自由和國族鼎立,這一過程是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完成,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為標志,完成“民族-國家”整合的歷史使命,以“軍事-工業化”為基礎,現代動員能力和尚武精神被激發,以適應新戰國時代的挑戰和危局。

二是匯通中西。既要全方位、大范圍吸納現代文明成果,主要是西方文明成果,又要對中國固有價值和優秀傳統文化有所堅守。比如,十八屆四中全會主題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張揚法治精神、弘揚法治意識、提升法治素養、健全法制體系,但同時,不忽視“以德治國”,“為政在人”的古老智慧。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現代化,乃是在制度層面實現第五個現代化。中國的現代化,在器物、制度、經濟、文化和社會心理層面,全方位展開。

三是文藝復興。中國現代化進程,是在實力強大、經濟發展、軍事強悍和文明復興的前提下,為人類文明找尋一條新的出路,以超越近五百年的殖民主義和后殖民體系。此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文化和文明含義。其標志是文藝復興。中國現代化,是文藝復興之預演,華夏復興之途徑,其內涵是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優秀文明成果,涵融中西智慧、中西匯通,對中華文明實現創造性轉化,在人類文明的歷史轉折點上,為人類文明困境探索新路,昭彰大義,以王道大同消解霸道秩序,化成天下。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質在文藝復興。中國經濟崛起,以新的殖民體系,代替舊的殖民體系,以新帝國取代舊帝國,絕非人類之福﹔同理,歷史終結,不再永續發展,絕非人類之福。生生不息,化成天下,求同存異,和而不同,是為大同。

四、國學復興:事關國家百年、千年氣運

為此,復興國學,勢在必行。中國者,因有國學,是謂中國。國學者,一國道統學術之統稱也。

明劉伯溫《〈蘇平仲文集〉序》雲:“文之盛衰,實關時之泰否。是故,先王以詩觀民風,而知其國之興廢,豈苟然哉!”又雲:“繼漢……享國延祚最久者,唐也。故其詩文有陳子昂,而繼以李、杜﹔有韓退之,而和以柳﹔於是唐不讓漢,則此數公之力也。繼唐者宋,而有歐、蘇、曾、王出焉。其文與詩,追漢唐矣。而周、程、張氏之徒,又大闡明道理,於是高者上窺三代,而漢、唐若有歉焉。故以宋之威武,較之漢、唐弗侔也,而七帝相承,治化不減漢、唐者,抑亦天運之使然歟?”是故,“氣昌而國昌,由文以見之也。”

竊以為,國學(諸子百家儒為主)復興,事關國家今后百年、千年氣運。簡言之,國家是否分裂,道通是否傳承,是否出現五代十國、宋元之際、明清之際之巨變,又能否挺過近百年(明始,即有傳教士大量游於中土)之西學緊逼,實關乎國學文脈是否存續。然文不在茲,游談無根日久,加之斑駁陸離之西方政治、經濟、法律、人文學說日漸彌漫,此誠危急存亡轉換之秋也。讀弗雷德裡克·馬特爾《主流:誰將打贏全球文化戰爭》一書,即知,文化領域的戰爭早已硝煙彌漫。

《禮記·學記》雲:“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察古觀今,凡善治國者,首在謹庠序之教,風教以化民,化民以成俗,以為國家培植元氣,次之,輔以經濟民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在固本培元,人才輩出。養成人才,由來以漸。較之民國初年,大中學生整體文字能力,尤其古漢語水准,下降明顯。文字粗鄙,文風輕浮,人心浮躁,時風漸變,日趨浮滑,由文以見之。文明古國,衣冠文物,禮樂詩書,風吹雲散,民風民氣,漸趨頹廢。有識君子,豈可不察。

有鑒於此,當務之急,須徹底修改中小學語文課本,大力擴展國學典籍內容,傳承國學文脈,未雨綢繆,利在長遠。於政策層面,要在復興古典學術傳統,在教育、教材、學制和考試制度層面著力,延續國學文脈,以求先秦經典研習之傳承。一如放開生育二胎,徹底停止計劃生育,宜速不宜遲,急不宜緩﹔近期,逐漸增加教育、教材、考試、選拔、公招時國學經典的含量,於正人心、醇風俗、強化執政黨之公信力和執政力,將尚公、民本、愛國和均富的道統上下貫通,不可或缺。長期看,應恢復翰林院,涵養大儒,並執掌禮部。

文脈淵深,失之久遠,非長期涵養,恐難奏功。是故,改革中小學課本,增加國學經典分量,使學子親近國學,窺宗廟之美,百官之富,激發自信,自立立人,正心誠意,要莫大焉。自茲更化,歷二十年,方收其功。久之,則民風自化,民氣可恃,元氣充沛,國之大幸。元氣淋漓,雖歷經劫難,顛而不墜,史跡可鑒。是故,繼昌黎之事,會橫渠之意,弘船山之學,承復興之命,振衰救弊,此其時也。緣此,民族復興之精神動力,源遠流長,永不枯竭。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

(責編:楊文全、謝磊)
相關專題
· 《中國發展觀察》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