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原黨委書記、校長 程琳
2017年03月13日08:21
網絡強國戰略明確總體目標,大數據戰略聚焦核心資源,“互聯網+”明晰基本方法﹔與之相一致,大數據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等都需要提升發展的加速度。這其中,政府部門、企業及創業者等都在提出或尋找自己與“互聯網+”的關系,積極擁抱“互聯網+”,不斷涌現“互聯網+智慧醫療”“互聯網+物流”“互聯網+出行”等等,大家都爭先恐后地想在“互聯網+”中佔有一席之地,但是如何與“互聯網+”時代安全對接?“互聯網+”的特點究竟是什麼?實體經濟與“互聯網+”是什麼關系?“互聯網+”不是萬能的,千萬不要盲目跟風,一哄而上,一定要處理好“互聯網+”與自身發展的關系,搞清明確自身的特色和優勢,找准在“互聯網+”中的發展方向和戰略定位,規劃好怎麼干,明確方向,抓住機遇,迎接挑戰,轉型升級,快速發展。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加速網絡強國建設,進一步讓中國治網主張成為世界共識,加快拓展“網絡中國繁榮世界”的格局。這其中,搞清“互聯網+”的特點,找准安全發展戰略定位,成為關鍵抓手,是加速網絡強國建設的重要支撐點。
一、處理好互聯網與“互聯網+”的關系,搞清“互聯網+”的特點,明確如何擁抱“互聯網+”
關於互聯網是什麼?政府部門、業界學者和社會網民,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釋,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互聯網只是數據信息收集、傳輸、儲存、應用、交互的一個技術工具和平台﹔二是自由、開放、透明、易得、共享、普惠、公開、平等(不論職級、職業、政府、企業、大小、性別、年齡、民族、宗教、信仰等在網上一律平等)﹔三是隱秘,匿名、匿性別、匿年齡、匿國籍等﹔四是不受時間空間的影響,無距離感,隨地、隨時、隨意、快速、高效、簡捷、方便﹔五是網上網下連為一體,跨界融合、無縫、無界﹔六是數據信息海量,內容包羅萬象,魚龍混雜。
關於“互聯網+”是什麼?政府部門、業界、專家學者和社會及網民,從不同的角度也有不同的解釋。我認為“互聯網+”除具有互聯網的基本特點外,還有以下特點:一是“互聯網+”作為國家戰略行動計劃,中央部署號召,各行各業積極響應,必將掀起應用互聯網的新一輪熱潮﹔二是“互聯網+”涉及各個領域行業,應用服務對象范圍更加廣泛﹔三是“互聯網+”在我國會形成點多(計算機、手機、傳感器終端多),線長(全國及全球的有線、無線網絡線),網大(全國及全球形成一張網,電話、電視和互聯網“三網合一”,以及物聯網的發展融合)的格局﹔四是會產生海量數據信息,數據信息的產生量、傳輸量、存儲量、交互量、應用量每天每時每分每秒都在全國全球范圍內巨量發生﹔五是網上網下、人與人、人與物、人與數據信息的有機智能連接融合交互,網絡應用者都可成為網絡記者、編輯、導播等。六是會出現大量網絡安全隱患及問題,如計算機軟件、硬件標准、接口不規范、不統一明確,應用軟件類型多、大小繁簡不一致、技術性能、操作程序、技術水平等高低參差不齊,在網上不斷增加應用軟件及對出現的漏洞打補丁等,使網絡成了“葡萄串”結構,從而增加並會出現大量的網絡安全問題等等。
不管人們如何理解互聯網,關鍵是如何根據自己的需求對網上海量的數據信息進行有針對性的搜集、分析、應用、共享與分享等。“互聯網+”將會成為人們利用互聯網這個跨界融合、連接一切,無時無處不在,有著無窮大量數據信息的現代技術工具和平台,讓人們去共享一切、分享一切、創造一切,從而也對人們習以為常的學習、思維、工作、生產和生活方式及環境等帶來一場新的革命。
二、處理好“互聯網+”國家戰略與自身運用“互聯網+”的關系,發揮自身特色和優勢,明確發展方向和戰略定位
