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專題報道

黨內政治文化建設與“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李后強 郭丹

2017年03月27日13:50    來源:光明日報

  【治國理政新思想新實踐】

  我們的黨內政治文化,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基礎、以革命文化為源頭、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主體、充分體現中國共產黨黨性的文化。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上指出,要注重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不斷培厚良好政治生態的土壤。

  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應有之義

  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是一種信仰構建。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崇高信仰始終是我們黨的強大精神支柱。培養信仰意識、堅定理想信念是黨員干部的第一要務。中國共產黨把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視為解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的關鍵。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深刻指導著黨內政治文化建設,要求黨員干部要勇於為理想信念奮斗終生,要善於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獻計獻策,要樂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新形勢下,中國共產黨面臨著“四大考驗”和“四種危險”,若信仰缺失、道德滑坡、民心渙散,則執政的合法性也岌岌可危。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是一種信仰的構建,對於增強黨的憂患意識、責任意識、使命意識,對於培育黨的戰略思維、辯証思維、底線思維,對於保持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至關重要。

  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是一種文化傳承。中國共產黨黨內政治文化有著深厚的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在歷史的長河中沉澱下來的精髓,潤養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共產黨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於繼承才能更好創新。”黨內政治文化建設要以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基礎。中華民族有強大的精神基因,有強勁的“根”與“魂”,這是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最豐富的寶庫。黨內政治文化建設要以實事求是、艱苦奮斗、謙虛謹慎、一心為民、清正廉潔的革命文化為源頭。革命文化汲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養分,形成了黨內政治文化的靈魂。黨內政治文化建設要以馬列主義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主體。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凝心聚力的精神紐帶,是激發中國共產黨人內在價值自省的思想源泉,是黨內政治文化的重要內涵。

  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是一種黨性實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先進性和純潔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隻有在實踐中才能檢驗出黨員和黨組織在思想、組織、作風和行為等方面與黨的宗旨是否一致。政治文化為政治實踐提供了文化支持和文化引導,有利於政治生態的淨化。黨內政治生活、政治生態、政治文化是相輔相成的。不可否認,黨內仍存在著無視政治紀律、破壞政治規矩的現象。例如,有的人搞兩面派、弄虛作假、隱瞞實情,有的拉拉扯扯、吹吹拍拍、阿諛奉承,有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懶政怠政,有的妄議中央、散播謠言、泄露機密,有的私營結黨、團團伙伙、拉幫結派等,嚴重損害了黨內政治生態,侵蝕了黨的執政基礎。在這種嚴峻態勢下,必須從黨內政治文化入手,才能治根治本、正本清源,才能“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在黨性實踐的過程中,黨內涌現出一批先進的典型,他們是黨和人民值得信賴的好干部、好公仆、好榜樣,皆因中國共產黨先進的黨內政治文化的精髓已融入他們的行動和靈魂。

  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切實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

  中國共產黨是有著8800多萬名黨員,在13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國家長期執政的黨,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下,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尤為迫切。政治文化包含政治認知、政治價值、政治情感、政治態度等要素。切實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就是要做到這四個要素與“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有效契合。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飽含著黨的政治情感。政治情感是政治主體在政治活動時產生的情感。人民立場是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人民群眾是黨的力量源泉。黨內政治文化建設要深入民心,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才能擁有不竭的力量源泉。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庄嚴承諾。精准扶貧、精准脫貧、一個都不能少,飽含著黨對人民的真摯情感。黨員干部要從細微之處親民、愛民、為民著想,讓改革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俯身走到人民中去,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把干部放在心上。要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改進和創新聯系人民群眾的方法和途徑,了解掌握真實的社情民意,才能更好地實現、維護、發展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得好,黨與人民溝通的橋梁才更寬,黨與人民的紐帶才更緊。

  全面深化改革是政治認知的目標指向。政治認知是指政治主體在社會政治實踐中對政治權力、政治體制、政治規范、政治功能等方面的認識與把握。黨員干部正確認識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前提。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深化改革從2013年11月提出到現在,已經有3年多了。習近平總書記總結過去的3年是“夯基壘台、選材備料、立柱架梁的三年”。黨內政治文化建設要為這幢現代化大廈的崛起提供強大的政治文化支撐。要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繼承和發揚中創新,要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要從其他文明的學習借鑒中堅守,要以開放的心態將黨內文化建設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要從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達到自覺。黨內文化建設既要想清楚過去,又要弄清楚未來,不斷提升中國共產黨人內求、自省的能力,形成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的有機結合。

  全面依法治國是政治價值的核心觀念。政治認知是政治主體對政治活動和政治現象作出的價值判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准。”法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素之一,深刻反映了社會主義本質的價值追求。制度是文化的價值載體,文化是制度的價值反映。政治文化不會自發形成,需要廣大黨員干部依法積極自覺地培育和建構。全面依法治國是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根本保障,也是黨內政治文化重構的過程。用法治精神、法治觀念來培養、教育、塑造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是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根本途徑。全面依法治國是基於中國共產黨人對治國安邦歷史經驗和現實需要的理性反思與深刻總結。毋庸諱言,仍有少數人把權力凌駕於法律之上,破壞了法律權威,破壞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則,也破壞了黨內政治生態。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大的現實意義。將倡導的文化精神、價值理念用一系列科學規范有效的制度固定下來,有利於思想建黨和制度建黨的統一,有利於政治生活的規范,有利於政治品格的塑造,有利於黨內監督的切實有效。

  全面從嚴治黨表明黨的政治態度。政治態度是政治主體對政治權力、政治權利、政治制度所持的傾向狀態。全面從嚴治黨明確了黨內文化建設所應持有的態度。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堅定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反“四風”,踐行“三嚴三實”,使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呈現良好勢頭,使政治生態得到一定程度的淨化。但是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過程中,仍有消極因素干擾,主要表現為認識偏差、重心偏差和方法不當。尤其是一些地區和部門仍殘留著形形色色的“潛規則”、官場術、厚黑學、關系學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使政治生態不能保持長久的風清氣正,黨內政治文化建設仍十分艱巨。黨內政治文化建設要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這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和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保証。《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是全黨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步調一致,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的重要指南。黨內政治文化建設要加強監督、保住底線。《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指出,“信任不能代替監督”。黨內監督沒有禁區也沒有例外,聚焦當前黨內存在的管黨治黨的問題,貫徹民主集中制,“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抓早抓小、防微杜漸”,以維護黨的團結統一、保持黨的生命力。

  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需要全黨參與、長久奮斗,才能使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更持久,才能使黨的政治生活真正落到實處,才能使黨的事業蓬勃發展,進而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保駕護航。

   (作者李后強系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郭丹系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政治學所研究員)

(責編:楊文全、謝磊)
相關專題
· 權威解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