“互聯網+”作為國家戰略行動計劃,黨中央、國務院已提出明確的方針、路線及目標任務,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新的機遇和挑戰。當前不少政府部門和創業企業及全民都積極行動起來,思考、規劃如何盡快盡早加入到“互聯網+”戰略行動計劃之中去,這必將推動我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商貿、教育、文化、科技、社會等全面發展,並產生深遠的積極影響。但同時,要緊跟“互聯網+”這個新的現代技術巨輪,一定要有戰略定力,不要盲目從事。一要領會精神,認真學習吃透中央對“互聯網+”戰略行動計劃的精神,把握好方向,掌握好政策和法律法規,永保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二要冷靜思考,明確自身在“互聯網+”中能干什麼,不能干什麼,找出自身的特色、優勢和方向目標,摸清市場的需求及自身供給能力,做到差異化發展,在某領域、某些業務方面培育和發揮競爭優勢,做好戰略定位﹔三要想好怎麼干?要做好頂層設計,制定好目標戰略規劃和具體的行動計劃,抓緊抓實抓好抓出成效,使自己的行動能夠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四要解放思想,跨界融合,搞好聯盟,要產學研用相結合,單打獨斗難以成功。
三、處理好“互聯網+”與實體經濟的關系,做到深度緊密融合,優勢互補,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
“互聯網+”最主要的特點還是數據信息的交互作用,互聯網中存儲的海量數據信息如果不與實體經濟結合,不為實體經濟所用,隻會是冗余的垃圾。“互聯網+”的發展壯大離不開實體經濟,否則可能會成為“空中樓閣”,實體經濟是“互聯網+”發展的基礎﹔推動實體經濟的發展,是“互聯網+”發展的目標。“互聯網+”是實體經濟快速發展獲取應用數據信息的技術工具和平台,實體經濟通過互聯網大數據隨時快捷地了解本領域創業、業務運行的現狀及未來發展,並做好數據信息的挖掘、分析、應用及決策,提高創新能力和水平,從而加強科研、生產、商貿等工作。“互聯網+”與實體經濟跨界融合,優勢互補、相互依賴、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四、處理好“互聯網+”的應用與加強網絡信息安全的關系,保障網絡數據信息的安全
網絡安全已成為世界各國政府、行業企業、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網絡安全不安全關鍵在人,關鍵在於從事網絡安全管理的人、網絡安全技術的人以及網絡應用者網民,他們有沒有保障網絡安全的意識思想、安全管理的具體措施辦法、安全技術的水平、安全防范的方法等,對保障網絡安全影響重大。如果他們有著強烈的如何保障網絡安全的意識思想,從事網絡安全管理者會將此意識思想貫徹在制定網絡安全的政策、法律法規和管理辦法之中去,對網絡中發生出現的問題及時制定、修改,完善相關的政策、法律、規章和制度辦法﹔從事網絡安全技術的人員會將此意識思想通過技術研發物化、固化在計算機軟件、硬件和網絡基礎設施之中去,對網上出現的漏洞、病毒、木馬及有害信息,從技術上力爭做到安全預防,准確預警,有效處置﹔網絡應用者會將此意識思想貫徹在上網的行為習慣之中去,學會增強防范木馬病毒、抵制有害信息的有效方法和思想及能力,自覺遵守保障網絡安全的法規,在網上不發表影響國家安全、社會穩定、網絡安全的言論,不做影響網絡安全的行為,如果所有與網絡安全相關的人都動員起來了,網絡安全就有了強有力的保障。隨著“互聯網+”的深入推進,各行各業會陸續進入互聯網,網絡安全風險也在積聚,特別是無線網絡的迅猛發展使網絡安全問題更加突出和嚴重,如何加強網絡數據信息安全和運行暢通等,顯得尤為突出和迫切。
一要在推進“互聯網+”中將網絡安全納入國家安全戰略規劃,做好全國一張安全網的頂層設計,將網絡安全系統、產品及基礎設施等納入國家重點工程與“互聯網+”同步建設、發展和管理。二要根據《網絡安全法》抓緊制定相關配套法律,修改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政府相關部門和網絡相關企業及網民具體的法律和社會責任,各負其責,加強協調和配合,嚴格遵法執法,加強網上自律,遵守網絡社會公德,依法建網,依法管網,依法用網。三要做好“技術安全+管理安全雙輪驅動”保障網絡安全,強化網絡安全綜合治理,加強網絡安全核心關鍵技術和安全管理系統的創新研發,國家可建立兩個系統化的網絡安全保障體系:“網絡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管理有機融合的安全保障體系”,“網絡社會安全管理與現實社會治理有機融合的安全保障體系”。四要樹立網絡安全人人有責的思想,凡是與網絡相關的政府部門和企業,組織和個人,都要在建網、用網、上網、管網中維護和保障網絡安全。要加強對全體公民特別是網民的網絡安全法制宣傳教育,樹立保障網絡安全人人守則,人人有責,共同創建和維護網絡社會的良好秩序和安全環境等。五要加大網絡安全人才配備和培養力度。力爭做到所有與網絡相連的網站、系統等都要有專職的網絡安全技術和安全管理人才,分部門、分系統、分業務、分地域、分級、分層、分點共同維護和保障網絡安全。要加強網絡空間安全學科專業建設力度,加強網絡安全理論研究和技術創新力度,抓好學歷教育和在職培訓網絡安全人才的教育培養體制機制改革。突出加強在職教育培訓,不斷提高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數量、質量和水平,培養出一批批國家和企事業單位急需的網絡安全人才。我在公安大學任黨委書記、校長時成功申報了網絡安全與執法專業,提出將“軟件開發技術、網絡攻防技術、網絡情報搜集技術、網絡計算機犯罪現場勘驗和取証技術、電子數據鑒定技術、網絡安全管控技術”作為網絡安全與執法的學科專業主要技術支撐點,以此搭建網絡安全與執法學科專業體系,並作為專業骨干課,編寫相應的教材,組織好相關實驗科目,從而提高人才培養特色、質量和水平。
五、處理好“互聯網+”與網絡社會誠信的關系,以質量和誠信取信於社會和網民,創建質優誠信的網絡社會
互聯網不是虛擬社會,它與現實社會緊密相連,是現實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互聯網的特點構成了一個新型的網絡社會,隨著“互聯網+”的深入推進,網絡社會與現實社會更加密不可分,連為一體,現實社會存在的問題在網絡社會也會程度不同地得到反映,特別是質量和誠信問題。目前,現實社會的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等等一系列質量問題層出不窮,而質量問題大多是人為造成的,人的誠信問題造成了社會誠信的缺失,在現實社會裡人們對許多東西都產生懷疑,而一些網民也將現實社會的質量和誠信問題帶進了網絡社會,網上買賣假貨橫行、網絡詐騙、網上造謠惑眾、泄露買賣個人隱私和國家機密等等,使人們在網上真假難分,對許多信息都要打個問號,“狼”真的來了嗎?這些必將影響人們對互聯網的應用和數據信息的信任度,必將影響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等。因此,在推進“互聯網+”時,一定要把質量和誠信問題擺在重要位置,建立網絡誠信評估懲戒體系,制定和修改網絡產品質量特別是網絡安全產品質量等一系列相關的質量標准體系和准入條件,對在網上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產品等加大打擊處罰力度,對不講誠信的企業及人員予以曝光譴責和懲罰,讓不求質量不講誠信的言行,成為過街的老鼠人人喊打,千萬不能造成在推進“互聯網+”時不注意抓質量和誠信問題,等網絡社會的這些問題發展起來堆積如山了,造成了重大的損失再去抓就晚了,應該從現在抓起,從每一個項目抓起,一項項地抓好落實。力爭切實做到網上無假貨、無偽劣產品,在網上人人、時時、事事、處處講誠信,充分發揮“互聯網+”的特點和優勢,讓質量第一、講求誠信成為推進“互聯網+”的主要任務之一,成為網絡社會的主流,淨化網絡環境,共同創建質優誠信的網絡社會。
(來源:中國信息安全)
相關專題 |
· 聚焦中國網絡空間戰略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